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使得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在新形势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笔者以《新形势下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为课题,从引言入手,对新形势下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新形势下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策略,给出了笔者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高等数学;问题;改革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涂黎晖.新形势下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34):71-72.
一 引言
高等数学作为高校应用型专业的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性课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校学生的人数与日俱增,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型专业人才的主阵地,当前高校高等数学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无法与当前教育发展相适应,因此,对高校高等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二 新形势下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数学是很多应用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大学物理教学中就有很多需要借助于高等数学知识才能解释清楚的内容,如果没有高等数学作为基础,那么很多教学工作就难以开展。不仅如此,高等数学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但是,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高等数学是个非常难的公共基础课程,抽象而繁琐的教学内容打击了很多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自信心;而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更是影响了学生听课的心情,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更是严重影响了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不符合启发式教学的要求
在所有的公共基础中,高等数学应该算是让大部分学生最头疼的科目之一,其抽象的定义、繁琐的试题让很多学生产生恐惧心理。而有些学生没有认识到高等数学对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总是认为自己既不用考研,今后又不会研究数学,所以感觉是否能学好高等数学都是无关紧要的。学生的这种心态导致他们不愿意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高等数学工作上。但是,高等数学难度较大,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学生很难掌握高等数学的精髓。虽然学生产生这种消极的学习心态与学生自身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教师对教学方式的选择却对学生有更大的影响。大部分的高等数学老师都不太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每节课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工作,按照教学计划把相关的知识教授学生就行了,基本上不会考虑学生对这些知识真正掌握的情况。启发式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于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有非常好的效果。但是高等数学老师根本就没有把启发式教学当成是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得到保证,睡觉、打游戏、聊天成为很多学生打发课堂时间的主要途径。
(二)对部分重点知识的讲解不到位
由于学校给高等数学教学工作安排的课时有限,所以教师不可能把每个知识点都讲解得面面俱到。但是,有很多教师只会挑选一些比较简单的、学生更容易理解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而没有考虑到这些知识对学生未来发展作用的大小,有时候会因为对部分重点知识的讲解不到位而影响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很多时候,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就只是把一些知识比较基础的那部分内容教授给学生,没有展开来讲,导致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得不够透彻。而我们知道,高等数学很多知识都是有很大联系的。如果前面的知识没有学好,那么在学习后面的新知识时往往会比较吃力,不仅会给学生学好高等数学的自信心带来很大的打击,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全面的掌握。当然,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评估出现错误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师错误地认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导致他们随意地加快讲课进度,最终使学生存在的知识漏洞越来越多。
(三)缺乏有效的课堂管理手段
很多学生不喜欢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所以就以逃课的方式来躲避高等数学。而为了能够保证学生出勤率,很多教师都采用课堂点名的方式进行管理。虽然点名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逃课情况的发生,但是却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因为即使这部分学生到课堂上上课,他们的心也不在课堂。睡觉、玩手机成为很多学生在高等数学课堂上的表现。而教师对于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基本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为彻底解决该问题而做出努力。教师这种松散的课堂纪律管理手段纵容了学生,让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学生这种懒散的听课状态就导致整个教学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学生也不能学到什么知识。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有些学生投机取巧,采取作弊的方式来蒙骗老师,对自己、对家长极其不负责。
三 新形势下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在新形势下,很多领域都对高等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虽然高等数学对于非数学专业学生而言只是一门基础课,但是这门公共基础课却是沟通专业课程的重要桥梁,是他们学好专业知识的重要基础[2]。而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对高等数学教学感兴趣,并且提高教学有效性和实效性,我们有必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对高等数学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师生对高等数学重新进行认识,把学好高等数学当成是一种习惯、一个目标[3]。
(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无论在哪个领域都非常适用。对于高等数学教学工作而言,如果教师能够采取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式,那么必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课堂听课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学习意识,并且逐渐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4]。很多时候,教师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如果学生想要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那么就必须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深入学习、理解课堂上的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将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融入到多媒体教学过程,从而给学生全新的课堂教学体验。
(二)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能够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上,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把知识教授给学生[5]。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各个企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就非常注重对自身能力的培养,那么等到他们真正地步入工作岗位以后,必然可以更快地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并且扮演好相应的角色。
(三)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为了能够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6]。课堂互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更专注于课堂教学,同时还可以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工作创造条件。严格考试制度,在开学之初就告诫学生,不要妄图用一些投机取巧的方式来通过考试,考试过程将非常严格,而且对于作弊的学生将严惩不贷,迫使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就端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努力学习,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查漏补缺[7]。
(四)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学习过程
虽然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但是对这个过程影响最大的仍然是学生自己所持有的学习态度。为此,教师应该学会引导正确地看待学习过程,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的基本职能有“教书”与“育人”,这两个过程应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而如果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对学生过程产生正确的认识,并且主动为学生提供帮助,那么就能够很好地发挥出育人的职能。
参考文献
[1]杨龙,黄远敏.翻转课堂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3(11):54-56.
[2]吕娜.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4(32):111-112.
[3]乔树文.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8(13):68-69.
[4]刘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数学建模向高等数学课程的渗透与探索[J].大学数学,2004(04):38-41.
[5]郑映畅.高等数学教材改革与教学方法的探索[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338-340.
[6]叶志萍.新形势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3):31-32.
[7]罗惠成.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70-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