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形势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实施的问题及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7 13:36: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人才培养方案是本科教学的基本纲领,在全球经济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趋近国际化,人才需求逐渐多样化的背景下,修订工作值得高校不断地摸索与前进;本文旨在结合作者所在高校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修订

本文引用格式:杨骅.新形势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实施的问题及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32):17-18.

一 前言

        面对当前本科教育的新形势、新内容、新机遇以及新挑战,在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等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我校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高教40条”,紧跟经济发展新步伐,切实将转型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加强专业建设,狠抓课程教学,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方案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学校教育教学思想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和实施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实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重要基础,修订及实施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

         我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为指导,修订了2018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各专业对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国内外专业认证标准和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一步明确所面向行业岗位群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以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和知识点为重点,加强课程体系建设[5]。

二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无法严格遵循教学运行规律


        合理、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决定了学生本科教学计划的具体安排。教学运行管理是依照教学计划实施的教学活动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在教学管理活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也就是说教学计划是一切教学活动的纲。[1]但是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由于课程或者师资安排等问题而导致教学计划无法符合教学运行规律的现象,最终需要通过调整培养方案满足教学运行的要求。其中造成教学计划无法执行的主要问题包括:(1)课程设置不合理,公共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课程内容前后不衔接,学习效果低下;(2)课时分配不均衡,每个学期、每个教学周课程安排松紧不一,甚至出现教学计划超出教学周范围,学生课时压力过大的情况(3)师资配备不充足,难以满足教学任务等。

\

 
(二)专业方向的细化无法有效体现培养目标

        在面向同一行业领域,不同岗位特征的条件下,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人才,过于细化专业方向,使得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课程体系等方面差距过大,形成了多套培养方案,不利于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要求,更加限制了学生的就业范围。

(三)课程体系的设置无法有力支撑毕业要求

          课程体系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要素。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理念是“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建立在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基础上,关注课程知识点对毕业要求的全面支撑。[2]但是许多高校教师仍旧依赖传统的教育模式与学科思维方式,正向设计培养目标,强调学科理论知识构建课程体系,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存在因人设课而导致的“课程多而杂,学分小而散”等情况,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 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一)加强相关部门责任意识,完善管理沟通机制


        由教务处牵头,引导学院对社会需求、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等进行深入调研,对标专业认证标准及教育部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了解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和借鉴。由专业责任教授领衔,会同核心课程责任教授、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商讨修订完善培养方案[6]。

         充分发挥学院教学管理人员的作用,从学院教务员到分管教学的院长需层层把关,特别是作为工作在教学管理一线的学院教务管理人员。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与教务管理人员及时交流沟通,可以避免教学运行过程存在的课程体系以及师资等各类问题。通过他们的参与,能够更好地遵循教学运行规律,制订出更合理、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厘清培养方案修订思路,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培养方案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着“实基础、强能力、重应用、求复合”的基本原则,重视各类课程在价值引领中的协同性,重视公共基础课程与学科大类课程平台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重视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创意教育的贯通性[3]。努力构建“知识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校内学习与企业社会实践融通、课内教学与课外习训互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学习成果反向设计课程体系,明确课程目标,重构优化课程内容,使课程知识点一一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并基于岗位群的定位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专业课程群模块,弱化繁琐复杂的理论证明与计算,加强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培养目标。

(三)提升本科专业建设水平,着重培养复合型人才

         为更好地调整优化学科结构、专业设置,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改善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比例,适当降低专业总学分,重点加强跨学科的教学组织和跨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打破专业与学院之间的“围墙”,增加学生选择不同专业选修课程的空间和机会,拓宽就业口径[4]。

\

 
四结束语

         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本科教学的基本纲领,在全球经济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趋近国际化,人才需求逐渐多样化的背景下,修订工作值得高校不断地摸索与前进。本文主要列举的是我校在修订及实施2018级培养方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值得引以为戒,持续改进,做到“四年一次大修订,两年一次小修订,每年微调”的修订原则,准确定位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发展输送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许文.高校本科培养方案修订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2):142+161.
[2]何晓蓉,刘爱明,盛欣.OBE理念下高等工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8):76-78.
[3]张高明,郑颖莉.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河套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13):14-15+34.
[4]韩小祥,卫丽华.大数据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8,5(11):9-10.
[5]林宪平,周红梅.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8):29-30.
[6]林冬华.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路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6,3(03):63-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99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