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从高校教育管理现状来看,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高校教育管理的实效性,为促进高校教育管理更好地与新时期当前社会发展相契合,笔者以《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研究》为课题,从引言入手,对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了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现状,最后根据其现状问题探究了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策略,给出了笔者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必要性;现状;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刘浩源.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0):237-238,243.
一 引言
教育管理是保证教育工作能够高效开展的基础,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对他们以及教育活动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能够为他们在高校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保障。教育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教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如果教育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地开展,教育工作很难取得今天的成就。而为了能够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就必须保证教育管理工作能够与之同步发展,保证教育过程能够高效进行。
二 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推动高校教育健康发展,实现素质教育教学要求的关键。大学校园是个相对轻松、自由的地方,在这里,学生不需要承受沉重的考学负担,也不用时刻受到父母的监督和教师的管理,所以他们可以尽情地放飞自我,释放他们在中学时代所有的压力。但是,在大学,他们就相当于是一只脚迈入了社会,所以必须要认识到自己未来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把学习当成是自己唯一的使命。所以,这就要求他们一方面能够加强学习,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博得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也要提高自己对责任感的认识,用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要沉迷于娱乐,做生活和学习的主人,而不能成为游戏的奴隶。
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在新时期就必须要求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发挥出作用,时刻为学生敲醒警钟,让他们明白自己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面努力,社会需要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才等等。没有高校教育管理作为基础,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得不到保证,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他们的认知水平、思想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未来能够给国家、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价值。加强高校教育管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责任,帮助学生端正自己学习态度,使他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让他们用知识武装自己头脑,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在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三 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现状
教育管理是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校园环境,那么基本上他们就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更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越校园环境的关键所在。素质教育要求高校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发展,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他们朝着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方法发展。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把握新时期的发展机遇,提高自我,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然而,由于一些高校不太重视教育管理工作,导致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远远落后于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一)高校教育管理理念落后,不符合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我国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仍然放在了“管”上,并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的特点。大学生虽然已经度过了叛逆心理最严重的青春期,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对于张扬个性有非常大的需求,他们不喜欢被约束、管理。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新时期大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不能完全依赖于“管”,要试着用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思想上的觉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虽然管理对于规矩的形成很有必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必须依托于冰冷的管理才能实现高校祥和气氛的形成。大学生属于一个活泼开朗的群体,过于管理学生,不仅会给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很大的限制性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高校教育管理理念落后,还影响了民主化高校校园的建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备受打击。
(二)管理方式不合理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所采取的管理方式对于整个管理工作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高校的教育管理方式都是采用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即学校单方面地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而学生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没有任何的参与权、否定权等,而违反制度的学生将受到相应的处分。这种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不仅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也并不理想。制度一方面能够起到震慑作用,让学生在思想上就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制度也可以为高校教育管理指明方向,让教育工作更规范、更有序。但是很多制度却并没有落实到实处,即使一些学生违反了相关的规定,学校也没有做出相应的处罚,比如对于挂科总数超过最高标准时,学校也准许了学生按时毕业,所以这些制度如同虚设,学生也见多不怪,制度的作用也逐渐被弱化。
(三)缺乏高质量的高校教育管理队伍
教育管理工作离不开高质量管理队伍的支持,没有高质量的管理对作为保证,那么不仅很难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而且还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抵触的心理,不利于良好校园学风的形成。对于学生来说,适当的管理可以避免他们“误入歧途”,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使他们的行为始终都在高校规章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实现。但是,由于缺乏高质量的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导致很多学生放纵自己的行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彻底成为一个网瘾少年。每天夜以继日地打游戏成为很多大学生的常态,逃课、在课堂上睡觉、打游戏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表现,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同时也影响了他们未来的发展,降低了高校教育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四 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策略
在新时期,如果高校想要健康发展,提高自身影响力,就必须加强教育管理工作,实施创新改革,使教育管理工作能够满足新时期的要求[1]。学生是接受高校教育管理的主体,所以他们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到管理工作当中,并且发挥出自己的作用。管理并不意味着要压迫,相反,其必须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既要保证其出发点是好的,又要保证管理的过程也能始终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入手,把学生当成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从而保证高校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改革创新管理理念
高校教育管理也是一种服务,能够帮助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他们始终都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中发展[2]。所以,这就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能够改革创新管理理念,始终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放在首位,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换位思考,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多去了解学生的看法,充分考虑学生对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也应该发挥出学生的作用,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让学生也有参与权和否定权,使学生能够对这些制度心服口服,避免学校一家独大。在管理学生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因为只有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善意时,他们才会听从教师的管理,从而让管理工作正常的进行。
(二)创新管理方式
管理工作要体现在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逐渐地培养出学生的管理理念,让他们时刻都能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把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当成是一种习惯。为此,相关教师应该创新管理方式,摒弃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以引导式教育管理为主,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意识到他们行为不正确不合理之处,从而不断纠正自己的行为。坦白来讲,教师不可能一直看着学生,所以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地按照学校的要求学习、生活、娱乐,主要取决于学生自己,教师只能起到一个辅助性的作用的。因此,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革管理方式。
(三)构建高质量的高校教育管理团队
管理工作也需要讲究层次分明,每个人负责自己的任务,共同保障高校的发展。为了能够让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步入正轨,表现出更有序化的特点,学校一方面应该给相关管理者提供专业的培养培训活动,让他们可以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应该督促这些管理者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为更好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只有达到这样的要求,学校才能逐渐构建出一支高质量的教育管理团队,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玉辞.慕课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43):192-195.
[2]时昱.“大数据”视角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6):194-195.
[3]郭自立.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研究——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创新》[J].新闻战线,2018(23):1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