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近年来,我国新课标教学体制改革全面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已经在各大院校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就中职院校教育教学而言,其作为国家社会培养输送专业实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现代教育教学不仅要求其重视学生专业技术教学,还要求其注重学生整体职业素养教学,校企合作办学也就不仅仅停留在专业技术教学方面,更多的还要向校企合作办学下的中职学生德育教学。文章主要就校企合作下中职德育教学创新的主要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校企合作下中职德育创新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望对未来校企合作下中职德育创新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中职院校;德育创新
本文引用格式:贾连君.校企合作下中职德育创新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31):250-251.
随着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各大院校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全面以就业导向为中心的办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为社会企业生产制造、发展建设以及服务监管工作培养输送更加专业、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实用型学生。因此,现在中职院校教育教学中也要借鉴这一教学模式,利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强化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和职业品德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以及职业生涯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 校企合作下中职德育教学创新的主要价值
德育教学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角度的德育教学也就是思想品德教学;而广义角度的德育教学的范围更大,主要指的是指定社会需求和思想道德标准条件下,对接受教育人展开的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端正自身思想道德意识,并能够根据社会需求以及思想道德标准指导自身行为活动。而就中职院校德育工作而言,由于中职院校不同于普通中学,中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各不相同,这也就直接决定了中职院校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模式各不相同。随着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中职院校办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就校企合作下中职德育创新教学的主要价值而言,主要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开展中职院校德育教学创新是新课标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背景下实现德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教学要求“以生为本”,中职院校除了要为国家社会培养输送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之外,还要确保所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素养,具备端正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认知;第二,校企合作下创新中职院校德育课程创新是为国家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关键基础,现阶段,随着素质化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出,加之各行业领域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步演变为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竞争,因此,进一步强化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志在必行;第三,全面开展中职德育教学创新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全面发,人只有不断发展不断成长,才能够在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学习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良好健康地前行,把握好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也就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了人生,由此可见,在校企合作下加强中职德育教学创新,对学生良好健康地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 校企合作下中职德育创新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双证学习机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建立双证学习机制在现代中职教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教学机制要求中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提高整体课堂教学质量,还要进一步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双证学习教学机制,主要学生在校对知识展开深入的探究和学习,并获取专业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毕业证书由中职院校发放,而职业资格证书则由专业培训机构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之后,根据国家对职业资格证书颁布要求,在学生顺利通过职业道德考试之后进行发放。因此,实际双证教学机制实施过程中,首先授课教师要全面根据校企合作教学背景和中职学生专业的专业课程要求以及未来就业要求,帮助学生在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前就做好职业道德引导教学,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实践参与课程教学环节,给学生创造更宽广的空间和机会进行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对思想道德标准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工作就业中,用职业道德标准来约束自身行为。这样的德育创新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利用共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对学生整体职业素养的提升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建立德育激励体制,强化学生德育素质
当前中职院校在引导学生本身思想道德标准化教学中,授课教师要想进一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标准化教学,确保学生对思想道德标准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可以创新建立德育激励教学体制。实际德育激励体制建设过程中,可以激励学生自主根据中职院校德育课程标准以及专业职业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对自己行为活动进行标准化约束的方式、手段均属于激励机制;可监管方式方法多样化,但中职院校德育激励机制构建而言,中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务必要中确保全面考虑校企合作办学背景下,德育激励体制方法是否具备现代化、科学化、流程化、制度化以及标准化。实际德育激励构建中,中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可以联合企业对专业技术能力强、职业思想道德素质高的学生,通过公开表扬、校内、业内宣传的形式进行鼓励,对学生在校园学习过程中以及企业岗位实践过程中的良好行为举止以及好人好事进行表扬报道,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身德育素质的自觉性,并充分利用榜样、典型的力量在带动其他同学参与到职业思想道德素养提升队伍中。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教学的积极性,中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还可以组织开展“德育知识比赛”、“职业技能比赛”等等,通过比赛的形式将思想道德教育以及职业素养相关知识内容融入其中,并设立鼓励渐进,对比赛中获得名次以及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鼓励,从而进一步推动中职院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科学利用文化资源,培养学生职业守法意识
学生身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对其思想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中职院校德育创新教学中务必要重视校园文化资源的利用,科学合理地通过校园内部教育教学资源以及合作办学企业专业人才要求以及企业文化环境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学习环境,确保在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就形成良好的职业守法意识。这就要求实际德育教学中,授课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未来企业就业的职业道德要求进行了解,并集合合作办学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历史、员工晋升机制以及惩处机制等方面进行案例式讲解,让学生在真实存在的企业案例中感受到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自身职业道德标准的重视程度。这一过程中,授课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切记不能全部用正面案例进行德育引导,也不能全部用反面案例进行德育引导,一定要选用正反对比的社会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素质案例,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通过对比认识到职业守法意识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强化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律意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办学教育视角下,现代中职院校要想提高学生德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中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以及授课教师务必要率先认识到校企合作下中职德育教学创新的主要价值;并在实际德育课程创新教学过程中,首先建立双证学习机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其次,建立德育激励体制,强化学生德育素质;最后,科学利用文化资源,培养学生职业守法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做到培养中职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确保中职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意识,从而进一步培养促进中职院校学生良好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曦.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探讨[J].教师,2018(5):69.
[2]谌湘芬,班祥东,覃容飞.校企合作培养中职创新型技能人才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职业,2018(9):53-54.
[3]杨红英.工匠精神背景下中职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探索[J].职业,2018(9):48-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