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提升高校数学教学的实效性,笔者从引言入手,对高校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提升高校数学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给出了笔者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关键词:高校数学;教学现状;提升;实施方案
本文引用格式:陈丽君.浅析如何提升高校数学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J].教育现代化,2019,6(34):154-155,165.
一 引言
高校数学作为一门非常难却又非常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但其抽象而繁琐的教学内容打击了很多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自信心;而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师个人教学能力不足更是影响了学生听课的心情,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高校数学的兴趣。因此,对高校数学教学来说,提升其教学质量是当前所需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 高校数学教学现状
高校数学对于很多专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科目,是学习其他科目的重要基础。比如,对于一些工科专业来说,大学物理是他们的公共基础课之一,而大学物理教材内容中有很多需要应用到高等数学里面的知识,比如积分、微分等。可以说,没有高等数学作为基础,那么很多课程将无从下手。虽然高校数学非常重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数学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甚至也影响了学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
(一)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高校数学涉及到很多非常抽象的内容,如果教师不能将这些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授给学生,学生将很难真正地掌握这些内容。事实上,这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考察。然而,大部分的高校数学教师都会忽视这个问题,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导致学生的知识漏洞越来越多,最终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和耐心。高校数学与中学数学有很大的不同,因为高校数学并没有什么“套路”,每道试题所考察的知识也非常明显,只要学生真正地理解了那部分知识,那么他们就可以顺利地给出答案。而中学数学则明显不同,其涉及到很多的“套路”,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细心程度有较高的要求。高校数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重点,都是从问题的根源入手,学习应用数学这个工具如何去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缺乏应用性
高校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最终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保证其应用性,为学生今后处理实际问题奠定基础[2]。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数学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主要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教学重点,所以很多时候都难以保证其应用性。对于工科专业来说,高校数学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等,而且每门课程都有其独有的特点和功能,这对于工科专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高校数学虽然偏向于理论,但是之所以要开设这门课程,最终的目的就是将其应用到实际应用当中。而如果想要保证其应用性,就必须要求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相关方面的教育,保证教学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有效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且仍然在以强劲的势头在快速发展,而计算机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的支撑。在21世纪,不懂计算机的人已经不能适合当前社会的要求,而只有当学生有足够的数学知识以后,他们才能更快、更好地学习计算机技术。把数学应用到计算机领域也是体现其应用性的表现,同时也是高校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原因。
(三)教学方式老套
高校数学对于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比较高,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比如,对于数学概率论这门学科,就需要学生能够搞清楚这些不同章节内容中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要非常强,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且保证学习质量。正是由于高校数学对学生有如此高的要求,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感觉学习难度非常大,非常吃力。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选择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课堂听课兴趣,并且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但是,很多高校数学教师都忽视了教学方式对教学过程的影响,每天机械式地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没有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学习数学并不能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因为高校数学教学内容非常多,为了能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讲课速度往往非常快,所以基本不会给学生留下很多课堂时间去消化这些内容。因此,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数学,通过适当做一些试题来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三 提升高校数学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鉴于当前高校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当前的数学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创新,以学生实际需要为基础,制定提升高校数学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推动高校数学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数学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其不仅是学习很多其他科目的基础,而且也可以为学生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比如计算机领域,创造条件。因此,这就要求高校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要求教师能够为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积极献言,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完善数学教学工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教学内容质量的高低以及教学方式是否合理等,都会对高校数学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制定提升高校数学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也应该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
(一)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如果想胜任高校数学教学工作岗位,不仅需要教师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还应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知道学生真正需要是什么,哪些知识对学生未来发展最有价值,体现出自己的教学能力,帮助学生更健康地成长。为此,我们首先应该有意识地提高数学教师教学能力,一方面为他们提供专业化的培养培训工作,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体系,并且丰富他们的教学经验,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在接受培训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教学的心得体会;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察,让每个教师都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对每个学生负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同时也提高自身竞争力。对于教师而言,与学生多交流不仅可以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从而让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提高学生对数学教学满意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提出对数学教学工作的看法,对于学生提出的合理建议或者意见要及时采纳,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二)改革教学内容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于教材,而是应该首先考察这些教学内容对学生实用性的程度,这样才能体现出数学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当前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尽量避免对数学教材的依赖,要多考察学生专业特点。比如,对于物理专业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多选择一些有关积分、微分那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对积分、微分有深入的了解,不仅要理解积分、微分的数学意义是什么,同时还要知道其几何意义是什么,这样才能为学生将这部分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奠定基础。也就是说。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其重心就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实用性、适用性。虽然数学教学工作不可能完全地脱离教材,但是我们却可以不断弱化教材的作用,将那些对学生未来发展更有利的那部分内容添加到教学课件中,一方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让数学教学的作用体现出来。
(三)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一定要保证其趣味性、互动性,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工作当中,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3]。而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单纯地依靠多媒体设备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往往需要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融入其中,改革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可以把数学建模教学法引入到数学教学环节,通过将具体问题以数学建模的方式予以解决,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强大功能,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数学的新思路,开阔学生眼界,让他们可以站在这个更高的高度上去看待数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了强化师生课堂互动,教师还可以把翻转课堂作为教学方式的一种,让学生在课堂互动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还有助于保证课堂纪律,避免学生睡觉、打游戏、聊天等情况的发生。在互动教学中,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进一步显化来,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 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校学生的人数与日俱增,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型专业人才的主阵地,当前高校高等数学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无法与当前教育发展相适应,影响着高校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根据其存在的现状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高校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胡学瑞,陈芸.如何提高民办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质量[J].教育现代化,2017,4(20):76-77.
[2]刘海蓉,吕忠全.大学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6,3(36):48-49.
[3]唐先华,何小飞.浅析新时期高校提升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新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10):97-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