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中小型企业不断涌现,而作为把握企业经济命脉的财务管理工作者——会计,则获得了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仍然是以培养财务会计人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有待提高。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使财务会计能够逐渐向管理会计转型,缓解管理会计人才荒所带来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优势,使信息化成为支持管理会计目标达成的关键,也让其成为支撑管理会计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和不竭的推动力,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对会计工作进行升级改造,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管理会计人才。为此,本文以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为例,阐述了当前会计专业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现状,并且提出了几点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程改革;高职教育;教学现状;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苏月.浅析会计专业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32):39-40.
一 会计专业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现状
要完成对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工作,首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当前高职教育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并且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后续的改革教学工作,从而保证改革工作的有效性。从对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工作研究中可以看出,当前高职教育教学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人才培养目标不符合市场实际需要;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合理;课程设置上存在较多的问题等。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符合会计行业发展的需要
当前,大部分的高职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心都放在了财务会计上,而未能意识到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性,导致会计行业管理会计人才出现了较大的缺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存在较多的会计人才,甚至有些从事会计工作岗位的人并不是会计专业出身。“证多不压身”成为很多大学生的共识,有一些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往往会考“会计资格证”,为以后从事会计类工作奠定基础。这就导致财会会计市场人才泛滥情况的发生,并且也增大了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针对这种情况,高职教育会计专业教师应该有所改变,对教学目标进行改革,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改变传统教学目标,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管理会计市场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但是财务会计市场却有高达1200多万的人才,而要打破这种矛盾,一方面应该要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能够改变教学目标,把人才培养目标放在管理会计上;另一方面,国家也应该鼓励财务会计人才向管理财务人才转型。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虽然同属于会计行业,但是他们的工作性质存在一定的区别。传统的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外部用户,通过向其提供所需要的信息简介起到对企业内部进行管理的作用;但财务管理却有明显的不同,其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直接管理,所以管理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的结合体,不仅能够发挥出会计与管理的作用,而且还有助于实现企业经济最大化的目标。所以,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的作用更大,同时也更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体系不合理
当前,高职教育会计专业所构建的课程体系仍然是以培养财务会计人才为目标,有关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内容比例比较少,不利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会计行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类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需要高职教育能够在此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变,合理调整课程内容比例。有关经济管理方面内容一直都是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内容中比较欠缺的部分,只有当管理工作发挥出作用,才能对生产作业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才能让生产作业正常有序地开展。
(三)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一是理论课程所占比重实际较大,培养方案中的“1:1”比例,实现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局限;二是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不够完善,具有一定的局限;三是师资队伍不够健全,年轻化的大趋势造成理实脱节;四是“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实践资源利用不到位(主要由于学校资金不足,软硬件设备不完善)。所以,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会计人才培养工作不能有效地发挥出作用,不仅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高职教育在社会的认可度。
二 会计专业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会降低招聘门槛,把一些只有“一纸文凭”的学生聘用成为会计部门的职员。相反,他们首先会对这些人才的真才实学进行考察,同时也会对他们管理方面的能力做出要求。管理会计人才是企业当前最想得到的会计类人才,但由于高职教育教学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工作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会计专业人才类型与企业所需人才类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在会计专业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必须做出改变,打破人才培养目标不符合会计行业发展需求、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合理以及在课程设置上存在问题的格局。
(一)做好教育教学前的市场调研工作
为了能够让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任务符合企业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应该做好教育教学前的市场调研工作,准确把握企业人才缺口动向,并且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让会计专业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学校还应该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并且根据企业的意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财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向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如果可以的话,学校还可以请企业会计部门的专业人才来学校给学生讲座,并且现场为学生答疑,为学生指明未来学习的方向。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给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完善教学工作。高职教育要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到这些企业参观学习,借鉴这些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的学习、工作经验,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完成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工作
为了能够让教学工作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首先应该明确管理会计的导向有哪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把管理会计导向归结为两个大方面:一是增加“管理会计”“项目管理”“会计情商”等课程;二是按照管理会计七项领域重构课程内容,如在《成本会计》课程中加入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内容,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加大“投融资管理、预算与绩效管理、运营管理”等内容。提高会计数据分析:一是加大“统计原理”课程的课时量;二是加设《会计信息化应用》的模块内容;三是增加数据分析软件应用实践课程。在市场上流通的数据分析软件有很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最合理、最恰当的分析软件,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应用技巧,发挥出数据分析软件的价值。总之,教师一定要完善高校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把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合理设置会计专业课程
对于会计专业而言,让学生接受一定的实践教学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只有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让学生勤动手,他们才能把那么抽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所以,教师要严格按照培养方案中的要求,为实践教学分配足够数量的课时;完善实践教学的思路,加强会计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分享学生信息,发挥出每个教师的作用,明确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为后续的实践教学改革工作指明方向;构建更专业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薪金待遇,吸引更多会计专业的人才投身到教育事业。同时也要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训,让他们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进而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国家教育部门要加大对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投入,解决学校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完善软硬件设备,使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大环境下的实践资源完善教学工作,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三 结束语
传统的财务会计人才已经不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能够在会计专业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改革,实现对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目标。首先应该做好教育教学前的市场调研工作,保证高职教育所提供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相一致;其次,完成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工作,加大管理财务等内容的课程比例;最后,合理设置会计专业课程。
参考文献
[1]陈巧会.浅谈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年与社会.2014(06).
[2]邢庆.浅谈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07).
[3]王泽秀.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养成教育在高职会计类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研究[J].会计师,2018(01):66-67.
[4]卢嫄.创客教育理念对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8,5(44):88-8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