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打破传统高校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就必须对高校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为此,笔者以《浅谈高校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为课题,从高校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其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高校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策略,给出了笔者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关键词:高校;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改革创新;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李茹.浅谈高校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9,6(30):32-33.
一 高校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与国外企业有合作的大型企业对于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为高校英语方面的人才创造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对英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纸文凭定天下”的人才招聘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如果一个学生只有高的文凭却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不符合实用型英语人才的标准,那么其也不见得有非常光明的发展前景[1]。而很多高校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积极地对英语教学工作进行改革,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很多高校所构建的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并不满足市场经济背景下对英语方面人才的培养标准,影响了这些学生未来的发展。
(一)人才培养模式流于形式
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应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倾向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应用,所以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口语、写作、听力,即视听说教学方面;而应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则不同,其教育的重心是让学生取得高分,只要对学生提高成绩有利,那么就应该大力支持。在市场经济体制影响下,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实用型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只会纸上谈兵的“花拳绣腿”。但是,很多高校所构建的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工作似乎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仍然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标。这主要是因为,当前评价英语教师教学能力主要是从学生学习成绩层面上进行的,而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则一般不在考察范围之内,这就使得一些教师为了自己的利益,只能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成绩方面,至于学生对英语真正的应用能力,则直接被教师忽略掉了。这种情况就反应出当前高校开展的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工作流于形式的现实,同时也反应出当前评价人才标准存在问题的事实。流于形式的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不会发挥出其应用的效能,甚至还会影响到正常的英语教学活动,给学生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二)教学方式老套
实用型人才培养重点是要让这些英语人才满足“实用”的条件,要能够与外国友人无障碍地进行交流。但是,很多英语教师都忽视了教学方式对教学工作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的情况比比皆是。而教师对于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纵学生的这种行为,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越来越低,课堂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差。大部分的英语教师都习惯于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不愿意打破当前的这种教育现状,所以不仅自身的教学能力得不到提升,同时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如果想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英语,让学生朝着实用型人才方向发展,就必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应用机会,让他们可以把大把的时间应用到实践环节,逐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让整个教学工作都能体现出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如果教师只会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那么实用型人才模式就不会发挥出作用,而培养出的英语人才基本上也都是高分低能的应试教育型的人才。
(三)对教学新技术应用得不够广泛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新技术能够应用到教学领域,比如新媒体、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等。但是,大部分的教师对教学新技术应用的层面都不够广泛,所以这些教学新技术的作用还未能体现出来。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新技术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同时都能有效促进实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单纯地依靠传统的教学技术,比如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不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更不会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英语的活动当中。而且只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会对他们的教学思想产生限制。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教学内容有着较大的差别,因为高中英语主要是以学生取得高分为目的,但是大学英语教学则更倾向于应用,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有较大的区别,公共英语主要是教授学生基础知识,比如教授学生如何分析一些长难句,并且扩充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而在专业英语课堂上,学生所需要学习的知识较少,但是却更有针对性,对于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有更好的效果。但是,专业英语教学同样需要把新的教学技术引入其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英语教学的作用,并且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具有实用性的知识。
二高校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策略
很多高校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完善教学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保证教学工作能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进行。而教师也要尽可能地弱化自己在课堂上的作用,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英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依靠临时抱佛脚仅仅是应对应试教育的一种手段,但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背景下,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发挥出其作用,更不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2]。所以,仅仅依靠教师的鞭策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学习英语的技巧,更不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构建更专业的英语教师队伍
虽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很重要,但在实际的情况下,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与教师相比,学生对学习资源的选择、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都远远不能与教师相比。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还可以节省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为此,学校应该构建更专业的英语教师队伍,让这些教师能够把更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一方面,学校可以为本校的英语教师安排培训工作,让他们到其他高校进行学习,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让那些志同道合的英语教师可以敞开心扉,共同进步,为实现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做出努力;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壮大原有的英语教师队伍,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感受不同英语教师的教学风格,扩大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学校要认清现实,对英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要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的需要,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保证培养出的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把具有实用性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环节
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逐渐失去其原有的光彩,而如果不能把新的教学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环节,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就不会得到保证。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对新教学手段的开发和利用,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案。比如,对于英语视听说部分,教师可以采用线上与线下两种教学方式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英语视听说的学习效率。在线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自身的词汇量;而在线下,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他们学习过程产生的问题,让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往往需要学生能够大量的实践练习,这样才能让他们在练习中提高自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3]。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给学生之间分组,并且分配给学生不同的任务,让不同小组成员用英语进行交流,而教师给每组成员进行打分,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成员予以奖励,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 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从当前高校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工作现状来看,我国高校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高校必须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现状,根据当前社会与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对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吴金萍.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29):1-2.
[2]高兰凤.国际多元化现代服务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8):22-23.
[3]王忆,曾庆光,李霆,等.地方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04):15-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