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论高校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6 10:00: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发展,就业市场呈现出这样的一种怪相:学生感觉就业难,但是企业却有很大的人才缺口,这种看似矛盾的背后却映射出当前高校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现实。虽然当前国家政府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给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这只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中国解决就业结构矛盾的重心仍然应该放在教育改革工作上,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改革让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能够符合企业就业岗位的需要,避免就业难与人才缺口大的矛盾。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教学模式的发展历史,并且对未来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几点关于高校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多样化;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郝璐,等.论高校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6(30):146-147.

一 高校教学模式的发展历史

        教学模式是决定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决定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依据。可以说,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否合理、恰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工作能否有序进行。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我们最常见的教学模式就是“教授式”,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独裁者”,他们有权利决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理念,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发言权,完全只能被动地接受[1]。“填鸭式”教育就是这种传能动性,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同时也符合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能够体现出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

 
二教学模式发展趋势

        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关注教师的利益,基本上完全是从教师单方面地看待问题,所以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随着新教学思想的不断产生和完善,当前我们所能够选择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2]甚至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而这统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学生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动、机械式地学习知识,学习主动性较差。而随着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提出和发展,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得到改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由选择权,有阐述自己教学看法的机会。但是,最终的决定权仍然把握在教师的手中。这种看似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其实更多的时候只是流于形式,所谓的民主化教学基本上也都是一句空话。而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而人们在评价一个教师教学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时,更喜欢以学生成绩高低为标准。即使学生非常喜欢一个教师的教学方式和人品,如果不能把学生的成绩提上去,那么也会被领导和学生的家长否定掉。因此,这些教师就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真正掌握的情况。实际上,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些,不能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学生的利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就促使现代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模式逐渐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生转变,并且也从教师为主导向学生实际需求进行过渡,越来越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多样化教学模式非常重视教学工作中学生所产生的作用,同时也非常关注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参与性,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统一。

          从目前的情况可以推断,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多样化教学模式将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主要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觉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份子,并且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教师的作用将逐渐被弱化,同时他们的角色也会由“独裁者”“仲裁者”向“引导者”,甚至是“旁观者”发生转变,学生的利益将进一步得到保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学模式非常合理、科学,那么学生将很乐意成为课堂的主体,并且积极主动地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如果不能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的作用将很难得到体现,他们对课堂教学的热情也将受到影响。

三 构建高校多样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多样化教学模式更符合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更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对于课堂教学而言,虽然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能够越俎代庖,行使本应该属于学生的权利,更不能忽视学生的作用而“一家独大”。如果可以的话,教师应该努力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尊重学生张扬个性的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善意,保障教学工作能够高效地进行。教学模式会影响到整个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改革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改革工作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做好一切准备,同时做好应对未知问题的准备,防患于未然。

1.学、赛同步

          压力与动力往往是伴生的关系,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的压力,他们才会有更大的学习动力。而组织各种竞赛是给学生适当压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途径[3]。在学生竞争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认清自己的不足,从而让自己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同时还能为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信息,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竞赛活动中,还可以让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并且也可以让学生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此同时,竞赛活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更深入地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离不开学生的帮助,也只有当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模式构建工作当中,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保证工作质量。单纯的课堂学习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甚至会限制他们的思维。而为学生安排竞赛活动,实现教学与竞赛的同步发展,其实就相当于是为教学换了一个新的场所,由室内转化为室外。但是,这种教学场所的转变对学生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因为长时间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不仅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压抑的情绪,同时还可能抑制他们的想法,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实现学、赛同步发展,是实现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2.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对于学校而言,其教学资源非常有限,如果能够与企业进行合作,那么不仅可以提高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这就要求在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重视校企合作,从生产实习合作、就业合作以及校企订单等方面进行合作,深入进行交流,避免人才类型与企业需求脱节情况的发生。对于企业而言,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为引进更高质量的毕业生奠定基础,并且减少在员工培训工作上的资金投入;对于学校而言,借助于校企合作,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生产实习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保证学生在毕业以后有工作,打破“毕业季就是失业季”的“魔咒”,提高高校教育的社会影响力。而学生也可以在校企合作中获得利益,让自己既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获得发展,同时还能够利用企业的资源提高自身实践的能力。

\

 
四 结束语

        单一化的高校教学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如果想要体现出高校教育的价值,为社会发展输送保质保量的人才,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就必须改革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听课兴趣,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而不再是旁观者。

参考文献

[1]吉铮,王玉如,李霄云.《环境评价》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4(39):149-151.
[2]唐淼,陈咱民.“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8,5(25):61-62.
[3]全炳善.高校外语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构思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4(07):48-50.
[4]蔡勇,边卫红,王常永.教学模式及多元化问题探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6,18(01):66-69.
[5]刘俊萍.基于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改革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3):202-203.
[6]曹晔.关于新时代产教融合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8(18):5-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84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