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新时代“工匠精神”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5 15:16: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力彰显。新时代下,为实现“工匠精神”对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研究,笔者从“工匠精神”相关概念解析入手,对新时代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新时代下培养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最后探究了基于新时代“工匠精神”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杨明.基于新时代“工匠精神”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0):65-66.

一“工匠精神”相关概念解析

       “工匠精神”就是一种认真做事、对工作秉承一种谦卑、尊重的态度,从而能够让他们更认真地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是“工匠精神”作为我国社会文明再次得到提升的重要表现,它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它是一个劳动者所拥有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以及职业品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劳动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价值和职业道德素质。“工匠精神”是我国任何一个领域人才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只有当这些人才具备工匠精神以后,他们才会把更多的热情、激情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当中。

二 新时代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在我国教学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每年都会为社会很多领域输送人才。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并且重视对他们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培养,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高职教育作用的发挥以及国人对高职教育质量的肯定。当前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重技能培养、轻职业道德培养

       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相比,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占很大的优势。一般而言,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但是理论研究以及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则有待加强。这与高职教育教学重视对学生技能培养、轻视对学生文化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培养有关。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具备“工匠精神”、社会责任感不仅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评价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主要是学生的成绩、操作技能等,而不是从他们的素质、职业道德等层面上进行评价,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重点往往围绕“应试教育”来进行。

(二)学生整体素质不高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不仅要求人才有较高的“智商”,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情商”,具有团队协作的能力,学会与同事、领导友好地相处。然而,大部分高职教师都不太注重对学生情商的培养,每天只是教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导致高职生对人、对事异常地冷漠,基本上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新时代下,教育是“教学”与“育人”的整合,要保证两个过程能够同步进行,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的目标,为社会各个行业提供保质保量、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且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只具备高超的技术但是其他方面严重不足的学生都不能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有所建树。

\

 
(三)思想政治教育有待加强

         思想政治教育是保障高职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也是新时代下把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思想道德成长推动力的基本条件。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高职院校能够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可以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坚守本心、艰苦奋斗,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好充足的准备。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教育教学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有待完善,很多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形式化”,教师上课不积极、学生听课态度不认真似乎已经成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常态,这必然会对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

三 新时代下培养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新时代背景下,对高职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高职教育想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就必须从提高学生整体素养入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严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开展教学工作。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端正的工作态度,同时也是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保障。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这个保证,人才质量是“软实力”大小的象征,可以说,二十一世纪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其实就是国与国人才数量、质量的较量。如果能够把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生的思想精神领域,提高他们对自身的要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有些企业之所以会“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高职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他们与高校大学生相比整体素质处于劣势,工作态度不端正。而在新时代下,把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那么这对于培养高职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工作态度将是非常有利的。无论对于哪个行业来说,工匠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不单单是社会责任感的内在表现,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高精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的一种基本要求,而没有工匠精神为这个过程保驾护航,那么这个目标几乎就不可能实现。因此,作为我国教学领域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在新时代下开展基于“工匠精神”的教育教学改革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四 基于新时代“工匠精神”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策略

        新时代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高职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下,社会各个行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已经从单一化向具有创新应用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发生转变,这需要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能够认清形式,准确把握教育的方向和内容,保证所培养出的高职生能够满足新时代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负责。“工匠精神”概念的提出帮助高职教育教学找准了方向,让教学更具针对性,为优化高职教育教学结构奠定了基础。基于新时代“工匠精神”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引导行为,学生所具备的思想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未来生活的高度。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生必须接受的教育,同时也是提高他们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基础。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被教师和学生所轻视,所以其作用其实并没有充分地显示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能够端正自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个足够高的位置。而学校也要有所作为,严格对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督管理,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化,重点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让他们的专业技能与思想高度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让每个学生都能以工匠精神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在高职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把素质教育摆在首位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工匠精神是每个社会工作者以及未来的社会工作者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他们能够在自己所从事领域有所建树的基本条件。高职教育教学所欠缺的就是对学生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的培养,如果能够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日常教学环节,让每个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接受工匠精神的洗礼,那么学生的思想层级、精神修养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的提升,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光明的发展前景非常有利。

 
\

 
参考文献

[1]卢超.“工匠精神”引领下高职教育实践性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22):115.
[2]张文颖,马维鸽,岳丹等.试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工匠精神培育[J].湖北林业科技,2017,46(06):73-75.
[3]郭巍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与核心素养提升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165-168.
[4]王娟.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高职教育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9):49-50.
[5]王进.职业院校实训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协同培养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5):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80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