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互联网 +”模式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5 10:04: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的业务处理方式也随之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互联网+”科研系统的存在是衡量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关键,本系统对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近5年的科研数据进行调研,通过三次迭代开发完成了一个安全、稳定、高效的基于“互联网+”模式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目的是促进学院科研数据的资源共享,并且为广大教职工撰写论文、课题等其他科研项目提供选题依据,实现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资源整合;资源共享

本文引用格式:倪喜琴.基于“互联网+”模式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31):237-239.

        为了实现移动办公模式与“互联网+”科研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笔者首先从需求调研入手,对科研管理系统的特点、关键技术、关键流程等进行详细资料收集并展开较深入的系统学习,然后在全面调研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OA)理念设计出科研管理系统业务服务模型,模型的实现及业务界面利用ASP.NET技术和微信公众平台共同构建,此外通过运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进行了信息化、系统化整合,最终实现整个科研管理系统并交付使用

一科研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

        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职院校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高职院校在同类学校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据笔者调查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科研数据依然依靠微软的EXCEL表格来统计汇总,科研数据量大且复杂后工作起来就捉襟见肘,随着“互联网+”的到来,科研管理人员迫切需要新的理念和新的方式来高效管理科研数据,笔者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目前科研数据的统计通过教务处下发EXCEL表格给各二级学院,各二级学院接受表格后根据表格要求填写完科研数据,再以EXCEL表格的方式发送到教务处,教务处最后以EXCEL的方式进行汇总管理,显而易见,这种管理方式效率低,数据统计汇总困难,无法实现资源的整合共享,故以此为契机,必须搭建以“互联网+”为背景的科研管理平台。

\

 
(一)功能需求分析

      根据笔者调研的结果分析,本系统实现如下功能:

1.报表统计:子功能主要包括项目统计和报销统计。
2.项目管理:子功能主要包括申请立项、项目变更、项目跟踪、结项申请、项目终止及项目验收。
3.经费管理:子功能主要包括项目预算、项目收入和项目支出。
4.报销管理:子功能主要包括报销申请和报销审批。
5.成果管理:子功能主要包括技能大赛、教材专著、科研获奖、科研课题、刊物论文、会议论文和知识产权。
6.系统管理:子功能主要包括用户管理、修改密码、流程设置、参数设置和系统日志。

      使用本系统(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带来的效益:

1.解决科研管理文档和数据统计困难。
2.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基础与决策依据。
3.解决科研信息标准化问题。
4.及时使用科研项目经费。

        此外,系统可以运行在所有Windows操作系统之上,无须其它支撑环境。通过成果汇总,数据分析,分析当前主体数据更科学的帮助科研人员进行选题,提高选题的科学性,避免重复命题

(二)性能需求分析

      本课题利用IIS作为数据服务器发布系统,采用XML作为数据支持,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8进行管理。

1.软件平台

(1)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服务器操作系统:Unix/Linux/Windows Server 2008 R2;
(3)关系数据库:Sql Server 2008 R2(64位);
(4)应用服务器:IIS 6.0以上;
(5)客户端:Windows 2003以上,Microsoft IE6.0以上版本、360等.

2.硬件平台

(1)服务器:4G内存,Intel PIV2.8G以上;
(2)客户端:1G内存以上。

      在上述软硬件环境的支持下,本系统性能上能够满足6000用户同时登录,并且响应速度小于1秒。

二 科研管理平台的设计实现

        系统设计思路是:首先,运用WORD和VBA技术设计各类申请书的模板文档,提供给项目申报者使用,同时在模板中完成数据有效校验;其次,利用ASP.NET软件完成各功能模块的开发;最后利用SQL SERVER 2008实现数据库的支撑作用,实现申报者把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一)科研管理平台的特点

1.系统采用B/S结构,安装方便;
2.系统流程清晰、功能全面实用,实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科研管理系统中项目的维护、个人信息的维护、设备数据采集、系统管理的维护等功能;
3.系统的用户界面友好简洁,操作简便;
4.系统具有安全的数据保护机制,通过权限设置,允许不同的操作人员拥有不同的操作权限;

(二)科研管理平台的总体规划

         本科研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有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报销管理、科研成果管理及系统设置管理。超级管理员拥有全部模块的增、删、改功能,并可以把功能授权给普通管理员和用户。用户经过授权后,顺利通过后台验证后,可以对自己的科研项目进行管理,并且可以搜索同类项目目前高职院校研究现状和水平,为用户的选题和结题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科研管理平台的模块结构

       笔者经过调查与分析,本科研管理平台各模块之间需要实现的功能如图1所示


\



(四)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1.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


        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功能模块的划分,在数据库逻辑结构中设计6个实体。用户管理实体:主要负责对不同用户的权限进行管理。主要字段有用户ID、用户名、密码、出身年月、职称等。科研成果管理实体:主要负责对论文、专利、课题、获奖成果的管理。主要字段有科研管理ID、项目编号、赛事名称、比赛时间、获奖等级、参赛者、工作量。科研报销管理实体:主要负责报销申请和统计。主要字段有科研报销ID、项目名称、报销名称、发起流程。科研经费管理实体:主要负责项目经费的预算、执行和统计。主要字段有科研经费ID、项目名称、预算名称、预算类型、预算金额。科研项目管理实体: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的申请、变更或者终止。主要字段有科研项目ID、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请资金、项目负责人、职称职务、计划开始时间和计划结束时间。流程管理实体:流程设置页面提供的功能是对流程信息进行维护,具体包括对流程信息的浏览、查询、新增、修改与删除。主要字段有流程管理ID、流程管理名称、创建者、创建时间、流程说明。

2.数据库的连接

         数据库作为系统的核心部分,在设置建立好连接后才能正常使用。进行数据库连接时,不同的数据库有不同的连接方式,本系统采用ASP.NET+SQLserver完成系统的开发过程,在文件WEB.CONFIG中连接数据库代码如下:


\

 

      设置了数据库连接字符串后,无论哪个页面需要数据库的支撑,只要在页面中应用如下代码即可连接上数据库。


\

 

三 科研管理平台的实现与应用

(一)科研管理系统的实现


        根据系统的设计,使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编程方法,基于ASP.NET编程语言和SQL Server数据库完成系统的主要功能。通过验证页面验证成功后,进入科研系统首页,显示的主要功能有:报表统计、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报销管理、成果管理、系统管理。如图2所示

\


(二)科研管理系统的应用

        建立科研管理平台,并且结合主流技术“互联网+”,目的是更好的服务高职教职工和莘莘学子在科研方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发挥大数据的数据挖掘与复用、资源共享功能,避免重复选题,重复研究等重复性工作。据调查,本科研管理系统在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发布后,目前以下两方面的应用为本系统吸引了广大教职工登录并且使用:

1.资源共享

         根据需求分析建立互联网+科研管理平台后,笔者把近5年的科研数据导入平台,有了数据的支撑,通过搜索功能,用户在1秒钟内找到相关领域内同类的研究项目,不仅方便用户查看同类项目的研究现状,并且为用户新的研究心和选题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2.科研成果转化

        科研管理系统平台的建立第二目的就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利用互联网连接的广泛性,可以使不同的学校、不同的领域的研究都导入到平台内,用户在此类规模的平台上不仅看到了社会上同类项目的研究水平和现状,并且可以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把研究研究成果转化成市场需要的技术,为社会创造出价值。

四小结

        “互联网+”科研管理平台经过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等一系列过程,经过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后已经投入运行,本系统始终围绕着“互联网+”,为方便用户使用该系统,跳过繁琐的注册程序,特为用户开通QQ和微信扫码登录系统后台。据后台数据统计,目前已有三分之一的教职工登录系统使用该系统并采集到了教职工新录入的科研数据,已经达到了前期规划的预期目标一个平台、科研资源共享。并为后期系统升级奠定了基石。

参考文献

[1]于书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专科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分析[J],职教论坛,2017(9):27-30.
[2]陈刚,钱平中.基于创新视觉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路劲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9):28-30.
[3]张治.”互联网+”,驱动学校教育结构变革的新力量[J],上海教育,2015(1):25-68.
[4]李晨蕊.我国高校科研工作信息管理问题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1):184-1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75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