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使得高校体育教学更好地与时代发展相契合,从而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笔者从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的意义入手,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影响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的因素,最后探究了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改革目标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意义;因素;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郭纯.高校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4):57-58.
一 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的意义
大学生“亚健康”的情况较为严重,给他们未来的发展埋下了很大的隐患。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他们能够健康成长的第一层防护网。高校体育教学一般主要以户外教学为主,与信息化技术基本上没有什么关联,体育教师也不会采用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设备开展教学工作,所以远远不能达到信息化教学的标准[1]。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信息技术不能推动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相反,如果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环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那么必然可以优化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实现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有很多,涉及到篮球、足球、排球等领域,但是体育教师并不都是“全能型”人才,有些领域他们并不非常擅长,所以这就会很难保证课堂教学质量[2]。但是,如果他们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从互联网上查找相关方面的教学视频制成课件,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展示给学生,那么这种教学方式可能比教师实践教学效果更好,更能激发学生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兴趣。所以,开展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工作,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表现,同时也能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
二 影响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的因素
虽然实现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能够给当前的体育教学带来很多积极性的影响,但是改革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实现改革工作还需要解决很多的问题,而且由于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开展,而适合应用信息技术的环境是室内,所以两者这种先天性的矛盾就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目标的实现,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
(一)体育教育的性质
大部分的体育教学内容都是在户外进行的,比如足球、羽毛球、篮球等,而且这部分教学内容占据着将近90%的课时,所以真正能够应用到信息技术的地方并不多。在开展户外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场地情况复杂,很容易受到天气、光线等不可控的自然环境影响而导致不能应用信息化技术,从而使信息化技术的作用体现不出来,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工作的实现。而且,一些体育教师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对于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感兴趣,所以他们一般不会真正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体育教学工作当中,这同样也制约了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发展。
(二)网络上有关专业化、系统化的体育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很多高校都没有自己的网络体育教学资源库,也就是说,如果本校体育教师想要找一些体育教学视频作为课程教学内容,那么必须自己从互联网上查找资源,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找到的资源也不一定是他们想要的。不仅如此,网上很多所谓的体育教学视频一般都是一些业余爱好者上传的,并不符合专业化、系统化、全面化的要求,所以给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带来一定的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想应用信息技术就必须用到网络资源这个媒介,没有合适的视频教学资源,教师就不能充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就不能推动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工作的发展。
(三)在体育教学软件上的资金投入过少
很多高校在发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把资金应用到硬件设备上,而投入到体育软件方面的资金减少,远远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在现代化教育过程中,软件设施有时候比硬件设施更为重要,其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而且也可以减轻教师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使高校体育教学不断朝着现代化的要求发展。
(四)体育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一般不会应用到信息技术,所以在过去,培养体育教师的过程中也没有教授他们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的方法和技巧。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的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已经成为现代化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素养。但是,很多高校都没有为高校体育教师安排专业的信息技术培养培训活动,使这部分体育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的能力仍然比较弱,甚至不能满足基本教学的要求。
三 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改革目标的策略
实现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目标,不仅能够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体育教学的影响力[3]。而将信息技术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也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满足师生的实际需要。为了能够实现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工作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对室内体育信息化活动场地建设
室内体育活动教学场地能够让体育教学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被迫中断,同时也为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为此,学校首先应该加大对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专门为高校体育教学划分或者建设室内场地,完善体育教学基础设施,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工作扫清障碍。比如,可以建设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让学生可以在室内也可以进行实践练习,并且还能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学生也可以给学校提出建议,使学校能够把教育资金使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二)加快建设体育教学校园资源库
为了能够让体育教师更方便地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学校可以与体育教师进行交流,看看他们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应用到的教学视频有哪些,然后学校根据教师教学的需要而购买相应的资源库,为实现信息化教学奠定基础。而各大高校也可以强强联合,进行资源共享,高校之间也可以分工合作,购买或者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构建资源齐全的网络教学资源库,促进信息化教学工作的发展。
(三)提高体育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实现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目标,就意味着体育教师需要用到信息技术,而针对这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不足的现状,学校应该为体育教师安排专业化、系统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活动,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体育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他们使用信息技术强化教学工作的热情。除此以外,学校还应该鼓励体育教学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弥补,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工作,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表现,同时也能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鹏.4G网络覆盖下的高校体育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04):96-98.
[2]屈利军.与高中体育新课程相衔接的高校体育课程研究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5(44):294-295.
[3]蔡晓菲,谢永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改革[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03):119-121.
[4]刘军.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50):45-46.
[5]潘常刚.论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的状况和解决措施[J].教育现代化,2018,5(47):79-80.
[6]何晓雁,张忠璞.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特征与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52):23-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