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都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实现二者之间的联动及协同,不仅可以有效促进高校的发展,同时还能实现高校教育与育人的根本目标。由此可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此,笔者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意义入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融合;意义;问题;建议
本文引用格式:刘一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2):23-24.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大因素。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创业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选择。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并没有什么联系,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一般不会把创业教育的知识融入其中,也不会给学生输入创业的思想。相类似,在创业教育中,教师也不会涉及到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但实际上,如果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那么不仅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理想,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并且逐步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1]。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都是一项大工程,依靠短时间的努力是很难取得理想效果的。单独地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都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也不见得非常理想,同时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也不高。而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进行融合,就能有效提高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在国家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的推动下,在大学生群体间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有效缓解了就业难的问题。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起到了很多积极的影响。首先,两者的有机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对创业产生正确的认识,并且增强他们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为他们未来创业奠定了基础。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端正的创业心态,避免他们在创业过程中产生错误的行为,并且积极地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2]。除此以外,还能够让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开启创业之路,并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提高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受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诱惑,提高创业的成功率。而且用思想政治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还有助于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真正地在创业过程中做到不骄不躁、不放弃。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能带来很多现实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两者的融合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不仅影响了融合工作的有效性,同时还影响了融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不好的影响。实现两者的融合需要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共同的努力,教师是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领导者、引导者,他们对两者融合工作所起到的作用的不容忽视。而学生作为享受教育服务的主体,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创业教育的认知水平也会给两者的融合带来影响。社会是推动高校教育的因素之一,实现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也离不开社会因素,能否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也会影响到融合工作的稳定发展。
(一)从教师层面上来讲
有些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工作不够重视,基本上都是沿用其他学校的经验,并没有根据自身的条件基础有计划、有章程地开展相应工作。而负责融合工作的教师或者是思政授课教师,或者是创业指导教师,并不符合综合型教师的标准和要求。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一般都是采用“填鸭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保证。很多思想政治教育授课教师自身也没有创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对创业教育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使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脱节情况严重。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意识使两者的融合过程产生问题,不仅给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和创业经验带来负面影响,也让融合的优势得不到体现。
(二)从学生层面上来讲
由于学生对创业缺乏认知,或者对自身能力不够自信,所以在创业问题上不敢想,更不敢做。而他们这种创业态度就导致他们创业教育过程中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研究创业问题。事实上,创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很多著名的企业家都是从“小本生意”做起,通过对资金一点一滴的积累才慢慢有现在的规模。像奶茶店、烧烤店、美甲店等规模小、投资小、风险低等创业方向,都适合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更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给他们自主创业增加筹码。但是,很多大学生都没有清楚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总是认为它们是完全独立的两部分,两者根本就没有任何交叉的部分。所以未能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睡觉、打游戏、聊天成为很多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的常态。
(三)从社会层面上来讲
社会不仅是学生最终服务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给学生创业工作带来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虽然社会上非常推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想,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把这个思想落实到实处,或者为这个目标的实现做出努力。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他们对创业的思想仍然停留在很久之前,感觉创业风险太大,远远没有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好。所以对于学生创业持否定的态度,不仅不愿意为他们创业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而且也不愿意给他们提供创业指导,给大学生创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除此以外,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给大学生创业提供足够的保障,导致大学生创业激情受到限制。社会充满着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与创业成功的案例相比,创业失败的案例对学生的影响更大,让他们不敢大胆放手地去干。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学生没有认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用全面、客观的眼光看待创业问题,而只是片面地看待问题,畏手畏脚,影响了他们创业的积极性。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几点建议
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工作,所以两者很难带来双赢的局面。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不仅能够有效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同时也可以使创业思想在学生群体间得到扩散,培养学生创业思想,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3]。
(一)提高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认识
为了能够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师融合的有效性、实效性,学校首先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教师对两者融合的认识,让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得更顺利。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创业观的培养,让创业成为学生的共识。当然,教师还应该明白,创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用辩证眼光看待问题,既不能用消极的眼光看待创业,也不要对创业过于期望,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创业工作就行,不要纠结创业的结果。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创业方面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思政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学到创业方面的知识,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目标创造条件。
(二)形成正确的创业观
对于学生而言,要想真正地实现自主创业,首先应该形成正确的创业观。在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从中搜索与大学生创业有关的知识,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选择合理的创业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要坚决避免好高骛远情况的发生,教师要帮助学生全面地看待自己,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要过于自信,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做好创业之前的知识准备工作。
(三)家长要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当自己的孩子有创业想法时,家长不仅不应该打击他们创业的自信心,而且还要根据他们创业思想的可行性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帮助学生解决资金、人力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提供指导性工作,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一方面,家长应该鼓励大学生深入学习思想政治知识,让他们可以用全面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张洋,孙艳燕.高校精准就业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21):207-209.
[2]魏斌,马晓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38):34-35.
[3]吕婧.以创业教育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J].教育现代化,2016,3(16):25-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