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全国开设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教育的高校中,地方性院校在数量上占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地方院校新闻学教育的发展对我国新闻学教育的总体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地方院校在新闻学教育发展中面临着专业积累薄弱、师资紧缺、财政支持不足等各种困境。其中,部分院校立足地方,结合地方特有资源和特色,在新闻学教育中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地方院校;新闻学教育;困境;出路
本文引用格式:黄坤相.地方院校新闻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现代化,2019,6(32):73-74.
The Dilemma and Way Out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UANG Kun-Xiang
(Wuzhou College,Wuzhou,Guangxi)
Abstract:Among the universities offering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in quantity.The development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 decisive impact o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China.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ing various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journalism education,such as weak professional accumulation,shortage of teachers and insufficient financial support.Among them,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found a suitable way for their own development in journalism education based on local resources and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ournalism education;Dilemma;Way out
2018年是我国新闻学教育开启100周年,也是我国新闻业改革40周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在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设立5个新闻院系,在广西大学等3所高校中文系设立了新闻专业;2001年底,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点达到232个;2017年,全国681所高校开设了1224个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我国的新闻学教育迅猛发展的40年[1]。在全国680余所开设新闻学相关本科专业教育的高校中,相当一部分高校都是属于“省
(区)市共建,以市为主”地方性院校,这些地方院校在新闻学教育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与难题。
一地方院校新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地方性院校都是隶属于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虽都冠以“省(区)市共建”之名,实则都是“以市为主”,所在地市的情况也基本决定了各个院校的办学情况各不相同,但大部分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专业新、积累少、底子薄
从相关专业点申报来看,地方性院校是最近几年来新闻学教育迅速扩张的主战场。尤其是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相当一部分院校在没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等传统新闻学本科专业教育点的情况下,直接申报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等新闻传播类新兴本科专业,导致专业积累零基础、学科发展底子薄、专业建设摸着石头过河。
(二)师资紧缺、结构不合理
人才是专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衡量该校专业教育的重要指标。传媒行业的发展使得高校新闻传媒类教学不断开发新的课程,地方高校或引进相应的专业任课教师,或对现有教师进行相关课程培训,即便如此也难以补充一些传媒技术应用课程的空缺[2]。师资紧缺几乎成了每个高校面临的严峻问题,各大高校在每年的“抢人大战”中都使出十八般武艺,火药味十足。但师资紧缺的问题在地方性院校看来,远比想象的要严峻得多。在相当一部分地方性院校中,从事新闻学相关专业教学的专任教师数量几乎都是个位数,每个专业教研室甚至都靠2-3个专任教师在苦苦支撑,而压在他们身上的,不仅仅是繁重的专业教学和科研任务,更重要的还有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重担。此外,还有部分院校甚至没有一个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出身的专任教师,全靠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教师转型来支持和发展,教师本身专业素养令人担忧。
(三)资金支持不足、专业建设任务繁重
由于大多数地方性院校都是“以市为主”,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支持,因此,大部分地方性院校在新闻学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资金支持不足的情况。在地方性院校中,新闻学相关专业都处于新办学的专业,短期内的媒体融合实验室、视频编辑实验室、报刊版面设计实验室、演播室等实验实训室的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在新专业的建设过程中,课程设置、培养计划、实习实训基地甚至还有教材建设等任务都十分繁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二 地方院校做好新闻学教育的出路
限于底子薄弱、资源紧缺、财力不足等各种因素,地方院校在新闻学教育的发展上面临着各种难题,但也有不少院校在发展中结合国家相关政策与地方特色资源,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特殊情况的发展之路,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绩。总体来看,地方院校做好新闻学教育发展的出路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找到出路:
(一)深挖地方特色资源,大胆创新培养模式
地方院校的发展必须紧密联系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做到切实为地方发展服务。在新闻学教育上,地方院校也同样大有可为。如山西吕梁学院,该校地处晋西吕梁市,于2010年由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地方性本科院校,结合晋西地方特有资源,深挖《晋绥日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此外,地方院校在新闻学教育发展方面,更应切实做到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探索新闻人才培养新模式新理念。从地方人才需求实际出发,结合新闻学类专业就业面广的特点,为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一批具备真实本领、来之能战的新闻人才。
(二)紧抓国家政策红利,学界业界紧密结合
2013年6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深化高等新闻传播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2018年10月,教育部、中宣部再次发布了《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增强新闻教育改革力度,提升改革发展的质量和内涵。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全力推动立德树人和学界业界融合共进的舆论正在形成、兴起,日益汇成强大的舆论潮[3]。利用相关政策带来的红利,地方院校新闻学教育通过部校共建等具体实施举措,与地方媒体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业界资源,在传统媒体遭受新媒体巨大的冲击下,学界与业界站在一起,手拉手肩并肩,共同应对。
(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出亮点,出成绩
地方院校新闻学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地方财政的支持,但限于地方有限的经济资源,地方院校新闻学教育获得的支持往往非常有限,与部属高校、重点院校不具备可比性。在这样的现实条件限制下,更需要将好钢用到刀刃上,将有限资源集中整合起来。如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地方院校新开办新闻相关专业本科教学都离不开新建一批基础实验实训室,这也是专业发展需要投入较大财力的一个方面,在实验室建设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期、分步,逐步完成建设,设备采购添置就要特别留意后续的升级与维保。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以力求更大的支持,以此良性循环。
思路决定出路。在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地方院校新闻学教育应坚持应用为本、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与国家政策红利,坚持大胆创新探索,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新闻学教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孙瑞祥.我国新闻传播教育40年亲历与感悟[J].青年记者,2018(19):62-63.
[2]杨超,揭其涛.校媒合作下地方高校“需研教一体化”新闻人才培养初探[J].东南传播,2018(10):132-133.
[3]童兵.深刻认识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大意义[J].当代传播,2018(06):4-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