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情况,改进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与不足,本研究对H省Y市的45所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幼儿园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大型幼儿园倾向于让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首先从事配班和保育员的工作岗位;幼儿园尤其重视毕业生是否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幼儿游戏理论被视为最重要的专业知识之一;毕业生的玩教具制作、环境创设能力被认为是即欠缺又重要的一项专业技能;毕业生专业素养被大多数幼儿园视作招聘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幼儿园;人才需求
本文引用格式:杨洋,等.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研究——以H省Y市为研究对象[J].教育现代化,2019,6(27):236-241.
Research on Talent Demand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Graduates-Taking Y City,H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YANG Yang,CHEN Qi-xin,WANG Si-yuan
(Three Gorges Tourism Polytechnic College,Yichang,Hubei Province)
Abstract:To realize pre-school education graduates talent demand,improve preschool education specialized in personnel training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this study investigated 45 kindergartens of different nature and scale in Y city,H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dium and large kindergarten tend to let preschool education graduates work as an auxiliary class teacher or a nurse first;Kindergartens attach particular importance to whether graduates have obtained kindergarten teacher certificates;Theory of children’s play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fessional knowledge;Graduates’ability to make teaching AIDS and create environment is considered to be an important and insufficient professional skill.Professional qualities of graduates are regarded as the primary consideration in the recruitment process by most kindergartens.
Key words: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Graduates;Kindergarten;Talent demand
一 问题的提出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逐渐增大。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本专科为主体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本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规模达到20万人以上。”然而目前看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往往与快速发展中的幼儿园实际用人需求相脱离。[1]尽管不少院校逐步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实践环节,但不少课程教学依旧停留在观念层面,方法上以讲授为主,导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足,[2]学生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幼儿园实际工作岗位。
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学校改进教育培养方案找到证据和方法,更好地定位学校的专业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学前教育专业建设。
二 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问卷星制作问卷,回答者通过手机和电脑来完成问卷,于2018年12月中上旬调查了H省Y市的45所幼儿园,幼儿园覆盖了Y市城区及周边县市,包含公办园29所,民办园16所。其中员工人数1-18人的幼儿园18所,21-50人的幼儿园13所,51-100人的幼儿园12所,100人以上(不含100)的幼儿园2所。参加调查的被试中,园长职务的26人,主任职务的9人,教师职务的10人。我们在选取调查被试时,以行政管理人员为主要调查对象,尽管有部分教师职务的非管理人员,也都是在该园工作多年的骨干教师,较为了解和熟悉园所的基本情况。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为自编的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含“基本信息”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两大部分,内容涉及对毕业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的要求,以及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期许与建议。题型包含单选题、多选题、矩阵题和填空题,所有题目必须全部完成后才能点击“提交”,避免了出现漏选、漏填的情况。部分单选题和多选题设置了“其他”需要回答者补充的选项,避免了由于制题者主观因素忽略掉一些答案选项的弊端。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数量及岗位需求
1.幼儿园教师数量需求
本研究针对幼儿园教师数量需求设置了问题:“您所在幼儿园近一年招收的幼儿园教师数量是?”被试幼儿园近一年来教师需求量差异较大,有2.22%的幼儿园近一年来招收了0名幼师;33.33%的幼儿园招收了1名;13.33%的幼儿园招收了2名;40%的幼儿园招收了3名;还有11.11%的幼儿园招收了4名及以上的幼师。近一年招收幼师数量在4名及以上的幼儿园中,有4所幼儿园的幼师需求量达到了10-13名。通过进一步计算,近一年以来平均每所幼儿园招收幼儿园教师的数量约为3名。
2.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岗位需求
不同幼儿园对于新进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首先从事的岗位需求是不同的。有53.33%的被试幼儿园表示,毕业生毕业后一般首先从事配班岗位;26.67%的幼儿园会安排毕业生首先从事保育员岗位;还有20%的幼儿园会让毕业生直接从事主班岗位,这无疑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通过对数据的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岗位需求与幼儿园员工人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396,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由图1可见,1-20人的小规模幼儿园倾向于给毕业生直接安排主班或配班岗位;21-100人的中等规模幼儿园倾向于给毕业生安排配班岗位;100人以上(不含100)的大规模幼儿园倾向于给毕业生安排配班或保育员岗位。
(二)基本条件
1.学历层次要求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教育体系主要包括中等幼儿教师教育和高等幼儿教师教育两大类。其中中等幼儿教师教育学制一般为三年,毕业后取得中等专科学历;高等幼儿教师教育主要包括高等专科(三年制大专或五年一贯制3+2培养模式)、本科(四年制)、硕士(二至三年制学科型和专业型教育硕士)和博士(三至四年制学科型和专业型教育博士)。被试中,有8.89%的幼儿园对毕业生学历层次要求是本科及以上学历;82.22%的幼儿园要求是大专及以上学历;还有8.89%的幼儿园仅要求中专及以上学历。能够看出,绝大部分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学历要求是大专及以上。
如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相关关系的强弱情况,发现毕业生学历层次要求与幼儿园属性之间并无显著相关,但与幼儿园员工人数之间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值为0.345。由表1可见,1-20人的小规模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学历要求为中专或大专学历;21人以上的中大型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学历要求为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
2.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本研究针对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设置了问题:“您所在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有哪些?”,被试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项或者多项。通过调查了解到,在幼儿教师资格证、育婴师或保育员证、普通话二级甲等以上证书、计算机技能等级证书、专业等级证书(钢琴、舞蹈等考级证书)中,幼儿教师资格证被73.33%的幼儿园视为一定要取得的证件,其次有46.67%的幼儿园要求毕业生一定要取得普通话二级甲等以上证书26.67%的幼儿园要求毕业生一定要取得育婴师或保育员证书,20%的幼儿园要求毕业生一定要取得计算机技能等级证书,2.22%的幼儿园要求毕业生一定要取得专业等级证书,还有2.22%的幼儿园对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没有要求。
(三)专业知识、技能及素养期望
1.专业知识期望
为了解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认识,本研究设置了多项选择题:“您认为以下专业理论知识中,哪些最为重要?”通过对比各项专业知识的选择频数,判断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专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各项专业知识在幼儿园工作实践中运用的几率大小。由图2可见,可将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依次为:幼儿游戏(80%)、幼儿发展(73.33%)、幼儿保育(73.33%)、幼儿认知与学习(71.11%)、幼儿园课程与教学(71.11%)、学前教育政策法规(62.22%)、学前教育原理(57.78%)、教育研究(53.33%)。
2.专业技能期望
由图3、图4可见,幼儿园新进教师最欠缺的专业技能和幼儿园实践中运用最多、最重要的专业技能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论及幼儿园新进教师最欠缺的专业技能时,大部分幼儿园认为是弹(钢琴)的能力(55.6%)和做(玩教具制作、环创)的能力(28.9%);而论及幼儿园实践中运用最多、最重要的专业技能时,大部分幼儿园认为是做(玩教具制作、环创)的能力(46.7%)和说(讲故事)的能力(33.3%)。其中,玩教具制作、环境创设被认为是即欠缺又重要的技能。
3.专业素养期望
通过调查发现,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三个方面,爱岗敬业等专业素养被62.22%的幼儿园认为是招聘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因素,其次是声乐、钢琴、舞蹈、美术等专业技能(24.44%),最后是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8.89%)。由图5可见,如果按照各项专业素质选择的频数判断幼儿园对毕业生专业素养的期望高低,那么期望值由高到低依次是: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6.67%),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服从管理(84.44%),勤奋好学、有吃苦耐劳的精神(80%),能在较短时间内胜任工作(66.67%),具备较为合理的理论知识基础(57.78%),具有较清晰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定位(53.33%)。
本研究针对“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的重视程度”设置了矩阵量表,在表的左侧纵向列出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教的知识与能力、个人修养与行为、幼儿发展知识、通识性知识等内容选项,在表的右上方采用Likert5级评分量表形式列出“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比较不重要”、“不重要”5级答案选项。由图6可见,被普遍认为非常重要的几项职业素养有: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98%)、一日生活组织与教育的能力(91%)、沟通与合作的能力(89%),而被认为一般重要或比较不重要的职业素养有:通识性知识(6.675)、管理能力(4.44%)、创新精神(2.22%)。
四讨论与建议
(一)以“全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为准绳,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就业岗位
通过研究发现,当幼儿园员工人数在21人以上时,幼儿园倾向于让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首先从事配班和保育员的工作岗位。这就要求毕业生在毕业前能够基本具备配班和保育员工作的相关职业能力。如与配班岗位相适应的职业能力有协助主班开展一日活动的能力,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力,生活活动的规划与转换能力,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与幼儿家长的沟通能力等;与保育员岗位相适应的职业能力有幼儿生活环节的保育能力,幼儿常见疾病的辨析能力,幼儿身体意外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等。建议高校能够构建“全实践”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让实践教学贯穿课堂教学、教育实习、课程实习、教育见习的各个方面,加强对教学使用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重视以及专业能力的提升,真正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演绎从学习到实践到反思,再到进一步的学习和再实践的过程,帮助学生在学习阶段更快地了解、认识将要从事的职业和岗位,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专业型职业工作者的角色转换。[3]
(二)以幼师资格证书为标杆,将职业资格考前训练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
如果将每种证件被选择的频数多少作为重要性考量的依据,那么,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被幼儿园视作最为重要的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2011年7月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在湖北、浙江展开试点。[4]幼师资格证成为了教师准入制度的重要部分。由此,建议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单独设置“考证课程”,更应该将幼师资格证笔试、面试的关键考点贯穿于全部的专业课程教学。比如,幼师资格证笔试中,运用知识解决幼儿园实际问题的分值往往占到总分值的40%-70%,那么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大量鲜活的案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如,幼师资格证面试考查中,试题内容基本是五大领域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答辩内容也是根据活动设计的状况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作答,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可适当增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的课时量,分不同专题安排对应的专业老师授课,强化学生五大领域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力。
(三)以幼儿游戏理论为重点,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性教育
数据显示,在诸多专业知识中,有80%的幼儿园认为幼儿游戏专业知识是尤为重要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等文件的颁布,“游戏”逐渐被视作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而不再只是一种“教育手段”或者“形式”,这体现的是对游戏本身价值的认同,也是学前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一个显著标志。一方面,高校应将幼儿游戏理论纳入重要的专业课程范畴,而不是仅仅着眼于教育学、心理学、幼儿保育等专业课程;另一方面,应加强幼儿游戏专业知识的应用性教育,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
(四)以玩教具制作与环境创设为抓手,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园普遍认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最欠缺的是弹(钢琴)和做(玩教具制作、环创)的能力,但幼儿园实践中运用最多、最重要的专业技能是做(玩教具制作、环创)和说(讲故事)的能力,由此可见,做(玩教具制作、环创)的能力被认为是即欠缺又重要的专业技能。在过去,我们谈及学前师范生专业技能往往指“弹、唱、说、跳、画”五大技能,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环境创设在课程设置中被简单纳入到“画”的范畴,久而久之,学生绘画水平提高了,但面对“玩教具制作”或“主题墙面创设”时依然无法动手操作,或简单以“精美”作为评判标准,作品缺乏教育性和实用性。建议高校在开设《幼儿园玩教具制作》和《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时,不要简单强调美术技能和僵化的模仿,要注重作品的创意性和美术材料的灵活运用。此外还要让学生学会启发幼儿审美想象的方法,贯穿符合幼儿园教学实际的课程内容,如幼儿园LOGO设计、家园联系栏设计、创新幼儿舞台美术、废旧物品在幼儿园玩教具制作中的创新与利用、幼儿园区角环境设置和材料投放等。[5]
(五)以专业素养教育为根本,将专业素养视为学生首要的考核因素
本研究发现,专业素养被62.22%的幼儿园认为是招聘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因素。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包括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关爱幼儿,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乐观向上、热情开朗、勤于学习、不断进取,等等。然而,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素养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项,这是因为专业素养相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言具有隐性特征,它与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密切联系,不易被观测,也不易通过短期训练达到显著的成效。建议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除了专门开设《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和《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等直接指向专业素养培育的课程之外,还要将专业素养教育贯穿于各个课堂内外,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逐渐萌生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情感和树立终身从教的专业信念,使学生“相信教育是充满创造和乐趣的,认同学前教育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愿意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理解学前教育对幼儿期儿童成长、学前教师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认可关于儿童权利的内容,熟悉维护学前儿童合法权益的途径;了解我国、本省、本地区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了解学前教师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遵守学前教师的职业道德。”[6]
参考文献
[1]杨丽,贺永琴,翟理红.学前教育专业“三景·三级·四共”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33-49.
[2]陈蕾.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实施中的问题及应对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8(9):263-264.
[3]郑海岚,祝彦,方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全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10-111.
[4]史文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初探——基于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背景[J].教学改革,2018(9):157-158.
[5]龚玉洁.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法课程实效性提升的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8(21):107-109.
[6]李兰芳,王晓丽,康静,等.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研制历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5):74-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