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农村电务也逐渐成为电商巨头争霸的“新蓝海”。政府也通过颁布相关政策文件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农村电子商务得到快速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是人才问题,高职院校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高职院校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做出分析与探究,并提出一些解决的策略,希望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村电商;高职;人才培养
本文引用格式:张志明.高职院校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6):22-23.
一 引言
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政府通过颁布相关政策文件在物流、基础设施、人才等方面提供了支持。2015年10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七方面政策措施: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二是鼓励和支持开拓创新;三是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四是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五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七是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1]。2017年5月3日,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决定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2]。
阿里集团早在2014年实施“千县万村”计划;京东也推出“农村电商战略”;零售巨头也在农村不断建立苏宁易购服务站。随着电商巨头的推动,不断有小企业进入农村电子商务的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最为凸显的就是人才的缺乏。根据近年来发布的县城电子商务人才研究报告显示,农村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人才需求将会超过200万以上。在这样的人才市场需求下,高职院校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 高职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重要性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在未来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将变得非常大。2014年,阿里研究院在联合国发布了关于县城电子商务人才的报告,指出未来网商最缺运营推广、美工设计和数据分析人才[3]。而在农村不仅仅缺乏懂电商知识的人才,还需要懂农业运营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性。
(一)高职是农村电子商务人才输出的重要之地
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主要是两类人,一是从事农业活动的农民,二是在校接受电子商务培养的学生。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农村电子商务就是出现的新事物,所以农民很难接受农村电子商务。再加上农民的观念较为保守,对于电子商务信任不够。所以,将农民培养成电子商务人才是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任务的担子就落在高职院校中。高职在教学资源上还是较为丰富,是电子商务人才输出的重要之地。
(二)高职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是顺应时代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能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还能对于“三农”、就业、扶贫攻坚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显示,2017年农村网店达到985.6万家,较2016年增加169.3万家,同比增长20.7%,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800万人,并预测2018年农村网店数将达到1200万家,带动就业人数3500万人[4]。根据2017年我国电子商务研究院中心的发布的电子商务人才调差数据来看,我国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供不应求。高职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只有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才能适应时代人才发展需求。由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不仅仅要学会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会关于农业方面的知识,所以在高职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是时代的需求。
三 高职院校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相对国外的来说起步较晚,各方面都不太完善,存在一些问题。无论在制度体系,还是基础设施方面都需要完善。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可以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来分析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主观上存在的问题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乐观,但任重而道远。由于农村相对与城市来说,各方面的条件相对比较差。很难吸引人才服务于农村。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考虑到农村的条件,再加上农村电子商务经济效益慢,所以大部分不会考虑到农村去发展。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追求到大城市去发展。所以,这些主观因素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除了学生对农村电商有看法,一些教师对农村电子商务也不够重视,这样一来,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就显得格外艰难。
(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客观上存在的问题
1.农村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并不完善
农村电子商务涉及多个学科,农学、计算机、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品牌等。2001年,全国设立电子商务专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基本完善。但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不完善。课程并未涉及农产品服务方面的问题,也没有和农产品市场紧密结合,脱离实际,实用性低。
2.师资力量薄弱在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中比较明显高职院校农村电子商务任课教师主要由电子商
务、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这几方面的教师担任。这就导致了课程体系不合理,缺乏懂得农学方面知识的教师,不能将电子商务和农业知识紧密结合,也就很难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3.校企合作不到位
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最好的模式,但企业讲究的是经济效益,由于高职院校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素质不够高,企业很难从刚实习的学生中获取经济效益,再加上对学生的培训也是需要经济费用的。所以,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不到位。这也需要的政府颁布相关政策的鼓励,推动校企合作的正常进行。
四 高职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人才是第一资源,培养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不竭资源。高职是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要之地,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本文为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作出一些策略探析,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一)明确培养目标,转变就业观念
高职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时候,要根据就业方向和当前的市场作出合理的判断,明确培养目标[5]。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以致用,还能更好的对接就业方向。明确了培养目标,才能够让学生在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才能满足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需求。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适当转变就业观念,很多学生不愿到农村去服务,认为到农村去发展是大材小用,应该到大城市去发展。所以在培养过程中,要有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正确认识,农村电子商务在未来将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新蓝海”。
(二)提升师资力量,完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中,还没有出现专门培训农村电子商务的课程,教师资源方面还是比较稀缺。所以在师资力量方面要不断提升。农村电子商务的培养,不仅仅对电子商务知识的培养,还要对农业方面的知识进行培养,而在高职中,对农业方面的知识的培训很少[6]。教师还处在理论方面,对于实际操作方面还欠缺。因此,对于教师资源方面,可以通过校内校外师资力量交换,可以请相关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到外地进行实地考察,充实教学经验。高职应当开设一些关于农业知识的课程,这样才能真正培养适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
(三)加强企业合作,完善实践基地
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最为有效的考察方式是实践,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可以对真正培养需要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另一面也可以与就业方向相对接。为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学校要符合市场需求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校企合作。除了在企业进行实践,也可以在农村合作社实践,认真考察农村情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7]。并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考察,作为一种学习成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到现实问题,更好的培养人才。
五 结语
在未来,限制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因素,就是人才的缺乏。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高职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担任着重要作用。培养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带动就业率、扶贫攻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央人民政府.2015.10.31
[2]阿里研究院.《县域电子商务人才研究微报告》.
[3]http://www.aliresearch.com/circle/index/detail/id/176.html.2014.9.25.
[4]电商新政促农村电商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J].农家参谋,2017(11):6-7.
[5]中商情报网.《2018年中国农村电商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6]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80713/1349541125932_2.
shtml#.2018.7.13.
[7]池宁.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略[J].中国商论,2018(17):185-186.
[8]杨大蓉.职业院校农村电子商务实用人才孵化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13(23):125-128.
[9]曹翔,杜荣良.高职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商论,2015(25):190-1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