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雨课堂是“互联网+”时代与大数据背景下由清华大学联合研制的信息化教学技术,目前是主要面向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工具。通过分析现有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利用雨课堂实现“课前—课上—课后”三者的有机联系,结果表明,雨课堂促进实验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并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雨课堂;教学工具;实验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卢小玲,刘雪萍.雨课堂让实验教学更轻松[J].教育现代化,2019,6(20):76-77.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和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在我国迅猛发展,创造出新的形态和模式,特别是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开展和深入,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各大高校的广泛应用,混合式教学通过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不局限于老师、教室和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以学生为中心”,将封闭课堂变为“开放课堂”,时间上课内向课外延伸,空间上教室向图书馆和实验室拓展,内容上从教材向参考资料补充,真正有助于让学生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大势当前,移动互联网在国内外得以普及,在这样的形式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新时代的高科技信息技术手段,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增加更多精密的仪表,让教师知道课程的进度,能够更精确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将混合式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推向更广更深的范围,成为了一项新的研究课题。在这个的基础上,清华大学在2016年推出了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将PPT、MOOC、手机微信融为一体,旨在将前沿的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场景中,致力于为所有教学过程(课前、课中、课后)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促进教学模式的真正变革。
一 关于雨课堂
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智慧型教学工具-雨课堂,它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手机端、桌面电脑端和远程服务器,雨课堂致力让一线教师更加快捷的实时、客观、全面的了解当前的教学状态,它是智慧教学的工具箱,免费的为所有教学过程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教师可以从中选择、搭配自己感兴趣的工具,把在线教育和实体课堂优势相融合,去连接、去影响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三者的有机联系。总的来说,雨课堂的功能中涉及5个要点,幻灯片同步与“不懂”反馈、课堂习题应答系统、“手机课件”推送、“弹幕式”课堂讨论、数据采集与分析[1]。雨课堂简单、易用、亲民,为了更好充分地切合教师的运用的需要,它将教学工具巧妙融入PowerPoint与微信,师生沟通及时反馈全景式采集数据,作为一个老师,只要你会用PPT和微信,就能很好的使用雨课堂,雨课堂实实在在的让教与学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二 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
(一)传统的实验教学课时少,内容陈旧
根据实验教学的目的,我们一般把实验课分为验证性和技能性实验两种类型,传统实验教学由于受学时数的限值,实验项目明显不足,所以只能以基础训练认知性、验证性的实验和技能性实验为主,而综合性实验较少,设计创新性实验几乎没有,验证性实验通常为了验证理论课的教学为主,一般都是老师讲解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所用耗材,实验的难点和关键点后,学生按部就班的使用一定的仪器和材料,按照实验方法的步骤进行操作,从观察某些现象或从实验结果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课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技能性实验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通过锻炼相关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然而目前很多是实验课中,师生对该课程的重视度不够,比如药理学实验,对于大部分实验内容,学生只是对前人做的工作进行简单重复,实验内容陈旧、单一,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对实验进行设计,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如今专业培养目标及社会实际需求脱节[2]。
(二)传统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非常的单一枯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不高
传统的实验教学很大一部分受课时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比如《药理学》,它只注重“三基”的训练,缺少培养创新人才的活力[3],实验的过程基本以教师为中心,过分的注重于教师的“教”,几乎全部的实验教学设计都围绕着“教”而展开,没有鼓励和允许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的选择实验,自由选择去设计实验方案,安排实验的过程,准备实验所需耗材,如果有了这些“鼓励和允许”,学生会主动的查阅资料,自己钻研,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学生的“学”基本上限制于教师的“教”之内,即教师对实验内容包括实验相关原理、目的、操作方法、实验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等逐步讲解,对整个实验大包大揽,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完成实验,而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多少,会的程度怎样,教师根本没有办法准确的去掌握这些信息。此外,有些懒惰的学生为了应付作业,甚至直接抄袭同学的实验报告书,所以这样的考核方式无法真实而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偏离实验教学目标[4]。
三 雨课堂
(一)雨课堂让实验内容新颖
因为传统的实验课时少,所以老师在实验课上很难全方位的把实验进行深刻的解释,而雨课堂具有“手机课件”推送功能,老师在实验课前给学生推一个课件,这个课件可以包括PPT、操作视频等,老师在这个PPT中对要上课的实验进行一个全面的解释,包括目前现行有多少种实验方法,分别有什么优缺点,分别适用于什么方面,我们在实验课上要进行的实验适用于什么,在未来的工作中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等等,并对实验准备所需要的耗材,操作具体视频步骤,影响实验成败的操作关键点和难点进行解释,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不仅可以提前让学生了解实验教学的内容,并让学生是带着解决问题的思维进行实验操作。
(二)雨课堂开展“双通道”实验教学,更加精准了解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
在传统进行实验教学活动时,全体师生在同一时间共同观摩教师的实验讲解和预演操作,共同聆听每一位同学的发言,这样的“同步实验教学”在时间上具有独占性、在行为上具有统一性[5]。
雨课堂让高校老师们从容、灵活地开展“双通道教学”。在课前,老师可以利用“手机课件”推送功能,这样学生上实验课的时候就可以带着“脑子”来上课,而且很重要的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知道学生的预习情况,这样老师也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准备,那么每一个学生的在课前对实验原理知识的讲解和实验操作步骤的预习是“异步”完成的,这样老师上课的时候就可以针对性的讲授实验的难点,而一些高阶内容的反诘激辩则有必要要求全体学生集中精力“同步”进行,雨课堂做为智慧教学的工具箱,对于提前推送给学生的手机端的,学生可以在预习过程中将课程学习中不懂的实验重点和难点进行整理,并匿名反馈给教师,教师收到匿名“不懂”数据的反馈后,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对学生反馈的“不懂”知识点及相关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贸然打断老师授课来反映自身的学习理解状况,而雨课堂设置的这个“不懂”按钮功能,能使老师通过这些匿名“不懂”数据,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当时的学习状况,使教师精准细致了解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成为可能。另外,老师可以利用雨课堂实施实时实验的推题,学生把答案反馈上来后,能知道自己做对没有,其他同学做对没有,这样也能有效杜绝学生在课后互相抄袭实验报告的行为。另外雨课堂具有弹幕功能[6],弹幕功能的移植,让实验教学的课堂环境增加了时代感和亲切感,弹幕的出现,让每一个学生更加踊跃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更加想表现个人实验技能的操作能力,会引起并实现集体的“同步讨论”,更加有利于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不同想法,拉近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互动。
四 总结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教学信息化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雨课堂非常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并让学生主动利用的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增加了老师在课前、课上、课后和学生的互动,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实验教学不再枯燥,真正的从实验中找到乐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进一步的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5(27):26-32.
[2]吴家胜,沈旭华,沈云辉,等.高等中医药院校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6):27-29.
[3]郑立卿,刘建华,沈丽霞,等.药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思路[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4):170-171.
[4]袁菊丽,刘东玲*,王瑞琼.中医药类院校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3(4):97-99.
[5]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5(27):26-32.
[6]李海峰,王炜.弹幕视频:在线视频互动学习新取向[J].现代教育技术,2015,(6):12-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