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应用型高校焊接专业基于产教融合的多举措并行实践教学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8 13:51: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型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教育教学工作备受关注。涵盖各类专业大赛及创新创业项目在内的多举措并行实践教学方案已经成为应用型高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实现其目标定位的有效途径。对于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专业魅力,了解材料宏观性能的微观根源,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并激发他们对专业的兴趣。产教融合机制导入后,基于产业需求的校企协同创新,为实践教学各个环节提供了素材和项目来源,并且为高质量的成果转化作出保障。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意识,为今后更好地适应科研和社会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产教融合;实践教学;焊接

本文引用格式:张春芝.应用型高校焊接专业基于产教融合的多举措并行实践教学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22):109-111.

      为提高应用型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1-3]。目前多数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除传统的课程实验和实习实训之外,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参与专业相关的各种大赛和创新创业活动,以培养兼具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专业技能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作为工程实践教育起步较早的美国、德国等一些高校在工程实践教学方面的经验对于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有可借鉴之处[4-5]。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6]。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进行考察时对广大青年提出“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7]。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多次发文鼓励高校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8,9]。国务院办公厅发文针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任务和具体措施提出意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6,10]。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培育体系,比如工匠精神引领的“双创”教育改革、实践能力导向的成人教育等[11-12]。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学生的参与创新创业积极性和成果质量也不断提高。然而,随着创新创业项目的不断推广和参与学生人数的逐渐增加,项目实施效果和成果质量问题也逐渐浮出。如何更有效开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使项目有来源,成果能转化,这成为当前许多高校的重要研究课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科专业建设要与产业链紧密对接[13]。企业参与办学,有利于实现企业与教育的双赢[14]。通过实施产教融合,实现高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力推动应用型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这种促进作用在一些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工科专业表现得尤其明显。

         我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材料科学理论基础,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焊接技术与工程领域实际问题,具备创新性思维和科学研究与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5]。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目前开展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集中进行的各类实习、实验和设计,各类专业大赛(金相大赛、失效大赛、铸造工艺大赛、材料热处理设计大赛等)、创新创业项目和挑战杯等。然而,随着学生参与比例的不断增加,在教学环节的设置、组织选拔及成果转化等各个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改进。结合产教融合大背景,应用型高校,尤其是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工作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一实践教学环节的动员

       目前,我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开展的各类专业大赛及创新创业项目多数是由学生自发联系,由专业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开展相关工作。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学生立足于对某些老师的研究方向的兴趣来参与活动,比较容易获得令人惊喜的成果。然而,当这类活动与某些奖励、加分等关联时,功利主义难免带来一些盲目跟风的学生,使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这种情况下,仅有小范围内的少数学生获得真正的培育,违背了活动的初衷。要想通过这类实践活动激发较多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仅仅依靠学生的自主联系远远不够。同时,导师力量的参差不齐也已经成为限制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参与面的瓶颈。因此,如何有效动员更多的师生参与到该类活动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在教师层面,主要是经验积累和课题设置问题。青年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同时,通过践行“传帮带”,虚心向老教师和企业工程师求教,铺下身子深入生产一线,积极挖掘合作课题,实现产教密切融合。

         在学生层面,目前比较完善的例子是金相大赛。我校采取的措施是广泛动员1~3年级材料方向的学生,涉及学生面已经达到60~70%。与学生的参与热情相比,对大赛前期的系统性的理论知识铺垫值得加强。尤其是考虑到学生的转专业问题,有效的专业知识引导应该从低年级学生做起。为吸引学生的关注,这类引导应该涉及学科基础知识、未来科研、就业及前沿话题,结合较强的应用性和一定的趣味性。同时对学生的动员还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因材施教[16]。

二多举措并行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

        在创新创业项目的组织实施方面,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8]。近两年,在院校的组织动员和高年级学生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低年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环节。对这部分学生而言,动手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凸显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专业基础知识缺乏,学生往往浮于表象,无法实现深层次理解。比如金相试样制备涉及材料四面体的关系。如果只是纯粹地磨、抛、腐蚀、观察,不能深刻体会材料腐蚀机理、组织和性能和相关性、材料的制备工艺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得到的综合能力提高是有限的。因此,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方案尤其重要,需要将所需专业基础知识的提纲挈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有操作之前通过预先对知识点的把握,才能深切感受到焊接技术与工程学科的魅力。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产业需求对专业基础知识框架的构筑和培训有助于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

         图1给出了产教融合机制导入后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方案。相关指导教师可以通过深入多家企业实地调研企业相关岗位对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实践创新意识培养的要求,听取企业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对学生培养的建议。根据产业需求对提炼的课题进行汇总分析,对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框架构筑。在此基础上,从产业需求出发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进行改进,做到有的放矢。产教融合机制为金相大赛提供了用武之地,为失效大赛提供了产业案例,并且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了研究课题和孵化平台。通过产教融合背景下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组织安排,学生方能认识到这类专业活动并非空中楼阁,课堂所学的知识也并非一个个浮游的孤点。


\
 

         产教融合机制也对指导教师的产业背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有能力分解剖析企业需求和合作课题,对课堂教学的知识网络进行梳理和总结,实现知识框架的再构筑,并实施随后的动员和培训。产教融合为教师与企业之间建立联系,便于教师的科研思想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能力。

三 实践成果的转化

        随着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各类大赛和创新创业项目热火朝天的开展,参与受益的学生比例不断提高。近几年,各高校对项目结题成果也不断提高要求。以我校为例,目前我校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的结题要求已经涉及论文发表和专利授权。这种考核机制的提高要求学生能够迅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课题开展相关研究,或者在项目申报初期就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积累。通常一、二年级开始培育,三年级作为主力参加各类大赛和创新创业项目。然而,需要考虑的是并非所有的项目都能获得预期的论文或专利等成果,单一的考核办法大大限制了一些师生的参与积极性。

        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项目的选题来自产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否有论文发表或专利授权,只要能够协助企业解决问题,就是一种成功。同时,有了具体应用目标,学生也会感觉到自己所学并非无用。因此,项目结题可以柔性处理,多方案并行,而非一刀切。只要教师学生投入去做,并且有一定结果,对产业有所帮助,通过答辩或者报告形式结题就值得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才是优秀成果产出的前提。通过吸引更多的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和创新创业实践,让实践教学成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从而在科学的道路上实现大胆探索。

          综上,多举措并行实践教学已经成为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实现其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动员和组织,可以鼓励更多的师生积极参与该环节,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创新创业意识,掌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基本技能,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科研和社会需求。产教融合机制的导入实现的校企协同创新,对各类大赛及创新创业项目的设立及高质量成果的转化做出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宝昌,刘海峰.构建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4):248-253.
[2]陈曦碧,吴剑锋,吴立经.论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实验室科学,2008,11(5):20-23.
[3]张景华,吴国新,刘一飞,王忠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2):25-27.
[4]胡美丽,黄慧,睢琳琳.美国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经验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5,15:51-53.
[5]杜才平,陈斌岚.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实践教学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7,(2):80-83.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新华社2015.11.03,http://news.cnr.cn/native/gd/20151103/t20151103_520379989.shtml.
[7]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5.05.02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5/03/c_1122774230.
htm.
[8]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EB/OL](2010-05-04).http://www.edu.cn/zczz_10008/20100601_481165.shtml.
[9]教育部办公厅.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教高厅[2012]4号[EB/OL].(2012-08-01).http://www.edu.cn/zong_he_793/20120820/t20120820_830010.shtml.
[10]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5月8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11]钱铮,张羽程.工匠精神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8,(3):78-81.
[12]付华英.实践能力导向的成人教育第二课堂体系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8,(5):81-83.
[1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2017年12月19日发布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14]覃事刚,秦祖泽,刘迎春,吴敏.企业办学企业与教育的双赢——湘电集团主办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的典型案例[J].教育现代化,2016,(23):75-77.
[15]专业介绍——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http://cmse.sdust.edu.cn/show/jxdt/461.
[16]段淑君.个性化教育对教育公平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6):107-10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26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