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机制构建 ——以北京科技大学 J 学院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7 14:13: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合理、全面、科学的评审机制能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目前,全国各高校都处在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机制的探索与构建阶段。本文在讨论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机制构建所遇到的挑战的基础上,介绍了北京科技大学某学院构建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机制的探索实践,即结合学院研究生特点,多元主体参与,引入德育机制,重视骨干竞争激励、科研水平界定和媒体平台构建。

关键词: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机制

本文引用格式:苏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机制构建——以北京科技大学J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20):141-142.

        2014年以前,我国在研究生教育中实行的是非全面收费的双轨制。双轨制学费制度在研究生培养中会容易引发不公平问题,它在无形中给学生贴上了标签,无法激发学生的科研动力,这对学生的培养非常不利。自2014年起,研究生培养机制进一步改革,研究生收费全面普及,国家将对研究生的资助经费下拨至高校,由高校统筹使用。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就是在此时首次出现的[1]。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奖励范围大、奖金额度高,它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引进竞争、激励机制,激发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学校、学院、导师和研究生相关联,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在研究生群体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之风、科研之风,更好地支持研究生顺利的完成自己的学业[2]。

       有鉴于此,制定合理、全面、科学的学业奖学金评审机制将有利于激发研究生勤奋学习的主动性,提高研究生潜心科研的热情,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开展,从而达到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的。

一 构建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机制面临的挑战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机制的构建是继2009年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来的又一项重大变革。该评审机制的构建在促使研究生教育迈向一个新台阶的同时,又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但是我们不能仅看到构建学业奖学金评审机制带给我们机遇,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此构建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很严峻的,它体现在理念、方式、对象、目的等多个方面中。

(一)理念上,“重科研、轻德育”现象有待扭转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过于依赖于第一课堂的学习和科研实践,老师和学生把学习成绩和科研能力作为评审学生水平的唯一指标,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工作流于形式,研究生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如何借助学业奖学金评审机制的构建,冲破研究生教育中“重科研、轻德育”的现象,重塑德育在育人工作中的地位,真正贯彻落实全员育人的工作理念,在当下尤为重要。

(二)方式上,按成绩“一刀切”现象仍然存在

        目前仍然有些高校的学业奖学金评选存在按照考研成绩或者研一学习成绩一刀切的现象,这种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科研、德育以及导师评价等综合因素,具有片面性,无法解决学业奖学金有效分配的问题。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定应该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如何杜绝“一刀切”现象,使得考核指标更加科学和全面,亟待解决。

\

 
(三)目的上,如何能够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科研潜力

       如果能在学业奖学金评定中引入对科研的考察,对于研究生科研态度的树立将至关重要。科研所占的比例的设定以及考核方式的设置,需要考虑到既不能挫败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又要调动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如何权衡、把握尺度将成为学业奖学金评定过程中的又一挑战。

二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机制的构建—以北京科技大学J学院为例

        北京科技大学J学院学业奖学金于每年的6月底按照不同专业分类评选,研一学年评选一次,研二学年不再重新评定。目前学院设置一等奖学金金额人民币12000元,获奖比例占该专业学生比例的20%;二等奖学金金额人民币9000元,获奖比例占该专业学生比例的50%;三等奖学金金额人民币6000元,获奖比例占该专业学生比例的30%。

        J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针对学业奖学金评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经过多轮探讨和修改,最终制定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评审机制:

(一)多元主体参与

         学业奖学金自2014年开始提出,2015年启动第一次评选,各高校缺乏借鉴经验,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因此奖学金评定规定和指标体系的确立,需要充分考虑与研究生密切相关的多方面因素,比如导师、辅导员以及研究生们的意见,特别是对于评审标准中出现争议的问题,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进行多回合的讨论和博弈[3]。因此,在学院成立学业奖学金评审委员会,由学院的党委书记、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分管研究生教学和学生工作的负责人、不同学科专业的负责人、研究生导师代表、研究生辅导员、学生代表等担任委员,负责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实施细则制定、申请组织和评审工作,受理学生对评审结果的申诉。

(二)引入德育考核

        德育是教育的基本准则,德才兼备是我们的对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要求。J学院将德育引入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选机制中,将德育工作拓展到了“教师育人”与“励志感恩”共同开展的模式。多角度、全方位的关注、关爱学生,通过综合考察研究生在读期间的思想品德、学生工作、集体意识、示范表率作用、参与学校学院学术活动情况后对研究生进行综合评审,由班级同学互相打分,并给出相应评审结果和建议,引导研究生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对于获得高额学业奖学金的同学,J学院还会进行宣传,使他们成为学生群体中的励志楷模,实现榜样作用,营造适合研究生成长的诚信、感恩、励志的氛围。

(三)设置骨干竞争激励

       为了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和社会服务,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J学院在学业奖学金中增设学生骨干加分环节。经过调研,J学院发现在学业奖学金评审中细微的0.1分也有可能起到决定奖学金等级的关键作用,因此J学院结合研究生班级学生骨干较多的这个特点,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要求学生骨干在每学期初制定工作计划,每学期末开展工作总结,由班级全体同学共同参与投票,评选出最被认可的三名班委进行加分。这样既能调动骨干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又能降低给所有骨干都加分所带来的大范围影响。

(四)精准评价科研成果

        在科学研究方面,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在读期间主攻的方向不同。学术型研究生大多数在被SCI、EI收录的国内外期刊或者国内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专业型研究生更多偏向于工程实践,在工程实践中申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或者软件著作权。为了避免在研究生群体中出现研究生为获得高额奖学金而在级别较低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或批量申请软件著作权的情况的产生,J学院在经过调研后,制定了详细的科研成果、竞赛获奖和科技奖励加分细则。细则中规定了加分的折算因子、加分上限、对作者排名顺序的要求以及科研成果的认定范围,以便能够最大限度的精准衡量学生的科研成果,构建科学的科研评审机制。

(五)构建媒体宣传平台

         学业奖学金的评审属于一个起步阶段,可以借鉴的经验较少,J学院作为基层管理者在接受学校发布的通知和任务后,积极组织评审细则的制定。在制定过程中,J学院结合专业特点,紧跟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潮流,借助互联网,采取多手段多方式的宣传方法,积极开展网络宣传,构建网络宣传的全覆盖,形成网上网下、网内网外的宣传合力,让学院的学业奖学金评审机制深入人心,同时也向全院师生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实现全员参与,尽可能的制定出符合本学院学生特点的评审机制。在学业奖学金评选结束后,J学院通过新媒体宣传平台对获得高额奖学金且有突出表现的研究生进行宣传,使其在研究生群体中起到模范引领的作用,实现励志感恩教育。

三评审机制构建过程中的启示与思考

      J学院学业奖学金评审机制建立以来,效果显著。一方面是德育机制的引入,使得研究生们开始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和班级建设中,班级凝聚力明显增强。另一方面通过科研成果全面精准的衡量以及优秀学生模范励志的影响,学生们从事科研的热情高涨,自发组织班级内部科研小组。

\

 
       J学院在探索过程中认识到,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机制的构建过程需要强化问题导向,坚持持续改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是因为,研究生学业奖学金额大、涉及范围广[4],在评审过程中要时刻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保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动员全院师生广泛参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深化,构建“制定、实施、反馈、改进”的闭合回路,形成完备长效、动态调整的评审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刚,马海波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2):27-32.
[2]卢向阳.大学生参与教育服务质量测评的实践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1):3-6.
[3]宋福进,洪梅.研究生奖学金评选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6):60-62.
[4]谷博.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体系现状及优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8):270-271+2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1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