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是目前新时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水平和提升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将大学生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分析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的必要性,对关于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队伍建设提出有关建议,进一步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
本文引用格式:乔乔,蒋博,荆宝家.新时期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0):66-67.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一直高度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和修订,都展现了国家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并且随着党和地方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及有关文件的出台,不断地扩大了辅导员队伍的发展空间。辅导员作为在高校教师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如何发挥好自身思想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在高校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步和发展,是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新时期新形势下,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和教育背景,建设和完善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也是目前各大高校的热点话题之一。
一 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的必要性
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是当今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要不断培养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挥辅导员工作的真正价值,提高高校思想教育水平。
(一)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1]中共中央16号文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要求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2]。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培养成为了各高校关注的重点,而一直以来,很多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都表现为: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没有认可的评价体系、没有认同的职业标准的一种状态,导致辅导员工作过渡性比较强,主要以口传工作经验为主要方式。尽管人员结构的变动和学历要求的提升,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水平和实际教育教学效果仍没有明显的改观。其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过于重视学术的教育而缺乏与高校辅导员实际工作的效果结合,新时期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二)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履行培养学生使命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指出“学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后备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3]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主力军大多是90后和00后,这部分学生大多在自由开放的社会背景下成长,主要的特征有思想开放、追求民主,个性鲜明,自我维权意识较强;同时社会责任感较薄弱、价值观受到全球化各种因素的冲击可能存在价值取向扭曲问题;心理承受能力和受挫能力较低,有些学生还可能存在理想信念缺失等问题。而辅导员作为在高校中与学生紧密接触的人员,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要发挥好引领学生成长的职责。新时期的大学生的特征使他们更加具有可塑性,而依据以往工作经验而开展的传统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素质要求,非专业化和非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无法真正的做到以身作则,说服学生。所以就要求辅导员队伍必须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教育技能对学生实施职业化的管理工作,因材施教,充分的关心学生,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三)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是新时代背景的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的学生数量不断地膨胀,但由于教育体制的限制,高校辅导员的数量并不能随着学生人数的增长而及时的配备,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很多高校在教育的变革中开始实行一些新的教育形式比如弹性学分制、弹性学年制、选课制、选修制等,加大了高校学生的管理难度。同时社会的不断发展,浮躁的社会心态和拜金主义等不断侵入学生的思想,给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高校教育的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方向是新时期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
二 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途径
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是一个过程,要根据社会及高校发展需要,结合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现状,通过多种形式,强化辅导员队伍。
(一)加强辅导员思想政治培养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形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形象能够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可并容易被受教育者信服。因此高校的辅导员就需要掌握必要要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坚持党的领导和坚定信仰。高校可以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加强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等建设,强化院党的领导,发挥其核心作用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水平。辅导员要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全面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将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将思想价值引领贯彻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高校领导可以联系师生进行谈心谈话制度,在沟通交谈过程中实现示范引领的作用。建立健全学校的大学生实习实训制度,开设创新创业的思想教育模式。高校辅导员要在服务引导中加强自身思想教育,做到即讲理又办实事,加强人文关怀,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同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辅导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教育。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辅导员要将教育工作做到严谨细致,成为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通过加强师生互动社区建设,利用互联网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载体,设立主题教育网站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加强专业能力培养
高校辅导员要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调查研究能力、教育引导能力和价值引导工作能力。首先建立辅导员职业相对独立的知识理论体系,进一步加强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提升其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其次充实辅导员的专业内涵,高校要为辅导员主动提升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提供途径,引导辅导员对专业知识、政策制度等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最后还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高校各级部门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考核、发展、培养机制,促进辅导员专业能力的培养。根据教育部目前发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对高校辅导员主要可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我们针对不同等级的辅导员进行不同要求的专业化培训。
其中初级阶段的辅导员要重视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培养,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自律自爱的性格,对学生能够进行一定日常事务管理,并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中级阶段辅导员需要在各项职业功能上有更高的要求,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除了具备初级辅导员的职业标准的专业要求之外,中级辅导员可以在不同的教育方向上进行不同方面的侧重辅导,比如可以分类成:心理方面,党建工作方面、学业指导方面和就业指导等不同的专业化针对性能力培养。
(三)加强职业规划培养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现行职业即将实现的目标的一种追求,高校辅导员不能仅仅定位于为了完成教育工作或维持生计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将教书育人和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高崇事业相结合。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辅导员按教师职务进行其他职称的评选,建立国家、省级和高等学校三个等级恶的辅导员培训体系,加强辅导员的职业规划理念。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进步,落实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要求,推动高校中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其次我们还可以对辅导员进行三个方向的发展培训:第一方向为职称评审:其中对辅导员进行初级、中级、高级划分,给与辅导员一定的职业定位激励其向更高等级发展;第二方向为行政管理升级:普通的辅导员可以通过工作效果突出、具有优秀的职业精神等表现晋升至团委书记、副书记等职位;第三方向是思政授课方面,这类的辅导员主要关注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心理健康课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四)建立健全考核奖励机制
高校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高校辅导员进行教育工作考核,考核的目标不是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事务业务量,而是考核培养学生的成果、考察学生的发展情况,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建立合理的辅导员教育工作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本着贯彻政策、明确职责、加强培训、科学考评、严格管理、突出绩效的指导思想,对教学成果显著的辅导员进行激励,激励辅导员进行教学教育科研,并激励其将辅导员工作视为终身的育人工作来做,建设具有较强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三 结语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队伍建设以及科学的工作规范、完善的教师制度、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打造一支思想过硬,勤奋工作的辅导员队伍。
参考文献
[1]贺艳洁,杨浩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03):171-173.
[2]罗琼.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03):89-90.
[3]慕海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4):109-1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