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7 10:44: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大家对教育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新形势下对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历史教学,因为历史不仅要世人知道以前的历史发展,更有义务让大家知道历史发展规律,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避免后来的人重蹈覆辙。研究表明,现阶段高中历史的教育存在着教学目标的固定与封闭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教学方式的单一化以及教学资源的欠缺等多种现象,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低,教师教学热情不高等许多弊端。通过研究一些数据发现,在教学时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可以让教师更加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关键词:教学;高中历史;新课改;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陈豪.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23):37-38.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对教育学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会让学生对历史有着不一样的认知,对目前的学习和未来的规划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 现阶段高中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固定与封闭化


          由于目前的教育模式分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三个方面,让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虽然促进了历史教学的发展,有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但由于教学的死板,没有创新,也制约了教学的发展。首先,由于这三个方面并不能完全覆盖我们高中历史的教学,还有一些遗漏跟排斥。例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审美方面,情感方面,还有心里方面都会有认知方面的不同,往往因为不被认同,也会影响学习的激情和兴趣,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其次,固定的教学模式也有着一定的缺陷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三者之间的联系,造成教学的缺失,影响到学生的认知和学习。

\

 
(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以往的教学已经固定化,只是单纯的将知识教导给学生,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容易将学生培养教条化,没有自己的自主性,缺乏主动学习历史积极性,学生不会主动去问老师历史发生了什么,双方没有互动,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教学缺乏激情,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就是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从而影响到学习。

(三)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

           由于历史考试在总体占比比较小,所以许多学校并不是特别重视,只是当做副科,平时教学也占不到太多学时,只是临近考试的时候突击一下,考一个高分就可以了,这样的做法结果往往造成部分学生和老师自己都不是特别重视,从而导致学生的基础薄弱。因为高中的历史教学已经形成了“模块+专题”的形式,课程设计设认为,在经过初中历史的系统学习,学生已经对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只要再按照高中教学的目标,继续深化教学就可以了,这样,即可以避免时间不必要的浪费,又可以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点,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模式,殊不知,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脱离了实际。因为这不仅仅要求高中教师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能力,还要求其有着不断深化知识的能力。其次,这对学生也是一种极大的负担,因为,初中教学也是本着高中会继续学习的理念,就不会特别重视教学,导致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根本就没有打好基础,很多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根本就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准,长此以往,这不仅对学生还是我们教师自己都是极大的负担[1]。

(四)教学评价的片面性和评价方式的单一化

        由于目前考评方式的单一,且体系不科学,并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是片面追求成绩,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重视自己的教学任务,忽略了学生对课堂上知识点吸收,只是单纯的听,没有自己的思考,只有被动的教学,长此以往,形成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学生自己也会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五)教学资源的欠缺

        目前由于受应试考试的影响,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花在课堂以外的地方,导致知识来源比较匮乏,只能单一的从课堂上学到知识,长期以往导致了学生知识学习兴趣的减弱,也影响了课外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学校应该培养学生课外收集知识的能力,明辨是非的道理,培养自己的历史核心价值观,而不是单一的只是从课上学到知识。

二 新课改下进一步改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措施

(一)教学中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历史的教学应该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最好能让人身临其境,而不是枯燥乏味。俗话说得好,以史可以正衣冠,历史读多了,可以明辨是非,增强心理能力。有研究表明,适当的趣味性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双赢的结果。所以,实际的课堂教学上,教师自己应该多讲一些趣味性的东西,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样教学起来也是事半功倍。例如,说到辛亥革命时,不应该一带而过,而是可以聊聊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多讲讲其中的艰辛,让今天的他们了解,这样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眼前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立志报效国家,这样,既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学生也学到了需要掌握的知识,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2]。

(二)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有人说过,学生学习的第一要务并不是简单的学会,而是需要会学,从我们老师这学到的知识要会灵活运用,不是死记硬背,我们不应该简单的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让学生自己能够有学习的能力,从简单的被动参与,到积极的主动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现历史的辉煌,展现历史的魅力。比如讲到三年内战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提前去了解历史,大概知道历史发生了什么,这样上课的时候双方都可以互相探讨,让我们从以前单纯的教书到现在的共同互动,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引入自己的课堂,提前发现问题,课上解决问题,从而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体现,自己独立的能力和思维也得到发展,这对学生的将来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新的课标已经明确指出:高中生需要培养自己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最适合通过历史的学习,完成新课标的目标。由于历史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所以高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资源,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理解课本上的内容,还能充分理解历史独特的魅力,翱翔在历史的海洋中,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人文素养,还树立了正确的人生导向。例如,在讲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不仅仅是照本宣科,让学生知道这件事,还可以适当聊聊百家是哪些,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形成的原因,这就教导了学生要自己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导向。又例如在讲到诸葛孔明,关羽,戚继光这些英雄时,可以适当的穿插进人物的辉煌事迹,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说明了做事不要太过死板,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不仅仅是表明了他技艺的高超,还表明了他对刘备的忠心以及兄弟之情,戚继光坚定不移的打击倭寇,表明了我们捍卫领土的坚定信念,刚好也跟当今的社会联系起来,南海的动荡,也需要我们坚定不移的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树立起坚定不移的核心价值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3]。

(四)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

         由于传统的评价结果只是看重学生的成绩和老师的教学情况,这样得出的结果往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和老师自己的执教水准,评价结果比较单一。但是新课改之后就不一样了,评价的方式和主体已经悄然转变,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成绩,还会把学分的评定和模块的教学也加入进去,这样评分就比较多元化。学生平时的成绩和综合素质组成学分,而成绩也由平时测试和最终测试组成,避免学生可能临场发挥失常的情况。而对教师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不仅对教学方法的看中,还对蕴含的知识,教学的情感等多方面展开评价,这也避免了教科书式的教学,这对我们教师也是一项挑战。新课改下的教学,不仅能保证学生提高自己的成绩,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比较全面和客观的,对学生和教师自己都是双赢,应该值得推广[4]。

\

 
参考文献

[1]张志伟.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5(16):130-132.
[2]许明华.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理论观察,2014(02):174-175.
[3]方亮.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中小学电教,2014(Z2):108-110.
[4]张飞飞.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学园,2016(05):114-1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14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