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版高中生物学课标给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启示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7 10:06: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生物学做为高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2017版高中生物学课标的出炉,科学教育对中学生物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给予了教学方面的新启示。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新课标;启示

本文引用格式:王亭.新版高中生物学课标给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9,6(22):128-129+13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蓬勃的发展,为了适应当前的发展模式,新版高中生物学课标出炉,其中对于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理论以及实验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新挑战。从新课标当中,教师要有所启示,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在新版课标的背景下,如何指导生物学教学更好的发展,并给出了一定的教学建议。

一 高中生物学新版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理念

        高中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新目标与传统的教学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新课标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四项要求:首先是要求生物学教师必须在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课程教学中努力夯实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其次,教学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学工作的任务目标进行针对性设立,帮助学生尽快入门;再次,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中积极使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创造性;最后,是注重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生物科学本身就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且与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等其他基础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甚至是很多学科与技术的理论基础。

        高中生物科学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对自然科学的本质进行反应,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的生物学知识,也要让学生对基本的生物学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进行有效掌握。当然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抑制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主动的思考整个研究过程,对教师指导的研究课题提出问题、获取信息、挖掘证据、检验理论假设等,这些步骤都应得到学生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领悟到生物学的神奇本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理性思维养成,让学生对此学科产生敬畏感,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生物学的知识理论掌握。生物科学也是每个公民必须要掌握的学科知识,是公民素养的基础组成部分,尤其是中学阶段,“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以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学素养为本,积极锻炼学生的主动思考的能力,并逐渐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

 
二 通过问题设置,提升教学激发作用

        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在生物学基本知识学习中养成求知好学的态度,具备知识探索欲与创新能力,符合时代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所以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尽量构建探究式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主动研究。学生通过教师的设置的问题可以知道自己的实验或是探索应重点放置在哪个方向上,同时如何在探究过程中使用理论方法。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可以更为直接的定位研究方向,并从各种条件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未知走向已知,这些问题设置对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要求较高,只有提出激发学生探究欲的问题才能获得最大、最多的反响。

         例如教师在“种群”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方面进行问题设置,问题可以是“在一个池塘中养鱼,为了保证种群的生命活力,应怎样设置池塘生存环境?”“如果是放养模式,每年应捕捞多少才最有利于保证种群生命活力?”这些具备针对性且循序渐进的问题提出可以让学生的探索欲被激发出来,带着疑问开展课程学习,能够让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理解更为深入,同时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后续知识学习衔接。

三以理论为牵引,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新版高中生物学的课标对理论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现状,而是应当以理论教学为牵引,丰富课堂的教学手段,保证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学科既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理科逻辑思维,又要求学生要能够有一定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够给予学生最优的学习体验,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生物。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在课堂上要使用像小组合作学习法、问题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首先,是小组合作学习法。新课标中要求要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合作的能力,这是二十一世纪的重要要求,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能够起到这个效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讨论生物学问题,分享生物学学习的经验,能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也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合作。而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活动来提高课堂丰富度,像生物知识小竞赛的活动,教师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来进行问题的抢答,最后答对问题多的队伍获胜,这里面既体现了小组内同学间的合作,也体现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有效的培养了他们的竞争和合作能力,是对新课标的一个有效践行。同时,问题导学法也是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这也是新课标对学生的一个重要要求。以问题引入到学生思考,再到有所体会,学生的生物学能力会得到真正的提高,教师要重点把握这种方法。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的发展

       生物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实践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把握好二者的结合,利用理论知识来引导实践课程,用实践课程来印证理论知识,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做好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目前,在新版课标的要求下,将以往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程为辅的教学模式改为了理论与教学同等重要,相互结合教学的模式,高中学校由此提高了实践课程的课时数,根据理论知识的讲解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让学生理解概念,明确因果,进而,通过实践课程来印证所学的知识,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更加理解了课堂上的讲述内容,记忆也非常深刻。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于呼吸作用的知识时,老师在课堂上利用对比法等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记住二者的概念以及特征,进入到实验课程,教师可以在玻璃罩内各放一只小老鼠,其中一个玻璃罩内放一盆绿色植物,另一个放一支蜡烛,第三个什么都不放,通过这种形式的比较,最终活的时间最长的是玻璃罩内放绿色植物的小鼠,最短的是放蜡烛的小鼠,从这个实验中,验证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很多学生对于动手实践的课程是非常有兴趣的,课堂上总是提不起精神,理论讲授往往总是记不住,而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很多喜欢实践课程的学生能够很快的理解知识,与理论课程形成了很好的补充,对于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说,在新版课标的引领下,我们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更高了,也通过二者之间的结合,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让原本枯燥乏味的生物学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味性,对于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的。

五 利用好现代科技技术帮助生物学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其中,以微课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目前新课标所提倡的,也是我们应当重点把握的一种方法。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高中生物学知识都是用微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的。所以在借助微课资源开展教学时,教师就要加强对课题的选择,从而使得微课的效率更高。比如,高中生物学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动态的生物学过程或者是微观的生物学知识等很难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表达清楚的生物学知识来开展微课教学。例如,借助微课资源来加强对微观生物学知识的教学,在必修二中的DNA的复制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资源来进行教学,通过播放相关的DNA复制过程视频或者是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视频来使得DNA的复制教学更加地直观和生动,从而更好地加强学生对于DNA复制的认识。所以说,微课的形式对于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六 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应用教学

        生物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密切,是生活中很多领域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支撑。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生物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紧密联系,强调此学科知识的实用性,并注重此学科对学生自身素养方面的提升。所以学生课程知识学习上能够有大量机会让解题探究映射到实际生活认知中,进而促进学科知识产生良好的迁移效果。这种生活实际与学科知识之间的反思与观察,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解题反思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让抽象的知识理论更为具象,对照着生活实际现象进行理解,这不仅降低了生物学习的难度,也拉近了生物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系。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基因工程与应用”部分知识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如“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直接应用在那些产业中?”“转基因工程技术对生活产生的作用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学生通过教师的提问会直接从知识的原理出发进行思考,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后,也能让问题的答案更为具体,防止出现遗漏的问题,增强了学生探索知识过程中的严谨性。以生活实际的眼光看待问题,可以让学生对生物知识或是技术进行更为全面的认识,就好比“基因工程技术”在生活中人们一直因为不甚了解此项知识而对转基因食品或是药品产生恐惧,如果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学习的知识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普及的话,人们的认同与赞赏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信心,对生物课程的学习产生一种正向效应。

\

 
         因此,在生物课程的学习中注重与实际问题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了解与掌握的探究欲,此时教师再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站在此学科的角度看待农业、医疗、食品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是激发学生使用生物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机会,有助于学生对此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求知、思考习惯。

七结语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新课标的提出给我们了非常多的启示,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都有了革新和升级,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教师要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学。此外,2017版高中生物学课表的变化还体现在“课程内容聚焦大概念”上,凸显大概念有助于教师从整体上思考教学过程,所有的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教学评价都应与大概念一致,这就需要教师们在教学中整体备课,纵向考虑知识的进阶关系以及大概念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胡海波.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84-85.
[2]康惠.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析[J].才智,2017(35):178.
[3]吕婵娟.新课标指导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探究[J].才智,2016(17):151.
[4]孙敏.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问题与策略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6(5):2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13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