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的素养越高,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越明显。通过对辅导员对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影响现状分析,辅导员因日常事务繁多、自身定位不明确等现实原因造成榜样教育效果不佳,从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方面强化辅导员对大学生榜样示范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辅导员;榜样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郭钰婷.辅导员对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影响和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8):129-
130.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1]现今,大学生的榜样力量逐渐被弱化,作为辅导员,是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的关键角色,如何在工作中给学生起榜样示范作用,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值得我们深思。
一 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高校辅导员承担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不同于政治课专任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者,主要是从日常管理、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时时刻刻关心、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辅导员与大学生的交流比一般专任教师或其他高校行政管理岗位更为密切,辅导员与大学生亲密接触决定了辅导员本身就是大学生会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辅导员自身的品德、人格肯定会对学生影响很大,辅导员的素养越高,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越明显。
二 高校榜样教育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善于抓典型,让典型引路和发挥示范作用,历来是我们党的重要工作方法。”[2]但是,“当今社会日益分化为不同的利益群体,面临着不同文化的冲击,榜样教育的问题逐渐显现。”[3]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学生能听到不同的声音。在丰富了大学生的思想的同时,也是对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榜样教育在营造良好学习环境、道德风气上发挥积极作用。榜样示范有利于鼓励积极思想,消除消极思想。若我们树立榜样,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榜样,传播良好的风气,自我对照、自觉反思,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榜样代表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学教育更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榜样教育能在学生自主学习时给同学们树立榜样,减少不良影响。如果学生们朝夕相处的辅导员,能够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成为大学生争相模仿的对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会更事半功倍,更深入大学生的内心。
三 辅导员对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影响现状分析
(一)辅导员对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影响
辅导员对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影响力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榜样教育成效不容乐观。首先,目前各本科院校辅导员与学生的配比远远达不到国家1:200的标准,且辅导员被大量的日常工作等事务性工作缠绕,如资助工作、就业工作、党建工作等。辅导员很少有时间能够与所覆盖的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更有甚者都不能完全认识自己所带的学生,更何谈榜样示范。其次,因为辅导员有大量的日常管理工作,很多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事由辅导员掌握,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师生关系会开始变形扭曲。如,有学生想入党、想做班干、考试挂科等事情想通过给辅导员“送礼”为捷径解决。第三,辅导员对自身定位不明确,一些辅导员为了跟学生关系更密切,与学生以姐妹兄弟相称。虽然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但是容易使学生弱化辅导员的教师身份,认为辅导员与同学无异,是我们生活上的“伙伴”,对辅导员的信仰降低,从而影响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大学生接受榜样教育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对榜样教育的接受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学生对榜样理解太狭隘,甚至出现偏差。学生从小就被要求向榜样学习,但是这些榜样大多都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比如雷锋、焦裕禄等一些活在教科书里的榜样。榜样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可触及的,是高高在上的,因为榜样设定过高而忽略掉我们身边的榜样力量。有些同学觉得一些社会上的逞凶斗狠的势力是酷炫的,以此为榜样,榜样力量逐渐弱化。其次,很多高校只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只关心学生专业课程教育,导致榜样教育边缘化,榜样教育略有缺失,学校的不重视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漠视。虽然长期以来,国家对辅导员在高校中的地位是绝对的肯定,也要求高校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实际上,辅导员在高校中的地位确实比较低,得不到重视,导致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困难重重。
四 强化大学生榜样教育接受的对策研究
(一)对高校辅导员选任工作的新要求
首先,在高校选聘辅导员的时候要选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能够给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的,能起榜样示范作用的。辅导员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能更好的做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能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其次,对辅导员要有一套专门的评价体系,不能以专任教师上课的多少好坏来对辅导员的工作做评价。经过考核择优录用,对于考核不能胜任辅导员工作的及时辞退,确保辅导员在工作中能真的给学生起到榜样作用。
(二)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
榜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能不能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接受程度。需要是学生学习的最根本动力,只有学生真正觉得需要的他才会主动的索取。如果辅导员给学生传递的信息是学生觉得毫无意义的信息,哪怕我们反复强调这些信息对大学生如何好、如何有益,他们都不用接受这些信息,甚至会有逆反心理。但是如果他们发自内心觉得这些东西是对自身成长有意义,不用我们多说也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学习效果会大大提高。所以,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善于掌握学生需要什么,在符合工作要求的情况下满足学生的需要,必定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积极促进作用。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要让学生感受到你是与他是在同一个高度上对话的。虽然辅导员从客观说来无论知识水平、社会经验都高于学生,会觉得自己比学生要有能力,容易出现不耐烦的现象,在自己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到学生处理起来就很费劲。但是这种想法无疑是错误的,辅导员要虚心接受学生的提问,并耐心的对学生进行引导。
其次,辅导员不仅仅是工作上与学生进行交流,更要在生活中与学生多沟通。情感往往比任何其他因素更能影响一个人的认知。辅导员与学生关系密切,学生会更容易相信你所说,能更积极的与你分享他的想法,你的思想也对他产生更大的影响,也就是我们说的榜样的力量,因为认同你,所以喜欢你,从而接受你的思想理念。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明确提出“两个重要标准”,就是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4]榜样教育应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更应在其中起到引领大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3).
[2]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212.
[3]何其二.榜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7(1):81-84.
[4]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8-6-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