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提高高校数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6 14:03: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数学是高校教育中的基础性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但目前高校在数学课程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之类等问题,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教学效果仍然不够理想。为提高高校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本次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高校数学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出了几点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数学课程;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董朝乐.提高高校数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2):135-137.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高校仍然也提出的全新的标准,要求高校培养出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上,必须尽可能提高教学效果[1]。为提高高校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有必要做好教学体系优化工作,以调动高校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应用于实践过程中。为此,高校教育者应该基于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采用更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一 高校数学课程教学张存在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体系落后


         目前高校在数学课程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过于追求面面俱到,并未结合专业特性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数学教育工作,而数学课程教学时间又有着一定限制,故要想在预定课时内完成较多数学知识的教学,就只能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导致教学内容广泛但不深入,阻碍了学生深入学习的需求[2]。另外,受课程时间限制,在重点知识的教学中,也仅仅以粗略讲述的方式开展,盲目的追求教学进度,难以切实发挥出课堂教学的作用,未能适应高校教育改革的需求。

(二)教学模式应用性不强

        根据对高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出,“满堂灌”的填鸭式教育仍然普遍存在,并未充分尊重学生受教育主体的地位,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按照教材进行盲目的教学,没有做到结合学生个体化差异与多元化需求对其进行模块化处理。且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存也存在严重的应付心理,教学过程基本上延着基础概念讲解,定理证明,例题讲解与练习的主线开展,并未挖掘出数学的乐趣,教学内容过于枯燥,造成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不强[3]。另外,教育者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未及时接受学生传递的反馈信息,难以做到对教学过程的持续性优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

 
(三)扩招导致生源结构破坏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生源数量虽然得到了不断增加,但在质量上却往往难以尽如人意,在该情况下,部分学生由于学习能力不强,故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难跟上进度。且随着教学人数的不断增加,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必然应接不暇,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可能难以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在该情况下,如一味按照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将容易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另外,部分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并未注重数学课程的应用价值,仍然以理论教育为主,导致部分学生认为数学课程仅为获取学生,这也导致学生数学学习热情难以被有效调动。

二 提高高校数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对策

(一)优化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


        为实现对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的优化,教育者必须基于数学课程在高等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充分了解其与其他技术性课程的区别,继而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该在保证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尽可能体现出数学课程的实践性价值,确保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可以为后期其他专业课程的有效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且应该基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的应用价值[4]。在教材的优化上,教育者可结合自身经验,在充分了解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模块化处理,打乱原有的章节顺序,提高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关联,确保重新安排的教学内容能够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并通过融入现代数学理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革新固有数学课程教学模式

         在数学课程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该结合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与多元化需求,合理采用具有较强适宜性的教学模式。结合目前数学内容趣味性不强的特点,可利用情景创设的方法,利用既有多媒体工具,以具有较强趣味的数学视频等将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之中。为防止学生出现思维不集中的问题,还应该充分了解学生走神的时间,并在此之前完成重点内容的教学。另外,除基础知识的教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教学工作,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好课下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另外,为避免学生出现走神或玩手机等问题,也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可从问题教学法入手,为学生设置具有一定难度梯度的问题,并在恰当的时间提问,及时将学生的思维引回课堂,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三)提高高校教育者教学能力

         当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无聊或学无所获,将很容易出现消极行为,不利于高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为此高校教育者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与多元化需求,合理做好教学内容的设计工作,切实保障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以及趣味性,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需要综合使用如小组合作、问题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并为学生预留充分的思考时间,促使学生系统的数学思维体系。在该过程中,也需要做好对学生的合理激励与引导工作,确保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需要充分利用学识的征服力、教学内容的穿透力以及教学方法的活力等,不断优化自身的教育行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强化高校学生的学习动力

          高校学生在学习上普遍缺乏具体的目标,虽然已经认识到大学学习的重要性,但仍然存在缺乏学习动力的问题,为此教育者应该辅助学生形成自己人生的目标,促使学生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具体的来看,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对自身的专业有一个充分的认知,进而以此为基础让学生理解数学课程对其专业发展的意义,让学生明白自己需要从数学中获得什么,在增强其学习动力的同时,使其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其行为的有效性。同时也需要注意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尽可能消除其所存在的课堂不良行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五)合理建立数学课程保障机制

        在高校数学课堂构建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并优化既有规章制度,强化课堂纪律,切实保障教学质量,避免出现教学的无效化以及泛化。校方应该积极落实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通过有效的自我评估找出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而设定相应的保障与监控机制,确保可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持续性优化。如针对上课手机上网的问题,必须对此加以重视,提高高校教育者的重视,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确保教育者可依据相应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工作。在规章制度制定完成之后,教育者应该提前与学生约法三章,针对课堂违规行为绝不姑息,应该将其与平时成绩挂钩,发挥出管理的震慑力,以此有效解决学生不良课堂习惯的问题,为高校数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合理应用分层教学与微课教学

           针对目前不断扩招,生源结构破坏的问题,有必要合理采用分层教学法。教育者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数学基础、数学能力、数学思维、数学兴趣以及数学素养水平的基础上,将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侧重点的对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并按照所划分的层级,做好教学内容的分层,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取相应的数学知识。为解决人数较多,应付不暇的问题,也可充分利用微课,预先将教学视频传送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尽可能节约课堂时间。也需要利用信息化平台积极收集学生反馈,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动态化控制,以促进全体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七)切实落实数学实践教学工作

        通常来说,数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可利用计算机进行开展,如可利用mathematics等软件,让学生充分掌握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学问题的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完成求导、求积分以及有限元计算等任务,一方面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提高教学内容的应用价值。另外,基于高数中很多定理均以归纳法、实验法得出的情况,有必要加强启发式教学与讨论时教学工作,在出现问题时,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相互探讨,使学生能够吸收同学间思维的闪光点。且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的使用,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以全面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使其充分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作为高校教育基础性学科之一,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故必须提高高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教育者应该在充分了解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学生兴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价值等方面入手,做好教学过程的持续性优化工作,以此全面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任永泰,赵红杰,杜晶,等.高等院校公共数学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17(1):99-102.
[2]崔国范,栾孟杰.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4):245-247.
[3]汤岩,任永泰,葛慧玲.关于提高大学公共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2013(14):79-80.
[4]刘立明,任北上,唐高华,李碧荣.提高地方高校数学类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策略和方法[J].数学教育学报,2013,22(6):90-93.
[5]马文杰.高中生数学解题错误探析及其矫正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4(20):61-64.
[6]伏春玲,冯秀芳,董建德.数学文化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6):89-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075.html
本文标签: 高校 ,数学课程 ,教学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