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升华和创新性发展,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经验的科学总结,其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智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代大学生
本文引用格式:陈琳.浅议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9,6(20):129-130.
在十九大报告中的第十二部分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标题,在报告中为我们深刻的讲解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系统的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一 内涵
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其他国家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全球性问题和复杂形势,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1]。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一)整体与局部相互依赖,互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整体由局部组成,离开了局部,整体就不能存在。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离不开社会中他人的帮助与支持,我们共同秉持着共同发展的理念,互帮互助,在学习合作中更好的构建当代大学生的命运共同体。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应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不断地提出新策略,不断地去探究更多的知识,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我们的新能量。同时,在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带领下,积极构建属于当代研究生的命运共同体。
(二)整体对局部起支配、统率、决定作用,协调各局部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
世界风云变换,巴西的蝴蝶煽动翅膀,可能会导致菲律宾的一场风暴。然而,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定位也会给社会的各个阶层带来不同的影响。因此,教育的发展在社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教育能为社会培养一批优秀的栋梁之材,教育的传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局部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整体的变化
亚洲对世界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等的日益发展直接给世界带来正能量或者副作用。特别是在教育方面,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当今的大学生对于教育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如果我们能够接收到良好的教育熏陶,那么对于社会的发展会起到一定的有益作用。
所以,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监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要把握教育的发展方向,又要重视世界教育的多元化,推动教育向前进,更好的在当今社会中发挥其时代价值,使每一位当代大学生终身受用。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可谓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时代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努力的道路,那就是我们要立志做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新人。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我们更应该努力奋斗,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校这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应珍惜时光、勤奋学习,乐观向上、勇往直前。大学生应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积极发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发展理念,互帮互助,从而共同推动建设好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社会以及学校的教育工作打造更好的发展平台,提供新资源,贡献新生源,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强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性的真理性、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的认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辩证的看待事物,从而更好的明确时代所探索的课题。每一个大学生都应紧随世界发展的步伐,在发展的征程中,脚踏实地,共同努力打造当代大学生的命运共同体,积极倡导其时代价值,并发扬传承。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的珍惜这个伟大的时代,因为今天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努力奋斗,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更进一步。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引领者,是当代大学生正确的选择。它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学时代正是大学生培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学习和运用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每个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基本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助于大学生开拓创新,能够激励人们在科学的环境中去探索人类未知的超能力,能够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指导。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学生,可以增强大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立性,分析问题的科学性,独自解决人生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难题,鼓励大学生去勇敢地探索更多人类未知的能力,不断的开发新的科学领域,与时俱进,进而创造出更多的时代财富,同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新时代的大学生们是可爱的、可亲的,更是可信、可为的。我们应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视觉来讲,“变”是事物的发展特性,“不变”是事物的确定性,只有把“变”与“不变”统一起来,把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及其发展变化。面对新时代的多元变化,我们既要“以不变应万变”、处变不惊,又要做到积极求变。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告诉大学生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这就启示大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各种问题,不能只局限于在眼前。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教会大学生最重要的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自己。因为,发展观告诉我们看待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只看到它的现在,还要看它的过去和将来。那么同样的道理应用到大学生的身上也是如此,不仅要看大学生的大学状态,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他们的未来发展。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角度来讲,那就是运用在大学里学习的文化知识更好的去服务于大学生未来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搞懂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真正含义,就不会只停滞在现状,就不会满足于当下的学习教育氛围,对这个社会、民族乃至世界产生局限的认识,会促使大学生利用在学校里的教育环境中,更加努力的学习文化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水平。
新时代的大学生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教育下,大胆的畅想未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不断的求变,不断地探索,我们才能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进步;我们才能做好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以不变的初心应对人生道路上变幻莫测的各种挑战。
四 意义
新构想的诞生为世界的发展带来了重大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构想,为人类的美好未来提供了一种现实可能性。中国方案体现的是中国智慧,那么中国智慧来自于哪呢?那就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们。马克思主义在时代的进程中不断地被丰富和发展,同时又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时代价值。今天,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下,大学生们应牢牢抓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珍惜当下,努力进取,开拓创新,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武装头脑,端正思想态度,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点、政治方向作为大学生自觉的行为和意识,引导大学生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在新时代的今天,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越来越重要,国家的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理念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注入了有益的思想资源,古代先贤强调“以天下为天下”的世界视野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意识,逐渐形成了“协和万邦”、“亲仁善邻”、“贵和尚中”、“和衷共济”等价值理念,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一直以来中华民族盼望天下太平,主张以和为贵,谋求在社会稳定发展过程中实现个人幸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实证明,固守偏见与零和思维只能错失发展机遇,而彼此尊重与共同繁荣有利于各国的国家利益,将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发展[2]。因此,当代大学生要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深刻领悟其内涵,并学以致用,不能空喊口号不采取实际行动,马克思主义教育我们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在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接力中传承下去。
今天的中国,是万众瞩目的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的综合实力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正在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并在世界的舞台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不断的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
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教育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构想的积极倡导下,大学生要认清国际形势、树立正确的观念,不断追求更高的教育平台,把握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要学会学习,心系合作,多做共赢的加法和乘法,优势互补,共享繁荣。
参考文献
[1]夏立平.联合国与战后国际机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5):120-126.
[2]臧峰宇.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核心要义与中国语境[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1):19-26.
[3]刘曼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J].新长征(党建版),2016(11):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