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现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普及,多媒体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诸多教学机构,已逐步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可减少教师课堂讲解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以多媒体为导向的历史教学中,仍存在教师之间认知存在分歧、减少学生互动与记忆时间等问题,不利于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的融合发展。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以多媒体为导向的历史教学优势,进而研究了以多媒体为导向的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多媒体技术的历史教学课堂的高度融合,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历史教学;互动;教学质量;探究
本文引用格式:曾联进.浅析以多媒体为导向的历史教学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3):229-230.
多媒体技术集图片、文字、视频、音频于一体,以生动且直观的方式,可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将相关内容进行呈现。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逐步加快,多媒体技术已逐步走进各大校园。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得传统单纯依靠教师口述的教学方式逐步被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新颖式教学,实现了教学课堂高效拓展。而历史教学,具有较大的过去性。教师结合多媒体技术,利用历史教学这一特征,通过影视资料、图片或者音频等方式,将相关知识点展示在课堂之上,将抽象文字转换为动态且形象的内容,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学环境改变的影响,以多媒体为导向的历史教学逐渐凸显出相关问题,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探究以多媒体为导向的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1]。
一 以多媒体为导向的历史教学优势分析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方式,逐步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有效的推动了社会进步。现阶段,将多媒体应用于历史教学之中,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而且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在为教师教学带来极大便利性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体而言,以多媒体为导向的历史教学主要包括三大优势[2]。
其一,以多样化的方式重现历史,加深了学生学习的印象。多媒体教学借助互联网设备,将历史教学的相关内容呈现,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打破了传统上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促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知识点。甚至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能够将历史上多种动态情境重现,提升学生的感官认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记忆历史。其二,多媒体教学可增加课堂上的授课内容,有利于突破历史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讲解时,均会提前进行备课,此时可借助多媒体平台,将历史课本上的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起到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且依托于多媒体设备,改变以往教师单纯进行授课的局面,形成教师教授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历史教学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历史教学的密度,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增加历史授课内容。与此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原本呆板的知识点以视频或者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有利于突破历史课堂上的重点与难点,进而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其三,丰富历史教学环境,陶冶学生历史道德情操。就传统历史教学方式而言,教师进行历史知识授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而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而通过多媒体设备,能够将相关历史场景再现,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历史场景,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此过程中,学生深刻认识了历史信息,而且在多媒体相契合的环境熏陶之下,逐步培养出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 以多媒体为导向的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减少学生历史知识记忆时间
以多媒体为导向的历史教学,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将大量的知识点与信息传输于学生。但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多媒体承载的信息量较大,教师不得不加快教学时间与多媒体内容展示时间。而在此环境之下,学生只能在短时间内接触相关知识点,在大量信息内容的冲击之下,学生的注意力逐渐被转移。并且,针对重点或者难点问题,学生根本没有记录时间,这也导致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质量逐步降低。此外,多媒体教学以灵活且多元的方式,将相关历史内容呈现。但在极短的教学时间下,图片、视频或者音频的呈现方式,均比以往的口述方式时间短,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存在应接不暇现象,难以提升课堂学习效果,进一步导致历史教学效果每况愈下。
(二)教师之间的认知存在分歧
在当前历史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均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多媒体应用认知中存在严重分歧。尽管大多数历史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的认可度较高。这部分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采用高科技技术手段,结合我国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能够优化或者而改善历史教学内容与方式,为教师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且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教育手段,能够改变传统呆板、单一的教学问题,能够创新历史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吸引力,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具优势。与此相对,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历史教学与多媒体之间的关联性较差,甚至于各不相关,所以没有任何必要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且在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后,需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无疑会打破之前营造好的教学氛围,不利于教学方式的改进。大多历史教师在多媒体应用中,存在以上两种本质区别较大的教学理念,进一步说明了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之中,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可,这一现象正反映了我国历史教学正处于传统教学向新兴教学观念的转变阶段[3]。
(三)降低了课堂学生互动性
不论在何种教学过程中,课堂互动是学生掌握与反馈知识的主要环节。但是随着多媒体走进历史课堂的步伐加快,多媒体课件逐渐存在“统治”课堂现象。在此环境下,教师完全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性格特征,进行因材施教,课堂之上师生之间没有情感沟通的时间。但是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育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课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但是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历史教学中,只是简单对于演示内容进行讲解。在较短的课堂时间中,老师讲解的时间本来就较短,根本不会有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必然会减少与学生进行讨论与沟通的时间。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少之又少,极大的降低了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并且,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专注于进行知识点灌输,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相关知识,缺乏思考时间,进一步降低了历史教学质量。
三 以多媒体为导向的历史教学改进建议
(一)增加多媒体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时间
当前,受多媒体技术的冲击,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中,无法与学生进行及时且有效的沟通,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应进一步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多媒体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时间,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体而言,教师应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一些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节目。或者在讲解内容中,穿插一些互动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与学生展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并且,教师还能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以问答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时间,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提高历史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水平
虽然我国大多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方式比较认可,但与极少部分教师的认知存在分歧。由此,因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师对于媒体体技术的应用水平,尽量平衡教师之间的分歧。首先,应单独针对一些没有接触过多媒体技术的教师,进行指导式教学,促使这部分教师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水平。其次,应针对基本掌握多媒体技术的教师进行普遍式教学,在原有基础上,巩固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水平。最后,相关教育机构应通过设立多媒体教学日,对相关教师进行定时培训,不断提高历史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水平[4-5]。
(三)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相结合
受多媒体技术的冲击,大多学生对于相关历史知识点的记忆时间相对较短,不利于其充分掌握历史知识。因此,应采用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于历史内容的接触时间,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在这一过程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成基础教学之后,主动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并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学生在参与相关活动的过程之中,增加了动手、动脑机会,进一步激发了其在课堂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助于帮助其掌握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尚静.浅析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1(4):32-33.
[2]易莉.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5(3):104-104.
[3]霍宗奎.浅析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26(10):38-38.
[4]陈静.探究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俪人:教师,2016(8):285-285.
[5]曾丽.探究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0):120-1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