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力与提升路径 ——基于宿迁市宿城区的实地调查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3 16:21: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三农优惠政策的扶持下,返乡创业已经成为许多农民工的选择。但由于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以及农村发展滞后性,返乡创业面临瓶颈。本文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以返乡创业者的自身经历和能力为切入点,在调查数据基础上,运用李克特量表和SPSS将其演绎拓展为农民工的创业能力和提升路径。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李克特量表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陆文韬,等.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力与提升路径——基于宿迁市宿城区的实地调查[J].教育现代化,2019,6(25):26-30.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

       农民创业是帮助农民就业和致富的关键举措。近些年来,宿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返乡创业工作,精心烹制政策大餐,厚植创业热土,以最大的诚意向在外游子发出声声呼唤,返乡创业渐成潮流,2018年,宿迁市农民工返乡人员达10万人,其中返乡创业1.5万人。2016年2月,宿城区、泗洪县和泗阳县入选国家首批返乡创业试点地区;2016年12月,宿豫区入选国家返乡创业试点地区;2017年10月,沭阳县入选国家返乡创业试点地区。至此,宿迁三县两区均入选全国返乡创业试点地区,全省唯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网络通信的发达,农民工的认知水平和需求层次也随之提高,许多农民工不再仅仅满足为衣食住行工作,开始追求财富、社会地位,想要获得成功,而返乡创业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最直接有效的选择,但即使是对于城市中有较充足资金和知识的人来说,创业也有着巨大的风险,而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资金和知识的较为匮乏的前提下,如何才能创业成功?创业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

 
(一)行业选择

       针对宿迁的创业行业选择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并收回的问卷总计128份,其中有效问卷116份(其中:返乡创业者59人,随机调查对象57人),有效率为90.63%。创业行业选择上:29%的创业者选择的创业方向为电商营销;种植、养殖方向分别有19%、13%左右;教育培训机构所占比例最少,约占3%;约有9%的人选择了农副产品或板材加工业;服务业约有12%的创业者选择。通过访谈得知:返乡创业者较为成功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板材家具生产等行业。

(二)已有创业环境分析

       1.产业环境分析。江苏作为一个东南沿海的城市,拥有许多内陆省市所不具有的优势,但由于江苏省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服务业都集中在苏南地区,宿迁本地的情况也难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据宿迁市统计局2017年的统计年鉴中的宿迁市201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及投入强度表格显示,宿迁市2016年研发投入经费支出为36.91亿元,仅占GDP的1.57%,因此高技术高工业水准的产业在宿迁市很难有所发展。宿迁市总人口至2017年底约为591.6万,其中乡村人口占438.7万,乡村实有从业人员225.25万,其中从事住宿、餐饮、教育等第三产业的仅有25.4万。限于宿迁本地的经济水平与消费能力,高端服务业很难在宿迁有所发展,并且农民工的自身条件也决定了他们很难从事高水平、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项目。

       2.政策环境分析。在江苏省政府于2015年颁布的《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政府为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推进措施以及支持政策。针对宿迁地区的产业情况,对文件中的政策和措施主要阐述两个方面:一是鼓励返乡人员围绕农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业等方面建立营销渠道,打造品牌并共创农民合作社以此分散市场的风险。由于宿迁产业环境的限制,再加上原本乡村的农业从业人口众多,选择发展农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二是鼓励和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包括鼓励农民工运用电子商务平台采购农产品,畅通农产品与工业品的流通渠道等措施。

      3.教育环境分析。农民工相比较城市创业者最大的一个劣势便是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缺乏。农民工虽然普遍拥有一定的职业技能,但由于缺乏良好的高等教育,对于市场的行情,发展方向等缺乏敏感度和把控力。此外,许多返乡创业者缺乏最基本的创业常识,对于相关的法律知识也知之甚少,这又加大了创业的难度。

\

 
(三)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对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做一个统计,然后对较为成功的几位创业者采取访谈的方式了解有关困境的细节问题。

       1.缺乏资金。资金是制约创业者发展乃至启动的一个重要瓶颈。对八零生态农场的两位创业者的访谈得知,两人在创业初期的资金基本靠外借和贷款。虽然江苏省对于返乡创业者有着一定的支持政策,但地方政府的政策并不能惠及全部创业者,并不是每一位创业者都能获得补贴,政府为大多数创业者提供的只有一个较为平和的创业环境。

       2.创业选择面窄。以八零生态农场为例,创业者是一对夫妻,原来主要是做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工作。由于宿迁相比于苏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耕地面积更广,未被商业化开发的土地更多,并且与交通等方面相关的基础设施也远不如经济较发达地区,因此在宿迁除了农产品以外,从事其它产品很难有所作为。与此同时,近些年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使得两人认为农产品的销售在借助互联网渠道的运作后,能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夫妻两人在萌生创业的想法之后便选择了农业进行发展。从耿车镇的多肉植物园与板材家具厂处了解到,耿车镇在2016年之前全镇所从事的基本均为塑料颗粒及其他废旧物资的加工回收等高污染行业,因此许多年轻人选择了前往城市或其他地区务工,在2016年1月11日宿迁市人民政府颁布整治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的通告之后,耿车镇的产业才有所变化,仅余下了少部分污染程度较低的塑料加工企业。返乡创业者本身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较少,在返回耿车镇之后,又无法从事原有的废旧材料回收加工行业,受区位因素的限制,于是便将目光投向了多肉植物的栽培和板材家具的加工。

       3.同行竞争激烈。由于创业选择面的狭窄,宿迁地区,尤其是在耿车镇一带,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从事板材家具加工的厂家与多肉植物栽培的植物园,在本地区非常激烈。与此同时,这两个行业均有线上销售的模式,面对的竞争者来自全国各地。

       (1)国内目前的多肉产地,除宿迁耿车一带以外,在云南、浙江、福建等地均有发展的比较好的多肉产业,而耿车的多肉之所以能在同行业竞争中幸存下来,是由于耿车之前从事的废旧材料加工业。废旧材料回收加工虽然造成了技术含量不高,但多年积累下来给留在耿车从事该行业的人提供了一笔不菲的收入,因此耿车的返乡创业者在回到耿车之后就有了充足的资金,因此耿车在建造多肉产业园的过程中投入了要远高于其他地区,多肉大棚的建造费用达到了每平米三百元左右。大棚的强度和通风环境等方面远远超过了云南、浙江等地的简易大棚。在前两年的南方大雪中,福建、云南等地的多肉产业遭受重创,原本已经陷入困境的耿车镇多肉产业才得以幸存和迅速发展,但目前由于市场趋于饱和,为赢得市场竞争力,只能采取大批量的低价出售才能赚取利润,同时也面对产品种类单一的问题。

       (2)在板材家具方面,由于板材的加工方式简单,产品设计易于模仿,因此工厂想要生存,唯一的方法就是加快产品的更新速度,但这也是难点之一,由于设计人员的数量不多,同时自身水平有限,又难以从社会上找到较为专业的产品设计者,因此产品的迅速更新成为了使这些厂商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3)对于像八零生态农场这样的非观赏性植物的种养行业,一方面在选择种植的类型时不得不适应气候的变化,另一方面,季节性的集中上市和竞争者过多所导致的产量过大、供过于求,从而造成恶性竞争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因此只能通过农产品深加工的方式寻求出路,例如通过深加工在非无花果的季节出售无花果干、无花果茶等产品避免集中上市所引起的价格战。

        4.专业人才缺乏。专业的人才包括产品设计和运营推广两个方面。从访谈中得知,无论是从事农业的八零生态农场和多肉植物园,还是从事板材家具加工的厂商,都面对着包括产品种类缺少多样性和产品前期运营推广的问题。首先是八零生态农场,我们了解到在创业初期夫妻两人全靠自学农业种养技术,并没有能够请农林方面的专家给予指导和帮助。即使现在农场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但是即使是农忙时节在农场工作的人员也不过寥寥十几人,其中绝大部分均为年龄较大的农民,并且生产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绝大部分还是利用传统经验解决。另外,农场在通过产品深加工的方式寻求出路,但是由于深加工技术较浅,虽然能减缓季节性集中上市所造成的冲突,但无法根本解决同类农产品产量大,价格低的问题。而在运营推广方面,相关的营销专业人才只能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在宿迁本地并没有成熟的专业营销及运营团队或相关培训,而以“购买”方式获得的营销和产品推广团队完全垄断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业者自己并不能接触到核心的运营推广的知识和技能。耿车镇政府虽然有相关的培训,但仅限于初期注册、上架等环节,对创业者的帮助十分有限。

二 创业能力的量表设计

        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关于创业成功所需能力的量表,通过对成功创业者的调查来分析创业成功需要的能力及能力提升路径。量表的设计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对已有的文献进行参考,总结归纳出一些指标;二是通过我们对访谈内容的分析归纳出相应的指标。

(一)样本特征

       本次调查使用随机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获取问卷数据,量表的设计主要针对有创业经历者,调查样本中返乡创业者共59人,表2为调查对象的基本概况。从表2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创业者学历在高中及以上,有基本的文化素养并且能够较好地理解问卷中某些较为复杂地题项。年龄分布较为均匀。

\



(二)数据分析

       笔者根据问卷结果录入了李克特量表的内容,经过SPSS的分析,在剔除一些相关性较低的变量之后对剩余的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

      量表的效度和信度。为了检验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对量表进行了“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KMO值大于0.5,小于0.6,尚可进行因子分析。

\


       由“初始特征值”中的“积累”一列可知,前四项公因子所积累的方差已达到80%,“提取平方和”一列未经旋转前的方差贡献率与初始特征值相同,故而提取前四个公因子就已经可以较好地解释原有变量所包含的信息。具体公因子如下图1所示。

\


三 基于量表与访谈分析下的创业能力提升途径

(一)创业者个人角度


        1.加强创业实践过程中的交流沟通。创业者的交流沟通是创业能力提升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丰富的信息可以帮助创业者了解行业情况和自身的不足。交流沟通包括与同行业者的沟通、内部成员的沟通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同行业者的沟通主要采用交流学习的方式,关键在于学习一些已有的经验,再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形势,避免自己的企业走弯路。内部之间的沟通可以采取正式或非正式会议以及聚餐等方式。一方面可以使管理者认识到自己在管理或市场分析上的缺陷,另一方面有利于内部人员之间的情感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加强团队凝聚力。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主要在于了解现有的政策,包括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政策的倾向性。

        2.建立实践中的学习意识。农民工的认知水平通常较低,想要成功地进行创业,除了基本的管理素养之外,必须在不断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通过自己调查或参与组织培训的方式锻炼自己识别并开发创业机会的能力以及创业中的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

(二)创业团队的角度

       返乡创业者能力的提升不仅在于创业者个人能力的增长,例如阅历的丰富,理念的更新等,更在于创业初期或步入正轨后创业团队或企业成员能力的提升和培养。有一个良好的团队是企业能够长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及时注入新鲜血液,保持团队活力;加强交流培训,提升团队能力,是创业能力提高的重要方法。

       1.加强同行业合作,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同行业者之间的关系既可以是竞争者也可以是良好的合作者。同一地区的农村创业者选择的行业往往相同或不会有太大的差距。这样的选择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本地区同行业竞争激烈,但如果选择互利共赢的方式则可以创造完全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同行业创业者对于市场所掌握的信息不同,农村与城市的一个不同点在于同一个村镇的居民相互之间认识的概率相比于城市要高的多。同一地区的创业者之间如果能够进行合作,既可以扩大自己的产业规模,又可以获得不同来源、不同角度的信息。这有利于业务发展,同时多渠道获得的信息也有助于创业者及团队的学习和提升。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还可以为初步进入的创业者提供一定程度内的资金支持。

        2.加强与所在城市高校的交流。专业人才的缺乏是返乡创业者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与此同时,缺乏实践经验也是许多高校学生学习过程中面临的。而之所以选择高校学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农民工创业所选择的行业往往没有太过高深的专业知识或技术在里面,请真正的专家学者在某些程度上有些“大材小用”,并且请专家学者的费用较高,对创业初期者是一笔不小的负担。通过对本学院的调查,广告设计等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或在实习之前就已经在学校以外接一些产品包装或广告设计的订单,并且数量不少,也就是说在设计等方面,学生的知识和技术完全可以满足一些正规企业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返乡创业者从事的行业的特殊性,产品和设计易被模仿。学生群体的年龄较低,往往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的加入既可以使团队保持活力,又有着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可以保证产品的更新速度。

(三)政府部门的角度

      政府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过程中主要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而并非对返乡创业者的能力提升起直接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1.创造一个宽松合适的创业环境。如出台具体的税务、金融政策,降低创业的风险和行业进入的门槛。根据调查,外出务工返乡创业的人员经常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而创业之初企业的规模较小,很难得到一些金融机构的支持,因此政府如果能在资金、技术、土地、税费等方面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实行优惠政策,扶持一些农村企业良好发展,成为标杆并吸引更多人返乡创业。一方面能保护返乡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另一方面能使创业者专注于自己企业的提升,不需要分散过多的精力来应对政策带来的不便。

        2.引导和组织创业者的能力培训。农村返乡创业者的技能和素质往往通过务工得来,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对管理、财务等方面的知识尤其缺乏,不知道如何收集信息,对市场和经济形势的判断往往过于主观。地方政府可以采取案例分析、现场模拟等方式对返乡创业人员进行不同能力的专项培训,引导返乡创业者建立在实践中的学习意识。对拥有一定资金和信息的返乡创业人员,着重培养管理能力以及市场信息的进一步收集和市场形势的分析能力,专项帮扶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对于没有创业意向的返乡者,则应当注重基本劳动技能的培训,同事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和意识,鼓励他们进入已成功的创业者的企业进行就业,促进本地农村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四结语

         实地调研及分析得知:一方面农民工自身对创业的陌生或者是经验的积累浅薄;另一方面区域因素,产业结构变化调整以及政府扶持略显单薄。返乡农民工创业即需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家乡潜在劳动力、土地资源优势及加强自身学习,不仅需要文化素质的提升,还需要培养适应市场变化的经营理念,联系地区院校以吸引人才才,创立属于自己的信息、学习、电商等的平台;结合市场现状大胆创新创业,优化创业中的产业结构,开拓灵活多变、富有特色的优势市场;顺借政府的优惠创业政策扶持为依托,积极改善政府为创业者提供的宽松、良性的宏观环境。从而将创业而成立的企业做强,带动当地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创业经验。

参考文献

[1]张笑秋.农民工能力的类型、测量、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基于文献研究的视角[J].求索,2016(05):109-113.
[2]陈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家庭负债、金融需求与金融支持——基于河南和甘肃的调查数据[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32(12):50-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01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