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研究以梅州市8所幼儿园为样本,对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定。结果发现梅州市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总体得分处于合格水平,但园所间差异较大,且各领域发展不均衡,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民办园学习环境质量呈两极化发展,“小学化”情况明显;农村区域园所学习环境质量普遍偏落后,尤其是静态结构性环境;幼儿园学习环境中的动态环境创设较差,幼儿自主性活动权受限。
关键词: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动态过程性质量;环境创设
本文引用格式:李春刚.梅州市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4):225-230.
Research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Kindergarten Learning Environment Quality of Meizhou
LI Chun-gang
(Jiaying University,Meizhou Guangdong)
Abstract:Taking eight kindergartens in Meizhou as a sample,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kindergarte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quality in kindergarten is in the qualified level,b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ardens is large,and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fields is uneven,and there is still a lot of room for improvement.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quality in private gardens is polarized,and the situation of“primary schooling”is obvious.The quality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rural regional is generally backwardness,especially the static structural environment.The dynamic environment in kindergarten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poor,and the right of children to independent activities is limited.
Key words:Kindergarten;The quality of learning environment;Dynamic process quality;Environmental creation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学前教育在我国市场影响力的逐渐增大,向教育要质量的呼声也不断推高。《幼儿园工作规程》很早就提出了通过加强对幼儿园的科学化管理,实现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的目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则把提高质量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的具体可行意见。除此,近几年的学前教育年会及学前教育宣传月等也将其作为主题或重要内容,如2013年中国学前教育年会的主题为“学前教育质量和教师”,2018年中国幼教年会北部峰会主题为“生态环境为重心的幼儿园质量建设”。可见,在普及幼儿园教育、解决“入园难”的同时,注意提升保教质量已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
研究幼儿园教育质量有很多维度,如结构性质量、过程性质量和结果性质量等。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是以幼儿为中心,强调幼儿在适宜环境(由幼儿园、教师、家长、幼儿等共同创设的)中主动探索、自主成长的理念,是当前世界范围内认可度、使用率比较高的一种研究视角,关系着学前儿童快乐生活、学习和健康发展,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幼儿园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近几年,梅州市幼儿园教育不管是在量的普及还是质的提高上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比较好的解决了本地区适龄幼儿入园难的困境。本研究以梅州市8所幼儿园为样本,对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了评定,对客观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学习环境创设建议,以期能对改善和提高梅州市幼儿园学习环境的质量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美国Thelma Harms等编制的《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修订版》(ECERS-R)进行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评定。该评价工具包括7大领域、43个项目,7大领域分别是空间和设施、日常生活护理、语言-推理、活动、互动、作息结构、教师与家长;43个项目中的每一项都被表述为从不合格到优秀7个分值。本研究根据当地幼儿园实际情况收集和分析了除“对特殊幼儿需要的供应”和“提供给家长”外的41个项目。为了便于分析,本研究根据量表既定标准对项目得分做以下规定:[0,3)分为质量不合格水平;[3-4)分为质量最低要求水平;[4-5)分为质量合格水平;[5,6)为质量良好水平;[6,7]分为质量优秀水平。
本研究选取了梅州市8所幼儿园,每所幼儿园随机选取一个中班。由经过培训和通过考核的两名调查员于第一个小朋友入园前进入事先抽取的样本园和样本班级,在尽量不干扰园所和班级正常活动秩序、幼儿自然活动的情况下,同时进行为时一天的非参与式观察和记录。尽可能对从幼儿入园晨检到离园的全过程都有详细的跟踪式观察,重点观察和记录幼儿园及班级环境、设施材料、班级活动及师幼互动等观察量表规定的项目。为了确保评定的客观和准确,两名调查员每晚定时对当日评定的项目做比对和讨论,达成最终结果。对最终确定的信息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情况
如表1所示,对不同性质、不同区域8所样本园学习环境7大领域41个项目平均值做均值分析,梅州市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总得分为4.351,处于合格水平;学习环境质量得分最高为4.94,最低分为3.17,皆为城市民办园;民办性质园学习环境质量得分(4.4364)高于公办性质园(4.2655),均在合格水平;城市区域园所学习环境质量得分(4.4949,处于合格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区域园(3.9193,处于最低要求水平)。
如表2所示,对不同性质、不同区域样本园空间与设施领域8个项目得分分别求平均值,样本幼儿园空间与设施得分为4.6756,在2.28(城市民办园)到6.38(城市公办园)之间,差异非常大;公办性质园在空间与设施领域平均得分为4.5663,低于民办性质园(4.785),均处于合格水平,公办园最大值为6.38,高于民办园(5.63),公办最小值为3.63,高于民办园(2.38),公办园没有不合格水平园所,民办园没有优秀水平园所但有不合格水平园所;城市区域园所在空间与设施领域平均得分为4.9825,高于农村区域(3.755),城市区域处于合格水平,而农村处于最低要求水平,城市园最大值为6.38,远高于农村园(3.88),城市最小值为2.38,低于农村园(3.63),农村园没有不合格水平园所,但都处于最低要求水平,城市园有不合格水平园所。
2.日常生活护理
如表3所示,对不同性质、不同区域样本园日常生活护理领域6个项目得分分别求平均值,样本幼儿园日常生活护理得分为4.6038,在3.17(农村公办园)到5.33(城市公办园)之间,差异较小;公办性质园在日常生活护理领域平均得分为4.5425,低于民办性质园(4.665),均处于合格水平,公办园最大值为5.33,高于民办园(5.0),公办最小值为3.17,低于民办园(4.0),公办园水平差异大于民办园,基本均处于最低要求与良好水平间;城市区域园所在日常生活护理领域平均得分为4.8317,高于农村区域(3.92),城市区域处于合格水平,而农村处于最低要求水平,城市园最大值为5.33,高于农村园(4.67),城市最小值为4.0,高于农村园(3.17),均处于最低要求与良好水平间。
(二)子量表情况
如表4所示,对不同性质、不同区域样本园语言-推理领域4个项目得分分别求平均值,样本幼儿园语言-推理得分为4.75,在3.75到5.75(城市民办园)之间;公办性质园在语言-推理领域平均得分为4.5625,低于民办性质园(4.9375),均处于合格水平,公办园最大值为5.0,低于民办园(5.75),公办和民办最小值均为3.75;城市区域园所在语言-推理领域平均得分为4.875,高于农村区域(4.375),均处于合格水平,城市园最大值为5.75,略高于农村园(5.0),城市与农村园最小值均为3.75。
均处于合格水平,公办园最大值为6.75,远高于民办园(4.8),公办最小值为3.4,略于民办园(3.2);城市区域园所在互动领域平均得分为4.525,低于农村区域(4.6),均处于合格水平,城市园最大值为6.75,高于农村园(5.4),城市最小值为3.2,低于农村园(3.8)。
4.活动
如表5所示,对不同性质、不同区域样本园活动领域10个项目得分分别求平均值,样本幼儿园活动得分为3.87,在2.8(城市民办园)到4.6(城市公办园)之间,没有良好以上水平园;公办性质园在活动领域平均得分为3.85,低于民办性质园(3.9),均处于最低要求水平,公办园最大值为4.6,略高于民办园(4.5),公办最小值为3.5,高于民办园(2.8),公办园没有不合格水平园所,民办园有不合格水平园所;城市区域园所在活动领域平均得分为3.95,高于农村区域(3.65),均处于最低要求水平,城市园最大值为4.6,高于农村园(3.8),城市最小值为2.8,低于农村园(3.5),农村园没有不合格水平园所,但都处于最低要求水平,城市园有不合格水平园所。
如表7所示,对不同性质、不同区域样本园作息结构领域3个项目得分分别求平均值,样本幼儿园作息结构得分为3.5838,在2.67(城市民办园)到4之间,得分均较低;公办性质园在作息结构领域平均得分为3.5,低于民办性质园(3.6675),均处于最低要求水平,公办与民办园最大值均为4.0,公办最小值为3.0,高于民办园(2.67);城市区域园所在作息结构领域平均得分为3.6667,高于农村区域(3.335),皆处于最低要求水平,城市园最大值为4.0,高于农村园(3.67),城市最小值为2.67,低于农村园(3.0)。
5.互动
如表6所示,对不同性质、不同区域样本园互动领域5个项目得分分别求平均值,样本幼儿园互动得分为4.5437,在3.2(城市民办园)到6.75(城市公办园)之间,差异非常大;公办性质园在互动领域平均得分为4.8375,高于民办性质园(4.25),均处于合格水平,公办园最大值为4.4,低于民办园(5.4),公办最小值为3.8,高于民办园(3.4);城市区域园所在教师与家长领域平均得分为4.6333,高于农村区域(3.8),城市区域处于合格水平,而农村处于最低要求水平,城市园最大值为5.4,远高于农村园(3.8),城市最小值为3.4,低于农村园(3.8)。
四结论与讨论
(一)梅州市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总体得分处于合格水平,但园所间差异较大,且各领域发展不均衡,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当下梅州市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总体得分为4.351,处于合格水平,这一结果低于2013年时沈阳普惠性园学习环境质量5.05分[1],而高于2014年时广州市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3.99分[2],和2017年桂林某园学习环境质量3.45分[3]。可以看到,近些年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前两期三年行动计划的带动,梅州市很多园所教育质量已经显著提高,然而整体上和部分领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尽管梅州市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总体得分已经达到了合格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各园所间学习环境质量差异还很大。数据显示,样本园学习环境质量总体得分最高为4.94,基本接近良好水平,而总体最低分只有3.17,处于刚刚满足最低要求水平,最值差额达到了1.77。据调查员观察发现,接受调查的部分园所在很多领域目前已经达到高端水平,尤其是静态结构性质量方面大多数园达到了量表最高分值。但是接受调查的其中一所样本园几乎没有最基本的户外活动场地,在园幼儿多数时间只能在班级活动室完成应在室外组织的活动,同时该园所班级活动室相对狭小且通风透光性能不良,非常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方位均衡发展。
除此,样本园学习环境各个领域发展也极不均衡,7大领域中语言-推理维度得分最高(4.75),处于合格水平中上级别,而作息结构维度得分最低(3.584),处于满足最低要求水平。活动与作息结构两个领域得分都处于最低要求水平,其它五个领域处于合格水平。据调查员观察发现,即使是本次调查学习环境质量得分最高的园所同样也有不少领域得分很低,如虽有很多活动区,但是活动区域划分不科学,区域材料很少是自然材料和人工创作,且更新周期长、利用率不高等。
(二)民办园学习环境质量呈两极化发展,“小学化”情况明显
数据显示,民办性质园所学习环境质量标准差在本次调查中最大(.84533),学习环境质量总体分最值差额达到了1.77分。民办园学习环境质量差异在各领域中也表现极突出,很多领域最高得分和最低得分均为民办园,以至于最值差额非常大,空间与设施领域表现的最为明显,最值差额达到了3.25分,接近满分的一半;其次是语言-推理和教师与家长两个领域,最值差额皆为2分;而活动领域、互动领域、作息结构领域和生活护理领域最值差额依次为1.7分、1.6分、1.33分和1分。数据表明,民办园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静态的结构性质量方面,动态的过程性质量方面也较明显。据调查员调查发现,民办园两极化发展还在持续拉大,质优园所因生源爆满而考虑建设分园和思索近一步创建和提高园本特色课程,教师、领导者虽然工作忙累,然而园集体信心满满,学习和要求提高氛围很强。而质量较低园所由于环境差生源越来越少而失去各种保障(经费、稳定和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等)和信心冲劲。据了解,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经费和创园者理念,学习环境质量高的园所月收费是质量较差园所的很多倍。即民办性质园间的基础经费和学习环境质量呈现马太效应模式两级分化继续增大,这个结论不同于河南省民办园质量普遍偏低[4],民办园总体水平低,基本集中在较低水平[5]。
据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几乎所有民办园都花很多时间教授幼儿英语单词、汉字等小学内容,且比较多幼儿园授课方式采用教师为中心的集体授课,活动室很多时候充斥着教师“小嘴巴不说话,小手放背后”的呼喊声;多数园所开设了受家长欢迎幼儿痛苦的特长班,有几位老师都表示此般教育不但迎合了家长需求,也可以提升幼儿未来社会竞争力。也有一位老师认为幼儿应该以游戏为主要方式和活动,主要学习各种优良习惯,然而园所氛围和领导反馈很快同化了她。
(三)农村区域园所学习环境质量普遍偏落后,尤其是静态结构性环境
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农村区域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总体得分(3.9193)低于城市园(4.4949),同时7个子领域除了互动维度得分高于城市0.08分外,其余维度皆低于城市园所,空间与设施领域、生活护理领域、语言-推理领域、活动领域、作息结构领域和教师与家长领域得分低于城市园依次为1.2275分、0.9117分、0.5分、0.3分、0.3317分和0.8333分。即数据表明农村区域园所学习环境质量总体和子领域普遍落后于城市区域园所,这和全国农村园所发展现状相似,如刘冬梅(2013)研究发现某省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6],刘占兰(2015)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普遍偏低[7]。虽然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已经开始关注和政策倾斜农村教育,然而限于农村工作、生活、服务等条件和水平,以及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市场供不应求现状,致使农村区域高水平、高学历层次专业人员缺乏。
数据显示,低于城市区域园所最高的领域分别为空间与设施领域、生活护理领域和教师与家长领域,根据量表对应项目和指标可知这三个领域大多数为静态结构性环境。据调查者观察发现,接受调查的农村园所均拥有很大的户外天然活动空间场地,然而游戏活动设备种类偏少,空间没有较好的规划,大肌肉活动空间地面单一,卫生状况没有维持好,教师数量太少且专业化程度低,没有独立的成人图书馆和厕所等。可以看出农村区域园所学习环境质量普遍偏低的关键制约性因素就是缺乏较高层次专业教师和基础资金的投入,这和一些已有研究结果相似,如张晗等(2013)研究发现师资水平是制约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提升的瓶颈[8]。
(四)幼儿园学习环境中的动态环境创设较差,幼儿自主性活动权受限
从数据结果可发现,学习环境质量得分排名在一半以后的分别为互动领域(4.5437)、教师与家长领域(4.425)、活动领域(3.875)和作息结构领域(3.5838),而根据量表对应项目和指标可知这些排名靠后和低分领域几乎均为动态学习环境项目。学习环境质量得分最低的作息结构领域包括了时间规划、自由游戏和团体时间三个项目,这三个项目对应指标全部为幼儿园教师给幼儿自主思索、自由游戏、自我体验的机会率,即作息结构维度分值最低表明幼儿园给幼儿自主操作机会有限,幼儿自主性活动权利受限。
根据调查者的观察和对相关老师的访谈,幼儿园学习环境中的动态环境创设较差以及幼儿自主性活动受限的具体表现有少数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与儿童观偏传统和落后;很多幼儿园在活动区没有柔软性设施和角色配套玩具,甚至活动室结构设置似小学教室,没有各种活动区或功能室;不少园所不允许幼儿寻找和创造隐秘空间,用餐期间气氛严肃不可以说话;很多教师会经常打断幼儿的表达和思考,几乎不会向幼儿解释安全规则等的理由,没有依照幼儿年龄和实际能力调整导语或平衡听说时间等,幼儿之间很多交流在很多类型活动中大多数时候被禁止和呵斥;幼儿园缺乏建构思维的大积木,班级播放的有些动画片内容偏暴力;环境创设老师一手包办,更新周期长,很少配合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园所和班级展示的作品几乎没有幼儿的作品,环境创设展示教育效果不高等;时间规划的结构缺乏弹性,活动间过渡过程出现很多消极等待;游戏多为教师组织和制定规则,幼儿没有机会选择游戏类别、制定游戏规则和选择游戏伙伴等;教师的外出进修与培训学习机会少,园所购买外来课程缺乏园本课程和本地特色,教育活动不适宜本地幼儿等。总之,梅州市幼儿园学习环境中的动态环境质量较差,教师活动控制欲强,幼儿自主探索性活动权受限。
五改善建议
(一)园所依据ECERS-R集中学习、内部测评分析、反思诊断、扬长补短、循环提升
针对梅州市幼儿园学习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可能性原因,首先幼儿园应该在园长或教学主任等的组织下带动园所相关教师集中学习ECERS-R,目的是了解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量表及子量表指标精要,熟悉园所和活动室环境创设要求,学会使用测评和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开始对本班级按量表要求实施测评,也可以教师分组合作,先就部分班级测评。教师小组或园所一起就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出各测评班级学习环境存在的问题,相互学习各班学习环境特色,制定和商讨下一步环境创设计划。班级教师根据本班测评结果和短期方案执行新的学习环境创设,园所领导要定期阶段进班观摩和反馈指导,就一些典型问题还要以园所会议形式商讨,甚至可以邀请专家做督导。
第一轮“学-测-思-创”结束后,园所可以马上组织所有相关教师对接上一轮步骤进入第二轮,达到阶段递进、循环提升目的。“学和思”是对测评工具、测评结果以及学习环境创设过程的联结,是对“测和创”的总结与深化,又可以在更高层次上指导“测和创”,而“创”出适宜幼儿和高质量的学习环境是最终目的。
(二)政策继续向“弱势园所”倾斜,地区统筹专业高层次人才“精准扶贫”
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继续关注大量低质园所教育,并依据园所学习环境质量现状分片定点完善倾斜教育政策,争取在农村区域创建更多民办普惠性园所,使教育平衡多元化发展,高质量满足本地区所有适龄学前儿童多样化教育需求。
针对弱势园所学习环境质量偏低的原因,园所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继续制定和完善相应发展规划,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专业人才,逐步补短板强特色提升梅州市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同时地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还需要统筹规划,制定应急政策,实施1至2年行动“精准扶贫”计划项目。具体地,地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首先联合摸底调研找出本地区弱势园所,根据结果向本地区所选园所分派专业高层次人才,专业高层次人才负责对应分派到的弱势园所实施1至2年行动“精准扶贫”计划。专业高层次人才应由有经验的示范园所副园长或高校学前教育专家担任,签订合同,在1至2年将督导园所学习环境质量提升至最低要求以上水平。“精准扶贫”计划的关键是定向派送专业高层次人才向弱势园所,从过程和结果上全面帮助园长和园所短期内摆脱学习环境质量上的“贫困”。
(三)关注动态过程性质量,还幼儿自主体验权
由于当前梅州地区幼儿园开办规范及等级评定标准几乎全为静态结构性指标,受评价指标引导园所动态过程性环境创设被弱势了,所以调查结果呈现出动态过程质量普遍较差的结果。大量早期教育质量的研究表明,高质量的托幼机构教育对幼儿当下和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对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9],而动态的过程性质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比物质资源、师资资格等静态结构性质量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更大[10,11]。所以,注重和提升幼儿园品质就必须关注和重视动态过程性质量,如师幼互动、活动设计与指导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学前儿童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所以,幼儿教师需要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幼儿成长与发展,幼儿教师需要转变观念还幼儿自主权,给幼儿触摸机会以最大限度满足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学习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晔明.普惠性幼儿园学习环境现状调查及思考[D].沈阳师范大学,2013.
[2]张琼.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广州市不同办园主体类型幼儿园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7(11):10-15.
[3]林耿芬.基于ECERS-R测评工具的幼儿园班级学习环境创设的行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4]张岩莉.不同体制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河南省为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05):44-47.
[5]柳阳辉.学前一年班级教育环境质量现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02):27-31.
[6]刘冬梅.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现状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3(07):187.
[7]刘占兰.农村贫困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现状与提升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15(12):13-21.
[8]张晗,刘存刚.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现状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12):14-16.
[9]Frede E C.The role of program quality in producing early childhood program benefits.[J].The Future of children/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Children,the David and Lucile Packard Foundation,1995,5(3).
[10]任书东,廖先球.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研究的现状与启示[J].教师,2013(28):18-19.
[11]项宗萍.从“六省市幼教机构教育评价研究”看我国幼教机构教育过程的问题与教育过程的评价取向[J].学前教育研究,1995(02):31-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