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跨文化背景下的英美文学翻译策略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3 13:51: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存在的差异性,使得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国家在文化交流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的理解上,更是容易产生一定的误解,在这种情况下,文章针对跨文化背景下的英美文学翻译策略展开了必要的分析,先对跨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翻译存在的问题因素进行了相应的阐述,进一步分析了跨背景下加强英美文学翻译准确性的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背景;英美文学;翻译策略;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谢璠.跨文化背景下的英美文学翻译策略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20):74-75.

        随着时代发展步伐的不断进步,促使语言文化的发展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其中跨文化时代背景的到来,使翻译理论的更新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进。建立在传统翻译理论的精华部分基础上,进一步将翻译理论进行有效的创新。有相关著名学者对“科学化运用翻译”目标进行了强调,指出要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必须要对于翻译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结合翻译实践中的相关经验,才能使获得的相关见解具有创造性。

一 跨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翻译存在的问题因素

(一)地域位置存在差异的因素


        地域位置存在的差异性,使得每个地域产生的文化也存在差异性,而文化的差异性对于翻译文学作品而言也会产生极大地影响。英、美、中三国所处的大陆板块不同,在经度与纬度上也存在着不同,这种情况下各国的气候也会存在差异性,因此,在风向方面的问题是众多翻译学者很容易产生争论的课题。以中国诗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为例,诗中东风一词是一种褒义词,主要指给万物带来生机的风,但是在地域位置的角度上理解,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地区、东临太平洋,从太平洋海域上吹过来的风是较为暖和的,所以在这里也代表春夏季节的到来。但是英国的地域位置在亚欧大陆的西部,英国气候中风向是和中国相反的,因此在雪莱《西风颂》中才有了“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这句名句,释义成中文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通常西方国家的文学作品中,西风所代表的是改造旧世界的一种精神理念。因此,在进行相关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与不同地域位置的差异性相结合,通过科学合理的意象方式,将作品的切实意思准确的表述出来[1]。

(二)风俗习惯存在差异的因素

         每个地域在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使得各个地域的风俗习惯所存在的差异性也非常大,因此,像饮食、衣着、禁忌等民俗存在的差异性,便大量的出现在各个方面。以中西方国加文化中“龙”的民俗差异性为例,龙在中国是权利的象征,是吉祥的,在各个朝代当中,每个朝代只有君王穿的服装上才能够具有龙的图腾,以代表皇权的至高无上。但是龙在西方国家中却象征着邪恶,要想使世界和平得到有效的维护,使自己的家园得到保护,那么必须要用于和龙做斗争。由于风俗习惯存在的差异,所以中国人与西方国家的人在生活习惯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当我们中国人得到别人的赞扬之后,很多人都会变现出谦虚的态度,但是西方国家的人却不一样,所以在中西方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误解,这一点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应该特别加以注重的,否则所翻译的文本会出现曲解本意的情况,影响读者对于原著实际情感与思想的阅读以及赏析。

\

 
二 跨背景下加强英美文学翻译准确性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文化差异的了解


        一名优秀的翻译者,应该做到对我国与英美国家之间存在的社会性质区别进行充分的认识,英美国家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区别文化差异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底线,这两种国家在价值观念上是存在很大差异性的,尤其是对待同一事物评价上的不同。比如,西方国家的人存在非常强烈的个人主义观念,比较重视自身利益的得失,但是身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其文化背景中比较注重国家与集体的利益,在面对事物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全局利益,因此,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将东西方文化差异做好解释,有助于读者对作品的正确理解。以世界上著名的特洛伊战争为例,这一战争中造就了一位非常著名得到英雄——阿喀琉斯,虽然在西方国家他被称为英雄,但是他却是一个个人主义观念十分强烈的人,由于这种观念的强烈使得他在面对战争的时候,不会因为民族的利益去参加战斗,而在个人原因的情况下而不愿意参加战争,这是由于个人主义观念的人都会将个人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由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社会大多都是以个人主义观念作为价值观念的,所以阿喀琉斯才能够被称为英雄。但是在中国如果发生这种事情,那么阿喀琉斯行为必然会遭到谴责,或者是大众舆论的抨击,这是由于我们中国的文化历史背景中,以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价值观念的,这种观念使得我们会将国家、集体的利益放置在价值观念的首位,在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也会以“大局为重”,放弃个人的得失而顾及到集体的利用,尽可能避免集体利益受到伤害,因此,在涉及到相关问题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结合中西方的差异来进行相应的翻译,必须要对这种类似的行为进行相应的解释,促使读者能够对这种行为的产生进行充分的理解[2]。

(二)跨文化本境下的英美文学翻译的同化策略

         翻译者自身对翻译技巧的掌握与运用情况,在对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与读者对于西方文化的理解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的时候,应该注重象征性文化内涵存在的差异。比如,中国人在见面时常使用的打招呼的口语方式是“吃了吗?”,但是英美国家在见面打招呼时却常常询问“天气怎么样?”,那么在对相关问题翻译的时候,应将其意义和中国口语问候保持一致。所以在进行翻译时,翻译者不应该受到字面意思的限制,而这一点正与对于翻译中词汇同化相关的要求相符合,促使读者能够对原著作品中想要表述的实际意思进行更为准确地理解。

(三)跨文化本境下的英美文学翻译的异化策略

        同化策略在翻译中的运用能够帮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译文的含义,但是这种方式也会让读者对译文产生一定误解与理解上的障碍。以“Love me,love my dog”这句话为例,将其翻译成中文意思为“爱屋及乌”,但是有些中国读者可能会产生误解,认为为西方国家的人像我们讨厌乌鸦一样讨厌狗;再比如“God bless my soul”这句话翻译成中文往往被译成“阿弥陀佛”,那么有部分读者也可能会误以为西方国家在宗教信仰上也信奉佛教。因此,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文学作品翻译的时候,不能一味的只采取同化策略,还需要将异化策略进行一定的有效运用。这种方法并没有代替读者对作品思想进行思考,而是翻译者通过自身在思想上对作品进行意义上的真正解读[3]。

(四)跨文化本境下的英美文学翻译的其他策略

        跨文化本境下的英美文学翻译的策略还有很多种,比如直译加注策略、音译策略、意译策略等,这些翻译策略在实际应用中也是十分有效的。直译加注策略,就是将作品原文的意思直接释义出来,并将注释标在原文上面,并对原文作品中的文学意象将相应的解释,比如一些译入语、读者没有接触到的、难以理解的文学意象含义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保留住原文中体现的意象美,并能够帮助读者能够更深刻的在作品含义上进行理解。以《冷山》中的“You are making a pig’s ear of that job”这句话为例,直接对其翻译过来这句话的意思“你在刮猪毛啊”,但是如果在后面注释上:“刮猪毛”在美国文化中表现的意思是“把事情搞糟糕、弄砸”。通过这种方式既将原文的原意得到了保留,又使得女主人公自身豪爽的性格得以充分的体现,同时也帮助读者对译文的理解更加轻松。音译策略,这种方式常在直译加注的方式比较烦琐的时候才运用[4]。意译策略,这种方式是通过作品原文本身的含义而进行的翻译,但是在表达格式上与原文存在差异,它仅需要完整的表达出原文的含义便可以了。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形,这对于全球性的进步和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对翻译作品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翻译者而言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不仅要注重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同时还需要接纳各种不同文化的特点,能够通过译文将文化存在的多元性充分体现出来,建立起全新的翻译理论、标准以及体系。在跨文化作品交流中,实现不同文化存在的差异体现通过实质得到充分认识,更加完美的完成翻译任务,以促进文化的全球化发展。

\

 
参考文献

[1]闫丽颖.跨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翻译策略浅谈[J].海外英语,2018(08):142-143.
[2]袁鸿燕,郭敏.跨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的翻译策略探究[J].海外英语,2018(05):136-137.
[3]王千艺.跨文化背景下的英美文学翻译策略探析[J].农家参谋,2018(01):174.
[4] 顾翰翊.跨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翻译策略探索[J].才智,2017(10):2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98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