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英语精读课程教学是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良好平台,要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关注对学生的英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在英语精读课程教学之中激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批判,并探索英语精读课程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措施和方法,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提升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英语精读;教学方法
本文引用格式:田添,赫利强.基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英语精读课程教学方法探究与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23):109-110.
培养学生的英语批判性思维能力是英语教育的使命,要探索英语精读课程教学中的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激发学生在英语精读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英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束缚和限制,唤醒学生的批判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引领学生从不同的维度理解和思考问题,从而真正领悟所学且良好运用[1]。
一批判性思维概述
在国外,批判性思维源于苏格拉底,他强调批判性思维和精神,倡导探究性质疑,注重思维的清晰性和一致性。“现代批判性思维之父”杜威则将其理解为一种“反思性思维”,是一种有目的、自我校正和判断的思维形式。我国的批判性思维始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意指要对学生的内容进行思考,不能光注重“学”而忽略“思”,如果光学不思则会陷入到蒙蔽、迷惑的思想沼泽之中。总括来看,批判性思维主要包括以下认知能力:阐释、分析、评价、推理、解释、自我管理,在情感特质上表现出好奇、博学、机敏、自信、灵活、开阔、谨慎、诚实等品质[2]。
二 英语精读课程批判性教学的现状分析
英语精读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夯实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并通过文章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评价,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习惯。然而,在当前的英语精读课程教学之中,教师仍旧习惯于固态的教学思维和理念,采用灌输式、讲解式的教学,将重点放在对英语词汇、语法、句子篇章结构等方面的讲解,而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不够,导致学生的批判性存在欠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下,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内容,对于问题的探讨缺乏独到的见解,不愿多思考,从而缺乏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3]。
三 基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英语精读课程教学策略分析
(一)课前预习,启迪学生对学习主题的思考
在英语精读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中,课前预习是至关重要、不可缺少的环节和内容。教师要布置学生的课前预习任务,培养学生良好、主动的课前预习习惯,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阅读杂志等方式,获取相关话题的背景知识,能够获悉阅读篇章的表层涵义和主题意义,并进行适当的提问,以此为驱动引领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充分激活学生对阅读篇章主题意义的思考。以“Soldier’s Heart”一课为例,文章主要涉及大量的一战信息,从而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搜集背景知识,诸如:作者生平、文章写作背景、个人情感和思想及文中提及的大量战争等相关知识,并预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前思考,让其带着问题预习和思考,明晰阅读篇章的大概内容,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取问题的答案。
(二)以问题为引领,驱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正所谓“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由此可见,英语精读课程的学习必须以问题为引领和驱动,通过对问题的提出、分析、思考和解决,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获得知识的同时开拓思路,增强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批判的意识和能力。[4]具体来说,要注重以下内容: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让学生培养英语学习中的问题意识,可以通过广泛的涉猎和阅读,汲取丰富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等,扩大自己的英语学习视野,为更好地理解英语阅读篇章奠定知识基础。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提问方法。在英语精读课程教学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关注每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其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或钻牛角尖,都要认真倾听、正确引导,并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提问技巧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提问质量。如:可以由题目处入手提出问题,找寻阅读篇章的内核及中心大意;可以从题目与内容的关系入手提出问题,尝试逐段、分步地提出问题;可以从文章的每一段落的开始或结尾处入手提出问题,发现各段落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进行写作技巧的学习;可以从文章的不同体裁入手提出问题,还可以从作者的情感、写作风格等方面入手提出问题,由此增进对英语阅读篇章的理解和体悟。
3.掌握多样化的提问方法。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提问方法,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发问,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提问水平。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方法:①比较提问法。找寻阅读文章中相似、相近及差异之处,进行比较、辨析并提问。②反向提问法。采用相反的角度进行思考,从后往前梳理阅读篇章的内容,并采用反义词、反问句进行提问,以较好地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突破常规习惯性思维的禁锢,深入把握阅读篇章内容。③追问提问法。在理解了表层后,应继续追问,由浅入深,真正发现作者的深层旨意,从而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注重提问的价值。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而不能使思考过于表浅,通过引导、点拨的方式启迪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导向深入,并由此激发学生提出更多、更新的问题,从而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
(三)小组合作互动交流,激发学习自主性
单纯依赖于教师的课堂讲解是不够的,还要充分突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以英语精读课程“Angels on a Pin”一课为例,教师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性思考和质疑如:“What does the word‘impartial’in the last sentence of Paragraph limply?”、“How did the student look at their education?”、“What is the metaphorical meaning of the title?”,学生可以就上述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和交流,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搜集相关的背景知识,并运用PPT模板进行呈现和展示,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了解文章的主旨及西方哲学思想,并进行小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等,帮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阅读篇章内容,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碰撞和激发,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
(四)指导学生进行批判性的英语写作
教师要在英语精读课程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自主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要对文章作者或教师的观点进行自我反思,对阅读篇章的主题内容进行批判性的评价,提出自己深思熟虑之后得到的个性化、新颖的见解,并基于自己对文章主题的思考,进行批判性的英语写作。例如:“The Most Dangerous Game”一课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结局,因此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个续写,这种情况下就会激发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因为文章涉及到很多思想,如道德,人性等,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从自己所倾向的角度进行写作,同时将问题与现在的社会现状结合,讲出文章的真谛及深意所在,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批判性及创新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5]。
(五)关注学生的非语言学习能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批判性思维能力,要在英语精读课程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语用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非语言学习能力,要挖掘、提取阅读篇章中的风俗文化、社会背景、人文价值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并且,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的国内国际热点,例如:在学习“How Do We Deal with the Drug Problem”一课中,要让学生采集各国现存的毒品问题及毒品问题解决的困难所在,从而让学生通过探讨与学习认识到远离毒品及提出解决问题的独到方法。
综上所述,英语精读课程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营造民主、宽松的英语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增强学生的思想开放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于翠叶.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356-358.
[2]张丽.中美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海外英语,2016(22):243-244.
[3]毛反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长沙医学院学报,2017,15(01):59-60+44.
[4]武金锁.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08):133-135.
[5]毛反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10):168-1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