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互联网 + 双师工作室双平台的《个性化印刷》教学模式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3 09:28: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个性化印刷》课程是印刷媒体技术专业的实践课程,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程之一,针对课程课时较少,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现状,本文提出基于互联网+双师工作室双师平台的教学模式。首先是互联网+平台的搭建,工作室的建设和双师团队的组建三个方面,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将真实的客户订单带到工作室,充分利用课下时间,解决了之前教学存在的课时较少,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个性化印刷;互联网+;双师工作室

本文引用格式:张彦粉,等.基于互联网+双师工作室双平台的《个性化印刷》教学模式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25):51-54.

        随着新时期教育教学创新理念的不断推进,如何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已成为现代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对象已经是更有思想,更有特点的00后。教学改革更加迫切。互联网在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MOOC、VI技术、AI技术的出现,而且在教学中应用得成功的典型使得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们主张在更多领域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这也得到了很多教师和高校的认可。2015年我国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指出,要“以互联网为基础探索新型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这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们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铺平了道路。

\

 
一 课程介绍

       《个性化印刷》是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印刷媒体技术专业的核心实践课程。通过该门课的学生,学生能够了解个性化印刷设备的工作原理,并能够熟练地操作个性化印刷设备,将自己设计的印刷原稿在相应的材质上得到复制,理解对数码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式,为以后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个性化印刷岗位)打下基础,作好准备。另外,本课程还强调了素质教育,通过在小组中所担当的任务和和承担的角色不同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本课程共包括5个实践教学项目:个性化T恤的制作、个性化杯子的印制、板画的印制、个性化手机壳的印制、数码印刷机的使用。

目前,《个性化印刷》课程的教学现状:

       ①课时短,学生操作机会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个性化印刷》这门课程需要学生掌握6台仪器的操作,3个相关设计软件的应用,其中数码印刷机的操作是本课程的难点也是重点,但是目前,该课程的学时是56节课,如果只是利用课上的时间,无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操作设备的练习,忽视了学生的实操性训练,学生在毕业后无法达到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

       ②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容易脱节,高职学生对课程的理论部分不感兴趣,但是通过在做和练的过程中,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操中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③学生对个性化印刷课程非常感兴趣,他们自发组织成立了婉约个性化印刷工作室,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个性化印刷作品,承接校内的个性化印刷业务。另外,学生对互联网技术熟悉而且依赖,对于MOOC、共享教学视频、在线学生等技术非常感兴趣。

        所以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学习和引进更为先进的教育教学新方法。《个性化印刷》教学团队在婉约个性化印刷工作室的基础上,从相当企业引入企业导师,打造学校导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深度结合“互联网+”与“双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打造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课程中进行广泛推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二 基于互联网+双导师工作室双平台的《个性化印刷》教学模式实践

        基于《个性化印刷》课程的教学现状,课程改革的内容有:互联网+平台的搭建、工作室的建设、双师团队的成立等三个方面。

(一)互联网+平台的搭建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图形的实时互动、更新,为课堂教学职场化提供了可能。为了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教师需要将互联网时代的资源信息整合、分享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应用到工作室课堂教学中,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在线网络课程、微课、共享教学视频和教学材料等形式,推行课下网络自学和课上企业项目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实践中缺少什么就补什么。


\

\
 

(二)工作室的建设

       目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婉约个性化印刷实训室》已经成立,工作室已经投入使用,投资50万元,购买相关仪器、设备和软件共15台(件),这些设备已经可以承担所有工作室的项目。但是工作室并不等同于实训室。工作室是以将真正的客户订单转化为项目,以真实的项目为课程主线,在校内导师的带领下,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进行教学分析、课堂设计和课程评价。《个性化印刷》工作室承担的三个任务:第一通过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对接后,明确课程内容与实践岗位要求之间的关联,提炼出学生要掌握的理论部分,作为学生在实训室的工作任务目标。第二模拟实际工作岗位过程,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加强学生的实操练习。通过工作室,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为以后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成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框架是工作室建设的重要部分。参照个性化印刷相关企业,首先进行岗位职能细分,以形成工作室的具体组织架构。工作室的总负责人就是企业的总经理,由学校《个性化印刷》课程负责人担任。负责工作室的发展方向、正常运行和与相关企业的对接。对应公司的部门经理,工作室下面设立3大部门,分别为对应企业生产计划部的项目计划部,负责人为项目计划经理,由学校《个性化印刷》课程组的教师团队成员担任,负责制订项目安排以及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和相关操作;对应企业生产车间的项目生产部,负责人为项目执行经理,来自于企业人员,负责执行项目计划经理安排的具体的项目,将项目分类后安排给对应的项目小组。对应企业的质量管理部的项目检查部,负责人为项目检查经理,由个性化印刷课程组的教师团队担任,对项目进行检查、评价等。这三个部门最核心的就是项目生产部,该部门依据项目的情况进行分类并下设项目小组,小组长由来自于各个相关企业的技术工人来担任,比如个性化T恤制作小组、个性化摆台制作小组、个性化相册制小组等,每个小组设立小组长,每个组长带领学生完成个性化产品的制作工作。


\


       基于真实项目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分组教学方式,这种依据真实项目来组织团队的方式符合现代企业日常运作模式。从项目的承接、计划、执行、完成交付等过程,小组成员都会全程参与。所以学生不仅学到了设备操作、理论知识,更多的是掌握了项目完整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这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成立双师团队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传统工作室因为没有企业人员的参与,面临着与企业对接不直接、项目来源不充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差距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此次改革成立工作室指导教师团队,团队成员中至少一半的人员是来自于个性化印刷相关企业。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印刷媒体技术专业现有专职教师9人,其中副教授1人,博士2人,均多年从事印刷包装行业的科研和教育工作,拥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教学团队全部参与过《个性化印刷》的教学过程,并且具有年轻化、高学历化、学缘结构好的特点,是一支敬业爱岗、具有创新能力、很有发展潜力的教学团队,能为本次教学改革提供可靠保障。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印刷产业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周边优秀的企业家和从业者很多。所以校外兼职教师主要来源于大的印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他们将企业真实的项目带到工作室,并给学生讲解新的印刷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实现了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工作项目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融合。

\


三 改革效果

       工作室制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把互联网与双导师制工作室制相结合、企业真实案例+项目化教学相结合,打造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在线学习资源、互动交流平台和信息化工作室,与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将企业案例引入课堂,应用互联网手段,基本实现专业核心课程知识学习网络化、设计实训项目化、企业参与教学常态化。

      (1)将互联网+双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引入到《个性化印刷》课程教学中,将学生转化为学习的主体,而老师是学生做项目的导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企业真实的案例转化为学生学习的项目导入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更多样化,改变传统通过试卷考试的弊端。也能够更加清晰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进行教学指导和评价。

       (2)工作室引入双导师制,将企业的真实案例带到工作室来,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以及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成为适应市场竞争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印刷媒体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晓男.“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06):65-67.
[2]金旭东,陆飞.“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3(23):105-106.
[3]陈江.“工作室课题制”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施——以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为例[J].装饰,2013(03):125-126.
[4]温振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探索——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17-19.
[5]戴映红,郑雪梅.高职机械制图一体化工作室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01):255-257+2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93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