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创新型、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2 16:11: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当前社会上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有所变动,这些都促使着药学专业结构的变动调整,社会上对这类专业的综合性人才非常需要,要求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扎实,学识广泛,不墨守成规,适应社会的能力强,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在本文章中作者就《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对药学专业的教学,人才培养方式进了革新,效果明显,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中国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创新型;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李福森,覃杨,李琼,等.基于创新型、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0):7-8.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化进程也在加快,经济结构有所调整,促使着药学专业结构的变动及调整,社会上非常需要这类专业的综合性人才。但是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我国开设医学类、药学类专业的高校在学校的专业设置上把专业进行简单的拆分,导致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单一。大多数学校这类人才的培养方案都是把化学与药学相结合,设置的教学课程单一死板,学生更多的是在学习理论知识,而实践性经验不足,与社会脱节严重,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独立以及团队合作完成工作的能力,且学校大多注重偏理科思维的专业教学而往往忽视人文及德育教学课程。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适应当下瞬息万变的社会以及其专业领域的要求。学校应该根据“国标”改变自己的传统观念,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进行教育改革,多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今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充足的准备,为学生今后能够适应药学专业的发展走向和岗位需求奠基。本文就“国标”对创新型、应用型药学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究。[1]

一对创新型、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的必要性

         传统的药学课程教学中,其使用的教学方式大多都是偏重于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来传授理论知识,反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关注度不够,造成了学生过度依赖老师并且学习被动。学习本专业必须反复进行实验,从而在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但是现在学生们进行实验单单就只是为了去对老师教授的那些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并没有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就体现了对传统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二 建设创新型、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为打破传统桎梏,建立创新型、应用型药学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我提出以下几点可以采取的措施。

\

 
(一)注重学科融合

         为了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的药学人才,学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学科背景下的专业化教育,转而实施多学科知识以及学习方法相互融合的综合型教育模式。利用本学科的优势,对专业的资源优势进行挖掘,并与相关学科进行融合,增强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与交叉。在课程设置的方面,我们要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化学与药学相结合的模式,从而进一步发展为药学、化学、生物学与医学相结合的模式,同时,增加一定量的人文课程。由于药学应用于医学领域,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药学与医学的结合,让两个学科紧密结合。各任课老师在平时大都积累了很多的这方面的知识以及生活经验或者是学术方面的经典案例,老师们都可以进行分析,与所教学的知识点相结合教授给学生们并且相互之间实现资源地共享。

(二)注重对学生创新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1.改进实验教学的方式。学校方面应该注重对实验课程的改进,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这一重要问题,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进行实践教育方式的改进,把学科实验设置成不同的类型,分为不同的层次,例如,基础类型、拔高类型等等,从而使理论学习与实验学习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并突出体现实验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这一方面的改进过程中,学校还可以加入自主设计实验的课程,让自主实验课程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不仅仅会激起学生们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增强学生们转化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们的自主能动性和创新创造性得以提升,同时,这种自主实验课程的开展,使得学生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会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作用。

        2.科研机构与学校教学相辅相成。学校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药学人才,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奠定基础,以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为契机,综合利用学生的综合实习以及毕业实践等机会,把学生组织起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实践强化训练,将药学以及与药学相关的一系列专业的知识以及技术都融入进实习训练中去。开展研究课题,与教学内容相互补充,根据不同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给学生们制定课题,学生在完成这些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对本学科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并且更加深刻地感受了科研,为学生将来继续深入学习或者是就业都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同时,在学生进行实习前的强化培训之时,学校还会邀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专业人士来开展讲座,再者就是学校会聘请部分教师来到学校为本科生进行日常授课,实现以教学带动科研发展,让二者相融合,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助力。

        3.寓教学于实训之中。在日常进行教学的同时,学校还应该利用多种方法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形成以药用种植、药物生产、医院、实践教学基地、见习基地等为主要内容的实训。学校可以和一些相关企业进行合作,把校企合作加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去,与见习基地进行合作,共同建设,为保障校外的实践教学顺利进行助力。建设实训基地,将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运用,在实践中更透彻地理解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形成知识框架,促进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形成,为学生日后就业奠基。

三 改革教学

      2018年5月5日南京“国标”药学类专业解读会的召开,直面“如何正确理解和推广使用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主题,共商全面提高药学高等教育质量新路径。“国标”融入了国家战略部署、高等教育改革、医药行业发展的新理念。该标准特别突出以学生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推动本科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突出产出导向。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突出持续改进。强调做好教学工作要建立学校质量保障体系,要把常态监测与定期评估有机结合,及时评价、及时反馈、持续改进,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一)改革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输,是趋于单向的。现在,我们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药学人才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方式向师生双向互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转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使用比较的教学方式,还应该灵活运用引导学习的方式、案例教学的方式、讨论教学的方式、实践教学等等方式,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们进行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先由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并布置作业,再让学生们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和课本向结合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学生们进行互联,进行在线讨论、答疑解惑等等工作,与学生们建立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知识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一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极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药学专业教学方案模式的创新发展。

(二)更新教学内容

         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前后衔接不紧密,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到对课本知识内容不断更新,对已经不符合现在实际情况的内容进行修改或删除,把现在科学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内容加入进去,从之前全都依靠纸质书籍到现在将纸质书籍和电子书籍相结合使用,编写电子教材,方便学生以及教师日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三)改革管理体制

          建立齐全、规范、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优化管理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组织形式,建设由专家、学生组成的全面的监督体制,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把本学科的教师集合起来集体进行备课,学校定期检查各班各教师的教学实施状况和授课的情况。学校还应该对课程考核的方法进行改进,对学生的综合水平进行科学评价。实施老师学生单独负责制,充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并且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综合的评价,注重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的考评方式评价指标分别是理论课成绩、平时成绩、实验课成绩、以及自主学习实验的成绩和专题学习的成绩,其中的平时成绩都包含课下作业和课堂表现等等内容。
 
         根据“国标”所调整,在培养创新型、实用型药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高校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他们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进取,理论知识愈加扎实,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毕业后就业于合适的工作岗位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投入工作后所需要的适应期比以前也是缩短了很多,学生在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中,获得很大的进步,使得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得以提高,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有着极大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了学生、学校以及企业的三方面发展。

\

 
参考文献

[1]金越,孙慧君,吕莉.多元化模式构建创新型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平台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0):67-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912.html
本文标签: 创新型 ,应用型 ,药学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