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1 11:50: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蓬勃发展。为了更好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分别从学生层面和教师层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开展了调研。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体评价较好,但还需进一步深入构建集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郝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20):143-144.

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调查研究背景

        然而,随着网络新媒体的普及渗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当前以“95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普遍受到国内国外、线上线下的多元价值文化冲击,再加上学业问题突出、就业竞争激烈、职业目标缺失、成长困惑繁多等原因引发了各种心理问题,有些甚至引发恶性事件的发生。据重庆工商大学2017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校危机干预人数比2016年增加了62.5%,比2015年增加了116%,比2014年增加了457%,这一数据对比,让我们深感心理危机干预形势严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务艰巨。同时,2017年自主自愿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当面咨询的学生人次比2016年上涨14.5%,比2015年上涨124.2%,比2014年增加212.5%,可见,学生对学校心理咨询的接受和认可程度有很大提升,但也让我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情况感到担忧。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情况

        为了更好了解重庆工商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2018年5-6月,课题组主要两个层面开展了调研:一是学生层面,课题组用自编问卷《重庆工商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用表)》对重庆工商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大样本问卷调查,共发放调研问卷7000份,回收有效问卷6781份,回收率为96.87%;二是教师层面,课题组用自编问卷《重庆工商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用表)》对重庆工商大学的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专任教师、专职辅导员、教育管理者等进行了小样本问卷调查,共发放调研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6份,回收率为92%。

\

 
        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工商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对“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体评价”非常满意的占20.75%、比较满意的占46.38%;对“开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活动的总体评价”非常满意的占21.27%、比较满意的占47.44%;对“提供的大学生(线上、线下)心理咨询服务的总体评价”非常满意的占21.72%、比较满意的占48.13%;对“四级心理问题预警网络的总体评价”非常满意的占22.37%、比较满意的占47.85%;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朋辈帮扶的总体感受”非常满意的占21.69%、比较满意的占45.97%。可见,超过60%的学生对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和朋辈帮扶平台是比较认可的,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工商大学的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评价”非常满意的占8.70%、比较满意的占63.77%;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占73.91%,参与过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占63.77%,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愿”中非常愿意的占37.68%、比较愿意的占43.48%;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体系建设的总体评价”非常满意的占4.35%、比较满意的占63.77%;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总体评价”非常满意的占10.14%、比较满意的占62.32%;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总体评价”非常满意的占10.14%、比较满意的占59.42%。可见,大部分教师了解、参与过并愿意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工作总体评价颇高,但认为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健全。

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虽然学校在着力于提升授课教师水平能力和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加强专项教改研究,同时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还需进一步深化。二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和网络技术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如编写契合学生实际心理需求的高质量教材、引入或者集结名师打造高质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三是授课教师队伍的低专业化、低专职化、低职称化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考虑引进一些心理学专业的专职授课教师,尤其是高学历高职称的名师;另一方面对当前授课教师“通过学历教育、举办专题培训班和工作坊、召开交流会、开设网络课程、以老带青一对一帮扶等形式”[1],提升专业化水平和教学综合素质。

(二)激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活力与功效

        虽然学校注重将外在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通过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内化为体验和感悟,从而锻造健康心理素质,如开展心理微电影比赛、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心理知识竞赛、心理电影展评、心理外场调研、心理健康海报设计大赛、心理知识辩论赛、心理涂鸦展、心理成长微课比赛、心灵诵读比赛、心理摄影展等活动,但为了更好发挥实践活动功效,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活动设计需创新多样,以便吸引更多学生自主自愿地参与,“使学生在多样活动中收获不一样的体验与感悟”[2];二是活动主题特色鲜明,既要能充分融合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也要具备独有的“心育”功能,使之区别于一般活动;三是活动组织要兼顾精细,不要盲目贪多,每一次活动都务必使参与学生获得收益,这样活动才能被广泛宣传推广。

(三)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的方式和方法

         虽然学校开通了线上(网络咨询)和线下(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两种咨询方式,采用了以认知疗法为主、沙游治疗、精神分析疗法为辅的咨询方法,但这些还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学生的咨询需求,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拓宽咨询服务方式,除原有的个体咨询为主、团体辅导和网络咨询为辅的方式外,增加心理咨询信箱、电话心理咨询,甚至危机求助热线等方式;二是活学活用多种咨询方法,将“以认知疗法为主发展到沙游治疗、行为训练、音乐治疗、绘画治疗、人本主义疗法等多种方法并存发展”[3];三是组建一支咨询经验丰富、具备过硬资格证书的咨询服务师资队伍,并且根据咨询师擅长服务范围发展为适应性问题咨询专家、人际关系咨询专家、恋爱情感咨询专家、学业困难咨询专家、择业就业咨询专家等。

(四)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干预”的机制和措施

         虽然学校建立了全面普测、四级预警、朋辈帮扶、危机干预、转介跟踪等新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机制和相应预案措施,也取得了突出成效,但还需要不断健全完善:一是推广普及预防干预有关知识和组织开展积极心理干预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珍惜生命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并且让全校师生都能成为心理问题的识别者和帮扶者;二是及时有效地开展心理问题筛查工作,通过心理量表测评筛查、心理委员日常观察上报、辅导员谈话初步识别、心理中心初步诊断等方式,构建起心理异常状况监察的问题筛查工作机制和快速反应信息渠道;三是梳理以往心理危机干预的成功案例,汇编存档并以此为参照科学制定出科学可行的针对不同类型心理危机事件的工作预案和数据库,以便高效有序地开展危机干预工作。

(五)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保障”的落实和优化

          虽然重庆工商大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除传统的课程教学平台、现场咨询平台、拓展训练平台、朋辈帮扶平台外,创建了集在线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心理减压分享服务“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号平台,但还需要进一步解决优化:一是微媒体平台还有待进一步建设打造,比如微课堂的开设、线上研讨聊天室的设立等;二是组织协调议事平台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搭建一个由学校党政领导、教学管理系统、学工系统、保卫部、宣传部、后勤集团、专业心理医生等共同参与议事、协调工作安排的交流平台;三是各平台的考核评价机制、培养发展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培养和合理报酬方面都需要加大保障力度,既为他们提供专业化发展的平台和通道,又为他们积极投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成长动力和坚强后盾。

\

 
参考文献

[1]张莉,甘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2):14-17+28.
[2]朱美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创新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29(02):73-77.
[3]丁笑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7):133-1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7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