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中的协同育人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1 11:47: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就高校教育教学而言,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要想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仅要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还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中的协同育人评价工作。本文主要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中协同育人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协同育人评价的有效策略,望对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教学评价工作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协同育人

本文引用格式:彭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中的协同育人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20):137-138.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中协同育人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普遍轻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纵观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状,绝大多数高校管理人员普遍重视就业率,大力要求专业授课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而严重轻视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这样重专业轻思想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处于停滞不前状态,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时间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压缩,直接影响了现代大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1]。

(二)各职能部门欠缺有效交流合作

        实际高校思想政治质量教学评价中,要想形成有效的协同育人工作体制,高校党政机构、共青团部以及学生工作部门务必要上下统一、协同工作。但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党政机构、共青团部以及学生工作部门欠缺有效的交流合作,各个部门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中的协同育人工作体制和自身工作无关,直接导致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和评价工作浮于表面,很难有效培养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思想政治教育。

(三)高校教学和学生思想教育难以衔接

         高校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主要围绕两方面进行,一方面以基础院系为主,直接决定着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整体发展;另一方面则以院系学生工作为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际思想和认知。现阶段,由于现阶段院系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和学生存在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大部分辅导员和授课教师普遍重视院系容易以及学生成绩,严重忽视了和学生的有效沟通,直接导致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整体思想动向,严重阻碍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

 
二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协同育人评价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推动协同育人评价工作的开展


          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而言,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平台、心理健康教学平台、就业指导教学平台以及第二课堂教学平台,要想确保协同育人教学评价工作的有效性,高校党政部门务必要重视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推动协同育人评价工作的开展。第一,就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平台的利用来说,高校管理人员务必要在重视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团队构建的同时,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学的创新管理,全面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学管理工作制度,积极促进形式与政策教学朝着标准化不断发展,定期进行教研教改活动,有效将“走出去”和“引进来”想融合,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就地进行社会实践,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协同育人教育的有效开展。第二,心理健康教学平台,主要以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咨询,进而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系统,进而有效帮助高校心理健康教学课程、心理座谈等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实际平台利用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人员务必要全面对学生的心理情绪进行全面调查,并逐步健全应急工作体制,进行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学宣传活动,从而构建一个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此同时,还要构建以院系、心理咨询、辅导员为中心的教学网络,可以利用微信、QQ等社交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心理情绪状态,以便在第一时间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从而帮助学生良好健康地发展[2]。第三,就业指导教学平台,纵观当前高校就业指导教学课程开展现状,绝大多数高校普遍在大学三年级或四年级临毕业前期进行就业指导课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多将就业指导停留在表面上,因此,今后高校就业指导教学平台的构建过程中,高校可以在大学一年级为学生安排职业规划教学课程,在二年级为学生安排就业指导课程,有效地引导学生更加客观真实地认知自己、认识社会,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就业观。第四,第二课堂教学平台,实际第二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授课教师务必要丰富实际教学内容,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进行有主题的思想政治教学活动,还可以融合我国传统节日、重大社会事件等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见血,进而有效带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

(二)紧紧围绕四个融合开展实践育人、协同育人教学

        就仅仅围绕四个融合开展实践育人、协同育人教学而言,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第一,全面融合爱国主义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实际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可以围绕我国传统节日、重大社会事件以及当前时事政策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可以是主题班会、主题演讲等等,以紧跟我国时代发展特点,将红色记忆、群众路线等为主题进行思想政治理想教学,这样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带动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还能够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全面把握作为现代大学生的重要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进而让学生在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全面融合养成行为教学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实际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以早操、早晚自习为具体切入点,全面进行课堂教学检查、早晚自习学习情况检查以及归寝检查等等,并构建科学合理的违纪惩罚工作制度,重点就盗窃、打架、旷课以及逃寝等问题进行惩治,以有效规划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行为,长此以往培养高校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构建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行为意识,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第三,全面融合校纪校规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实际思想政治教学开展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人员可以在大一新生入学初期,通过班会、讲座等方式组织学生集体学习学校相关校纪校规,同时让辅导员以班级为整体对高校《学生手册》进行学习,尤其针对其中学习规范、考试纪律、奖惩制度以及违纪惩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学习,进而有效增强高校学习风味,让刚刚迈入大学生活的学生对大学学习有一个系统的认知,进而帮助其在未来学习中能够科学地安排,为其未来的实际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第四,全面融合安全文明教学开展思想政治教学,高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文明教育纪录片,或组织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演习等,加深学生对防火、防盗以及防诈骗的安全认识,并有效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板、微博以及微信、QQ等社交方式开展法制教学,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

(三)利用高校教学团队的构建为协同教育创建基础保障

         就加强高校教学团队构建为协同教育提供基础保障而言,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全面做好思想政治教师团队的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开展过程中,授课教师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主要讲授人,因此,授课教师的专业性和思想政治素养直接决定了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学的最终效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团队的构建过程中,不仅要确保教师人数充沛,还要对授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进行审核,并定期组织思想政治教学团队进开展集中的思想政治学习,确保其思想政治观念和我国当前思想政治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并能够全面了解当前我国思想政治发展重点,以便授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向学生进行讲授,从而让学生能够紧跟我国思想政治发展形态。第二,全面加强院系辅导员团队构建,实际工作中,高校管理人员务必要始终坚持专业化的辅导员团队构建原则,全面明确高校院系辅导员的具体岗位责任、教学培训、专业能力评估以及考核工作体制,重视学生对院系辅导实际工作的评价,发现问题务必要在第一时间和辅导员进行沟通完善,从而进一步为高校协同育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保障。第三,全面加强班导师团队构建,为了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授课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心理情绪动态,进而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工作,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以及学工部门务必要双管齐下,全面健全班导生工作体制,通过班导生日常工作记录以及实际沟通来掌握各个院系专业、各个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情况,从而有效促进现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中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第四,全面加强学生干部团队的构建,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中,高校团委工作人员务必要规范化具体选拔流程,全面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原则,力求选处思想政治态度端正、作风朴实、勤奋上进以及具备奉献精神的学生干部,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除了公平选拔之外,高校团委还可以实行科学合理的奖惩滔天工作体制,对于学生干部中学生成绩、日常表现和实际干部不相符的学生干部进行指导帮助,如果依旧没有改善,则对其进行劝退处理,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管理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

三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要想从根本上做到协同教学,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管理人员以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人员务必要率先树立协同育人教学意识,积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推动协同育人评价工作的开展,紧紧围绕四个融合开展实践育人、协同育人教学,并利用高校教学团队的构建为协同教育创建基础保障,进一步促进高校协同育人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有效培养当代大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与前行。

\

 
参考文献

[1]刘俊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中的协同育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52-55.
[2]范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77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