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考评方式改革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9 13:43: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教学考评是衡量教学情况,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方式。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职卫校在考评中存在着注重知识、轻能力,方式过于单一和侧重于结果等几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对当前考评方式进行改革。本文将从考评改革的背景入手,具体分析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考评方式改革策略,以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考评体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考评;策略;考核形式

本文引用格式:黄远平 . 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考评方式改革探讨 [J]. 教育现代化 ,2019,6(18):250-251,256.

        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培养学生能力和综合素养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中职院校更是如此。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仍然存在着错误的教学观念,将学生的成绩放在首位, 严重影响了教学改革的进程。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中的考试制度要求,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教育质量, 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性人才已经成为了当前各中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将结合中职卫校《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具体对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考评方式改革进行探究。

一 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考评方式改革背景

(一) 传统考评方式存在诸多弊端


       目前在《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中, 大多数中职院校仍然采用着传统的考核模式,存在着很多弊端。

       首先,传统考评模式注重知识,轻能力。在目前教学中,我们通常延续着过去知识本位的教学思想,采用最传统的考核方式,也就是通过命题的形式来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对学生的技能操作,实践能力方面的考核很少,素质考核更是罕见。这种考核方式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他们的能力考评,违背了当前中职教育的目标。

        其次,考试方式过于单一。当前对学生的考评方式以闭卷笔试为主,口述、实践操作、答辩的方式很少。同时,多数学校仍然以一次考试来决定学生的最终成绩,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很少,不利于他们形成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利于技能水平的提升。

\

 
(二) 传统考评模式难以适应教学改革要求

        随着中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考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要求了。对于卫校来说, 用人单位在关注学生文化水平的同时,更加看重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对学校的评价机制进行改革,才能够培养出满足社会要求和市场要求的优秀医护人员。因此,在《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成为一个高素质、高能力和高水平的医护人员,是本门课程教学中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 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考评方式改革途径

(一) 营造良好考评环境


         营造良好的考评环境是进行考评方式改革的基础,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建立起科学的现代考试观,为考评方式改革提供良好的思想环境。过去的教学考评从“知识”出发, 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直接一点可以说是要让学生掌握考试中所涉及到的知识。但是现代科学的考试观念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考试的目的除了要让学生学会知识之外, 更是要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思想和学习的方法,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现代考试制度中强调要在考试中融入一些非智力因素的考察内容,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的考评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拥有科学的现代考试观念,提高对能力的重视程度。

         其次,要积极进行新课程改革,为考评方式的改革提供科学的教学环境。要进行考评方式的改革必须要注重对课程体系的变革,建立起完善的教学体系。从内容方面来看,应减少过去学习中那些过于复杂、难度过高的内容,并引入当前医学新研究、新内容,特别是当前医学领域的那些重大研究成果,将课程内容与医学行业发展现状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此激发出学生科研意识与探究能力。从教学方式来看,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引进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概念,即帮助学生在课外开展医学方面的探究,让他们能够研究中获得更多的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知识,提升科研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第三,要建立起与考评制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为考试改革营造出和谐的管理环境。在过去的考试制度中,学生、教师和学校行政部门之间并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不利于考评制度的完善与管理。因此, 在考评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与当前考评要求相适应的考评管理制度。对于考试管理人员来说,应提高自身的素质。考评管理人员的有序管理是考评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移速,作为考评管理人员,除了要求具备考试管理方面的知识之外,还应该去了解一些考试科目的相关内容以及背景知识,保证考试的顺利开展。学生则要了解考试的流程以及考试的方式,明确考试的目的,从而树立起正确的观念,从根本上防止考试中舞弊现象的出现。对于教师来说,应做好宣传和沟通的工作, 将自己掌握的考试流程与考试制度传达给学生,对于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要做好指导工作,尽自己的最大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考试、理解考试,消除对考试的抵触心理,建立起正确的考试态度。同时,还要让学生的建议反馈给考试管理机构,为考试机构改革考评制度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提高考试的质量。

(二) 改变传统考评方式

          过去的考核制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想要改善这些问题,就必须要从改变考评方式入手:第一,要加强对过程的考核。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要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与引导,因此,应在当前的考核制度中增加日常成绩的比重,避免出现过去教学中学生在考试之前进行“突击”的现象。过程考核可以通过作业、课堂提问、报告、操作小视频等形式来完成。对于《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来说, 还可以通过阶段性测验来完成。虽然阶段性测验也偏重于知识考核,但教师不妨在考试中加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下阶段内容的自学,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其他形式的考核来说,教师可以在制定考核内容时加入一些超出课程范围的部分,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考试的次数应该根据本章节学习的强度以及学习的难度而定,不易过多但也不能过少。

         第二,要丰富考核的形式。在考评方式改革中, 应改变过去单一的考试模式,通过多种方式来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如开卷考试、口试、操作测试、论文设计等等。具体选择哪种方式则应该考虑本阶段学习的内容与要求。对于那些强调学生记忆和理解的知识,可以采用传统闭卷考试的方式。而对于偏重于考察学生运用、总结的部分,教师可以选择开卷考试的方式。想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应该选择案例考核方式。操作考试则是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考察,也是医学类专业中常见的一种考试方法。

        第三,要完善考评的标准。从考评内容上来看, 除了要重视过程考核之外,还应该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学习情况,例如他们的到课率、课堂讨论的参与程度,平时日常小测验的成绩等等,以此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形成自觉性,避免过去由于一次定成绩所造成的学生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职业素养也应该是评定成绩的重要标准,包括行为技能、职业习惯、文化涵养、品质特点等等,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与职业生涯。从考评结果来看,成绩评定的结果应该符合正态分布。教师应在期末阅卷之后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学生成绩的优秀率与不及格率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通常来说,每个班级中成绩的优秀率不能过高,并且必须要有部分学生不及格。学生成绩是否及格需要根据他们日常学习的表现来进行判断,不能随意评判学生为不及格,更不能任意将不及格学生体为及格。只有这样才能够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他们正确的评判, 起到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从评分标准方面来看,要将过去的“全面开花”变为“一点突破”。过去的评分标准为“全面开花”,即要求学生所给出的答案必须要包含关键词、关键句、关键内容等等,否则就不能得分。而“一点突破”则是指学生如果能够对某一点内容进行高水平的阐述,就可以得到较高的评价。高水平的阐述指学生能够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并通过逻辑性的推理进行分析和论证。只要学生能够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高分的评判。当然,这并不是要让学生一味的求新、求异,特别是对于《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等医学类专业来说,更应该要注意严谨性。另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判时可以采用等级评价的制度,减少百分制评价的比例。

         培养具有较高能力素养的实践型人才是当前中职卫校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高质量的考核方法。在目前的教学中,传统考评方式有着许多的不足之处,要求我们必须要进行考评方式的改革,即创造一个良好的考评环境,改变传统通的考评方式。对于教师来说,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需求进行不断的调整与探究。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必然能在日常教学中建立起一个高效的考评方式,为社会培养出真正高能力的人才。

\

 
参考文献

[1]刘占柱 , 沈成君 . 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J]. 中国成人教育 ,2009(15):31.
[2]康红梅 . 生本教育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学”“三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 [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27(01):136-138+161.
[3]王羡农,贾东水,谭少波.改革考评方式培养创新人才[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02):72-73.
[4]蒋蓓蓓.在线教育视域下本科生能力达成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7(02).
[5]莉欣,于淑萍.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02):94-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66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