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工程经济是土建类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绪论课是正式教学开始前的前言课,在整个学科的教学中具有先导作用及特殊的教学地位和意义。本文结合《工程经济》绪论课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工程经济、为什么要学习工程经济、如何学好工程经济这门课三个主要问题,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总体认识和了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信心,为后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土建类专业;工程经济;绪论课;教学探讨
本文引用格式:曾刚,等.土建类专业《工程经济》绪论课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16):113-115.
工程经济是土建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1]。由于绪论内容通常不涉及到具体知识考点,引起不了学生的重视,由于课时较少的原因一些教师会轻视绪论的讲解,草草提一下或一带而过,甚至直接放弃绪论内容而进入到具体的教学章节[2]。绪论课既是一门课程的重点,也是一门课程的难点,有许多教授学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2,3]。绪论课是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第一次正式见面,第一印象极为重要。学生喜欢学习某门课程的原因有多种,最直接的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学分而顺利毕业、还有别的原因,例如:个人对课程特别感兴趣、课程特别重要,提升专业能力为将来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夯实专业基础为了进一步求学深造打下基础、被任课老师的教学风格、人格魅力等感染而喜欢这门课。绪论课是对本课程进行综合性概括和介绍,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为今后教学沟通和配合打下基础,作为课程教学的第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任课教师上课前应该做好充分准备,讲好第一堂绪论课。目前,检索的文献资料中关于工程经济绪论课教学方面的探讨还教少,本文在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的资助下,对工程经济绪论课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阐述了什么是工程经济(What)、为什么要学习工程经济这门课(Why)、如何学好工程经济这门课(How)三个问题,就如同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三个哲学问题,通过工程经济绪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的精心准备,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工程经济
(一)工程和科学、经济和技术的含义
介绍和本课程或专业相关的几个术语,如工程、科学、经济及技术的含义。工程和科学。百科全书对于工程的定义是应用科学知识使自然最佳地为人类服务的一种专门技术。一般工程泛指实践中准备或正在实施的各种投资建设项目,即拟建或在建项目从策划、设计、施工到投人使用的全过程,包括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水利工程等。谈到工程的概念时可再进一步重温土木工程的概念,让学生加强对土建类专业的理解。科学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工程和科学的显著区别是,科学可以容许无数次失败,比如爱迪生历经了1000余次失败最后成功发明了电灯,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失败的基础上总结失败的原因,探索各种方案可不可行,最后在失败的经验上获得了成功。科学就是探索未知,获得真理的过程。而工程是不容许失败,工程事故的发生一般会造成各种人员、经济、财产伤亡,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经济和技术。经济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这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严复曾将经济一词翻译为“生计”,即如何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而本门课程中提到的经济更多的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合理性问题。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法,是应用各种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进行各种产品开发、设计和制造所采用的方法、措施技巧等水平的总称。
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科学是去探索未知、总结规律、发现真理,而技术则是应用科学得到的规律,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工程实践问题,并取得符合人们预期的较好的经济收益。工程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科学家们会有针对性的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去解决突破这些工程技术难题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介绍这四个和本课程或本专业出现频率较高、比较重要的名词,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及它们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土建类专业的深入理解,开阔学生的学术眼界,提升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什么是工程经济
工程经济是介于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是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工程和经济的交叉学科[4,5]。工程经济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工程经济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工程经济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对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决策和价值工程有一个系统地了解,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领域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建工程经济方面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论支持。
二 为什么学习工程经济这门课
(一)从社会层面分析
从社会角度来看,学习工程经济是促进管理科学化,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资金是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和竣工的前提条件,有钱好办事,有钱才能办成事。一般来说,对于任何一项投资行为投资者都会先算一笔账。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包括设想、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的整个建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建设单位(业主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咨询单位、供货单位等。对于工程项目涉及的过程和单位较多,因此投资一项工程更是要算好工程经济这笔账,认真分析其利害关系、规避风险,趋利避害。建筑企业进行工程建设的基础是利润。利润是工程项目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可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有序发展和提升国家的经济水平意义重大[6]。工程项目的投资在控制好工程进度和质量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工程成本的控制实现利润最大化,体现工程的价值,达到财富增值的目的。
(二)从个人层面分析
从个人角度看,工程经济知识是土建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广泛,如投资决策、项目评价、理论研究、生产力布局、不确定性分析等,不懂经济、不会算账的工程师是不专业、不合格的,学好本课程对于毕业后从事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活动有较大帮助。而且工程经济是注册造价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等资格考试的重要一部分,考试内容涵盖了课程的知识点较多,分数比重较大,学好本门课程对于毕业工作后取得行业内相关的资格考试更加方便,这是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和执业资格考试对课程教学的要求,是“双证通融”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要体现。
因此,无论是从社会角度还是个人角度来综合分析可知,学好工程经济这门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 如何学习工程经济这门课
通过前期介绍了什么是工程经济、为什么学习工程经济这两个问题,学生们对工程经济有了初步的印象和了解。如何学好工程经济这门课的第三个主要问题,将通过工程经济的教学内容安排、分析步骤及方法、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等方面来详细讲解,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课程的内容和内涵、增加学生们学习本门课程的动力以及学好本课程的信心。
(一)教学内容安排
目前,市面上出版的与本课程相关的教材有的叫工程经济学或建筑工程经济等名字,以李娜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建筑工程经济》教材为例,此书涵盖了现金流量与资金时间价值、工程经济要素、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建设项目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建设项目的不确定分析与风险分析、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价值工程、建筑工程经济在工程中的应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等章节内容[7]。我院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经济的课时定为24学时。限于课时的原因,我们教学团队在确定教学大纲时对本课程的主要讲授内容有基础部分和专题部分两部分。本着把工程中经常用到的、重要的知识点章节讲透的原则,具体学时和讲授内容安排如下,其中,基础部分包括绪论(2学时)、现金流量与资金时间价值(4学时)、工程经济要素(4学时)、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2学时)、建设项目方案的比较和选择(2学时)等章节;专题部分包括建设项目的不确定分析与风险分析(2学时)、价值工程(4学时)、建筑工程经济在工程中的应用(2学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2学时)等章节。对于没有讲授到的章节内容,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主学习,有问题可在课下讨论交流。
(二)工程经济的研究对象、分析方法和步骤
(1)工程经济的研究对象
工程经济的研究对象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科学技术方面,另一方面是经济分析方面。对于科学技术方面是研究如何把自然规律应用到工程实践,诸如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学等学科的内容。对于经济分析方面是研究经济规律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这些知识构成工程经济类学科的内容。对一个工程项目而言,被接受必须具备技术上可行和经济上合理两个基本条件。
(2)工程经济的分析方法和步骤
工程经济的分析方法是对工程技术问题进行经济分析的系统理论与方法,是工程(项目)方案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即运用哪些经济学理论,采用何种分析工具、建立什么样的方法体系,才能正确的评价方案是否有效,寻求达到工程技术方案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具体常用的分析方法有理论联系实际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法;系统分析和平衡分析法;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法;统计预测与不确定分析方法等。工程经济分析问题的基本步骤一般是先确定目标、寻找关键要素、穷举方案、然后评价方案,做出决策,对决策满意则实施方案,如果不满意则放弃该项活动或重新构思新方案。要想学好工程经济这门课必须要熟练掌握教材里的基本概念,熟悉各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并结合实际工程问题将理论在实践中去充分运用。
(三)教学方法
工程经济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对于各章节重点内容,课堂教授、习题等各个教学环节中应协调配合,反复强调、突出,使学生印象深刻,概念清晰,牢固掌握。结合教学团队任课教师相关的工作经历和科研成果拓宽延伸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学,不断创新探讨更深层次的知识。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相结合。提前为学生们设计好每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案,教学方法上,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开始每节课程,每次上课时提出本课时需解决的核心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学习思考,例如在讲到资金的等值时,可以请同学们思考“现在的100元和2年后的200元能不能等值”,通过资金的时间价值介绍资金的等值;多用“案例比较”教学法[8]讲解每一处新的知识点,选择生活中和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常见的例子进行对比,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例如高校通勤车是购买还是租赁两种方式如何选择,给出高校和本案例相关的财务报表,结合学校自身状况以及购买和租赁的优缺点,可做出最适合高校自身发展的选择方式。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锻炼,通过课堂演练和布置课后习题作业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通过多方位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在工程经济课程的平时教学中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敢于创新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9]。
(四)考核标准
考核目的是对学生基本概念、公式和基本理论方法的综合考核。学生总成绩的计算包括两部分: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考核成绩包含出勤、课堂学习表现、课后作业成绩等几部分内容。期末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采用百分制的计算方法评分,期末试卷命题范围涵盖课程的所有讲授的章节,考试试题的命题能反映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增加案例题和计算分析题的分数比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进行综合考核。同时可适当结合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和试题形式,如多选题题型的设置,将执业资格考试的有关内容融入课程考核。通过这样的考核标准,使学生更加重视计算能力的锻炼,更加注重对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发挥课程考核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四 结语
工程经济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对工程经济绪论课的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使学生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工程经济》课程及其设置的重要性与学习必要性的基础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融入感,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入后续课程的正式教学打下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仇锦先.水利工程经济绪论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35:171-172.
[2]吴定燕.《建筑材料》绪论课讲解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36:316-317.
[3]黄川腾,蒲爽.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初探—以结构力学绪论课为例[J].大学教育,2017年8月,38-40.
[4]周楠,闫淑荣.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3(10):87-88,91.
[5]姜蕾,高云莉,许辉.《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11):48-49.
[6]赵迪.建筑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6):237.
[7]李娜.建筑工程经济[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
[8]陶婕,卢珊珊.案例教学法在建筑工程经济课程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2(7):86.
[9]王永坤,杨沫,郝玉静.工程经济学课程全过程项目参与式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2):117-1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