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专业需求的高职专升本学生数学建模能力训练与提升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5 11:22:3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高职院校开设数学建模相关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高职专升本的学生与高职、本科生在共性当中又存在一些差异。本文欲探究在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实践中,如何能增强不同专业专升本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能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分析北京市朝阳区北京联合大学,100020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笔者所处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中开展相关教学科研活动,提供相应平台促进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并推动数学教学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高职专升本;数学建模;能力训练;能力提升

本文引用格式:玲玲等.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创业教育方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9):21-22.

         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相关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也是实现“重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笔者所处的实验院校虽然已取得一些成效,但是由于专业特殊性和专升本学生的特性,依旧存在着很多不足。因此,进一步研究基于专业的需求探索高职专升本学生的建模能力训练和提升,有利于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也有利于推动数学教学改革和创新。

一 数学建模特点及顺序

(一)数学建模的特点及类别


        数学建模的本质是运用数学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对现实中存在的某些原型进行分析。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问题,因此数学建模也有对应的很多类型,大体如下三类:一,关系图和逻辑式;二,统筹理论和过程理论;三,逻辑理论和子集合理论等。

(二)数学建模的顺序

       根据数学建模的思路上来说,数学建模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模型假设阶段:通过分析现实问题,将其简化为数学问题和约束条件;

       第二,建立模型阶段:通过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和工具,对其建构相应模型反应实际问题;

       第三,检验模型阶段:完成对问题的模型建构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检验;

       第四,求解模型阶段:当模型计算量巨大的时候,运用相关数学工具进行分析和运算求解答案。

二 数学建模在实验院校的现状

        目前实验院校涉及数学建模的专升本专业主要由以下几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工商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金融保险和国际贸易。

        由这些专业特点可知:高职专升本学生存在自身的一些特点,现有的数学教学策略不完全适合他们。通过前期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学生的数学建模情况进行调研,总结归纳以下几个特点:

      ①高职专升本学生生源情况的差别,导致学生应具备的数学基础差异明显;

      ②不同专业的高职专升本学生,具有相对丰富的专业课程基础,有利于分专业的建模训练;

      ③学生普遍没有参加数学建模活动的意识,投入数学活动的时间很少;

     ④学院目前两地办学,组织学生参与数学建模活动有地域困难;

     ⑤大部分学生希望了解参与数学建模活动。

\

 
三 学生数学模型能力构造的训练

      针对调研得出的特点可以看出,专升本学生由于专业的不同,对数学建模的时间和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通过数学建模的实际应用来提升学生的能力,虽然有助于培养学生以后从业的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但是需要根据专业的不同,理论联系实际中采用专业特性,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能力。

       通过对数学建模的阶段分析,可以得出学生至少需要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理解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二是简化问题,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是操作数学工具的能力;四是验证问题的能力。

        因此,为了更好的构造学生的能力,首先必须了解专升本学生所处的专业背景知识,结合相关领域的知识才能够有助于提升其在相关领域的能力。所以需要多接触实际生活问题,深入具体环境中, 培养其观察洞悉能力。

         此处,笔者将以会计专业为例,涉及到的问题为现实中会计常会遇到的纳税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 3500 元,其中月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 - 个人缴纳五险一金等 - 个人所得税扣除 3500,具体为下表 1
所示:\
 

        由上述模型我们不难看出,模型公式复杂繁琐, 随着纳税额度越高计算越繁琐。因此,为了简化模型就可以带入速算扣除数的运算,由此得出新模型如下: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例如:某一员工的月工资为 16000 元,其个人缴纳五险一金为 3680 元,得:应纳税所得额 =16000-3680-3500=8820 元,应交个人所得税 =8820*20%-555=1209。

四 教师实施数学建模教学的途径

(一) 教师个人方面


          在针对教师个人方面,首先,教师应更新个人的教学观念,提高其自身的素质。在面对传统专升本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例如重理论重基础,缺乏实践和应用等问题,要努力培养以高素质和创新型综合人才目标的意识。教室应该通过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将实际生活问题转换为数学建模及其应用的能力。其次,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教师在数学建模教学中十分关键,影响着最后的教学效果。在相关教师中可以采取开展研讨班、教学和学术讨论等促进教师了解数学建模的前沿知识和趋势,以此不断提升教师个人素质,做好师资保障。

(二) 课堂教学方面

        在教学活动当中,首先,教师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传导数学建模思想。在引入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对原有的内容进行调整,从实际问题出发, 再回到实际中去,向学生传导数学建模思想。在专升本的数学建模课程中,虽然教学内容不及本科教育,但对解决许多现实问题诸如住房贷款利率、人口增长率等问题具有帮助。其次,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如多元统计、运筹学等课程,还可以通过创设实际问题情景让学生体会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教师需要向学生教授 Mathematica、SPSS、Matlab 等数学软件,加强学生的数学软件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 课后训练方面在课后训练方面,要加强课后实践训练度,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通过布置类似课堂上讲授过的相关题目,或者是课堂上讨论的问题,进行强化训练。其次,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阶段性的提供一篇完整的数学建模论文,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同时,可以建议创办数学建模协会,全校性开展数学建模相关活动,对数学建模活动采取普及和提高的方式,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

(四)教学案例应用方面

         在教学案例的应用方面,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开展案例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来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此外,教师在案例选择过程中,应该考虑案例的适用性和合理性,确保教学案例的准确性,能够使学生明确认知自己的地位和教学过程提供必要的条件,也是教师在设计案例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牛华栋.高职院校数学建模实践与学生能力训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5):61-62.
[2]张淑辉.数学建模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28-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40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