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从教师自主学习的研究入手,探究教师自主学习的理论意义以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探讨教师自主学习可以成为其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自主学习;教师专业发展
本文引用格式:吕晓慧.互联网时代教师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J].教育现代化,2019,6(15):71-73.
在信息技术的强有力的推动下,互联网以迅猛的速度改变了人类的文化传播方式[1]。互联网时代信息产生传播的速度加快,教师的学习模式面临着转变:教师学习由原来较为单一的模式逐渐转变为教师利用碎片时间整合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形式[2]。
一 教师自主学习的涵义
张勇(2010)认为“教师自主学习的是以教师为学习主体,以教师工作的学校为主要场所,教师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和需要,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通过所选择的内容、采取有效方式、途径与策略而进行的自主学习,其目的用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马亚辉(2014)认为“教师自主学习是在教师原有知识基础上,根据自己学习的特点,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场所以及需要的学习材料,调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以实现自觉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模式”。
综述上述对自主学习的定义,自主学习包含以下三个特点:教师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以教师的需要为出发点,依靠教师的自我管理保障学习的进行。教师的主体性是教师自主学习区别于其它学习形式的显著标志。教师学习中的主体性的确立,使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能动性以及创造性,有利于其学习目的的实现和学习效果的提高。以教师的需求为出发点,使得自主学习能够弥补过去较为单一的教师学习培训的不足,使得教师的学习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和个性化,并且,需要能产生内驱力,内驱力会指引教师个体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其学习效果与在外部压力影响下学习所产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在教师的自主学习中,教师学习过程主要依靠教师自身的主动性和自律性,学习效果的评价也需要教师对自身学习进行监督。因此,教师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 教师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一)人本主义理论
著名的人本主义理论学者卡尔˙罗杰斯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他认为“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倾向,这种倾向不仅要在生理、心理上维持自己,而且要不断地增长和发展自己……人永远不会满足已有的成就,而是不断地去创造、去建设[3]。也只有在这种积极主动的创造活动中,人才能体验到只有‘人’才能享有的快乐。这样,即增进了自我、发展了自我和实现了自我。“(转引自唐淑云,吴永胜,2000)另一位著名的人本主义理论学者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其人类的需求理论中也表明,自我实现是人类的高级需求,是人类的成长性需求。人自身就存在这改善自我、发展自我的内在需求。从人本主义理论的角度来看,教师的自主学习是教师关注自身发展,进行教师人生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自主学习中,遵从自身的需要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并自我监督完成学习的过程体现教师专业发展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主体角度出发,指出人的知识是主体对认知客体进行“构造”的过程[4]。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积极地把新旧知识以及其与环境对其的影响构建在一起,形成其自身认知的过程。(李琦等,200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学习者是建构意义的主体。知识在构建中形成,它会随着人们对认知客体的认知提升不断形成新的解释。因此,教师自主学习有助于教师积极建构并更新个人的知识框架。此外,在知识的建构中不可避免社会环境对知识产生的影响。教师所获得的知识的意义和教师的身份都是在构建中形成的,这种构建是与其所在的更广泛的情境脉络产生互动的结果。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并非被动地获取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加工和处理,并结合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对自身的知识进行不断地建构的过程[5]。
三 教师自主学习模式对教师发展方式的实践意义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化、个性化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持续不断地更新其个人框架。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著名的关于教育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界的今天和明天》,该报告提出了终身学习这一重要思想[6]。报告指出“惟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学会如何学习,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如果教师们想把这种教学方式传给别人,他们自己首先就要精通它。”教师其自身作为成年人的特点以及教师其职业特点需要教师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使得自身的发展跟上时代的变化适应社会的要求。互联网其自身具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特性,网上有丰富的资源供教师查阅,并且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时间和学习特点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选取更可以依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学习兴趣、个人需求以及个人心理特征进行筛选。从而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更加具有其个人特点的个性化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化
现今,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果只依靠常规教师培训已经远远跟不上信息更新的速度以及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加需要依靠的是教师的自主发展,这是未来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的自主化发展需要教师在认识自我发展阶段以及特点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利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提升自身素质。教师专业发展自主化给教师的发展提供了能动性,使得教师有更多的兴趣和投入在个人的专业发展方面。避免了非个性化的教师培训对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造成的阻碍。自主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主动性的提高。邵志慧(2013)总结教师自主学习具有的特征:“自我激发的学习动机;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主管理的学习时间;自主监控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自主总结、评价和强化;自主组织和利用的学习环境[7]。”
(三)教师角色多样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对现代教师的角色要求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教师除了作为知识传授者需要具备更高的知识获取能力之外,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正在逐渐加强。如前所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最需要教授给学生的能力是让学生如何学会学习。这是学生其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教学生学会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搜索知识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承担更多的组织教学的责任,并和家长以及社区成员沟通合作,共同实现对学生的培养。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变革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对教师期待的多样化,教师角色正在逐渐多样化。
四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自主学习的策略
(一)主动学习
对互联网时代的教师,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就要积极主动的拥抱数字化时代,只有主动的去接受新时代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让教师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尤其是对现代的学生来说,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下,所以对数字化产品了解得非常深刻,如果教师不能够充分的运用这些数字化产品,依然停留在原有的思想观念中,很容易被学生和技术所抛弃为此教师,必须要与学生一起共同接触到这些新技术新技能一直以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主要通过纸和笔的方式进行讲解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准确率也并不高。
通过运用互联网加的教育形式,能够让学生充分的运用计算机来对数据信息进行操作和支持,通过大数据技术也能够帮助教师对学生的易错点难点等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由此可见,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快速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还能够有效增强对学生的指导,鼓励学生更好的采用这些先进技术手段,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
(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很多教师由于工作经验比较丰富,所以会产生一定的优越感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了解的不够深入,甚至嗤之以鼻,这样不仅会被时代所淘汰,而且也很容易被同行所超越,如果教师不能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自身没有学习的概念,那么很难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另外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只有不断的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这样才能够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习效果,即使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能够快速的进行解决通过不断的丰富自身的实践来成为时代的佼佼者。在现如今,通过互联网的接入能够获得海量信息,如果教师对这些信息没有掌握那么就很容易被学生所超越,即使遇到问题也无法快速的进行解决。此外很多的教师由于学习理念不够出色,很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依然停留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导致教学思想受到局限,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师只有不断的依托互联网的力量开展学习,让学习更加的自由,才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因材施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增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在互联网时代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而是可以直接通过各种社交平台进行有效的互动,所以教师对学生并不单纯的产生言传身教的效果,而是能够随时随地的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群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点成为一种传递知识技能的延续,此外通过互联网加教育的形式,也能够实现信息知识共享,帮助学生和教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促进彼此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而且这种互动和交流是实时的,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展示自己的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让自己的教学理念得到快速的传播,增强自身的成就感。
在教师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一定要始终坚持热爱教师这一行业,并且热爱每一个学生只有增强对学生的热爱,对职业的热爱才能够自觉的去严格要求自我。如果没有能够将自主学习当作一种提升自我的契机,而是一种任务,那么就很难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自主学习的重要作用,此外也无法真正的为学生的实际考虑,通过自主学习的效果,能够更好的促进教师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在自主学习开展的同时最主要的还是要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思考,尤其是在互联网络时代下,教师所接触到的知识内容越来越多,只有不断的增强对学生的深入了解,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对知识进行深入的阐释,才能够促进知识的传播质量。
(四)促进知识的传播
所谓知识的传播,并不单纯的依靠课堂教学对知识的讲解,而更需要教师能够充分的运用互联网思维对知识进行包装,变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必须要积极的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只有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助力者和引导者,才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传统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宰,对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进度有着自己的安排,这样就导致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无法真正的感受到学习的魅力而通过转变教师的角色,将课堂真正的交还给学生,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自由的掌握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时间、学习的进度。通过恰当的方法对学习的效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促进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所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开展学习。此外,通过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能够将教师个人的优质教学资源上传至互联网,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对这些资源信息下载,而且对复杂的问题可以反复观看,直到弄懂为止,这样通过学生独立的进行学习,真正的按照自己的习惯开展学习,就能够保证知识传播的整体效率,得到全面的控制。
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牢牢的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之中,增强对学习的热情,有效提高教师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诸多方面的变革。对教师专业发展而言,面对如今的变革则需要加强教师的自主学习,适应教师角色的多元化,坚持教师学习的终身化和个性化来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勇.中学教师自主学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马亚辉.如何促进教师自主学习[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09):16.
[3]唐淑云,吴永胜.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述介[J].哲学动态,2000(09):31-34.
[4]李琦,陈广宇,李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知识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09):13-15.
[5]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生等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29-30.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邵志慧.初中教师自主学习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