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能有效促进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以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为例,本文讨论了如何培养大学生土力学学习兴趣,主要方法包括:高科技图像激励法、结合生活的感性认识法、简易模型法、典型案例法。笔者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方法能较大提高学生学习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学习兴趣,效果较好。
关键词:土力学;学习兴趣;教学;举例
本文引用格式:陶高梁.从专业兴趣促进专业素质培养——以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16):110-112.
Promoting Professional Quality Cultivation from Professional Interests--Taking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Teaching as an Example
TAO Gao-liang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China)
Abstract:Learning interest is the source of motivation for students’learning.Improving the interest in college students’professional knowledge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professional quality.Taking soil mechanics and basic engineering teaching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interest in soil mechanics.The main methods include:high-tech image incentive method,combined with life’s perceptual cognition method,simple model method and typical case method.The author’s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se methods can greatly improv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soil mechanics and basic engineering,and the effect is better.
Key words:Soil mechanics;Learning interest;Teaching;Examples
大学课堂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和学习热情,以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为例,书本涉及的基本概念较多,仅仅照本宣科,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如果我们从教育的方法和形式上入手,着重改善教学的方法[1-4],不仅仅可以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融入课堂,也可以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为此,我们需要不断的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对学科的思维模式,为他们理清思绪,更加清晰的去学习,让他们更有兴趣,更有课堂的参与感,让每个人都成为课堂的一份子,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让大家一同探讨,共同进步。以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为例,本文讨论了利用高科技图像激励法、结合生活的感性认识法、简易模型法、典型案例法,激发学生对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一 高科技图像激励法
随着现代社会高科技技术的发展,土力学相关的测试手段越来越丰富,利用高科技图像激励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研究现状,是一种很有效的专业兴趣激励法。
比如,土体的微观结构是决定土体物理、力学及其它工程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土体的形成条件,是土体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土的微观结构习惯上称为土的结构。若是照本宣科按书本概念讲土的结构,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吸收,文字永远没有图片更加形象生动。从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出发,在介绍土的结构时,利用高科技手段SEM测试方法获取的SEM图像来介绍土体的微观结构,学生对此会产生好奇感及浓厚的学习兴趣。
利用JSM-5610LV型扫描电镜研究固结前和在各固结压力下软黏土新鲜表面,获得相应的SEM照片。图1给出了固结前和高固结压力(800 kPa)的SEM图像及相应的黑白二元图像。
笔者在利用上述图片讲解土体微观结构时,学生听的都非常认真,不少学生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相关问题,表现出极高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得到改善。
二结合生活的感性认识法
基于笔者10多年大学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结合生活的感性认识法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兴趣的非常有效的方法。由书上概念可知,在研究土中附加应力分布规律时,单单依靠书本的讲解,并不能使学生深入的理解概念并产生专业兴趣。在这方面,老师可通过基于生活的感性认识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可以提问:“人站在操场上,你产生的应力在地下怎么分布?”学生平时肯定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对此,学生肯定很有兴趣,其实建筑物在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应力规律与此一致。这样,学生更有兴趣学习该方面的知识。先让学生感性的说出答案,在与学生充分互动后,给出准确的应力分布规律如下。
分布规律即如图2所示:1.深度越大,附加应力的分布范围越广2;在集中力作用线上的附加应力最大,向两侧逐渐减小3;同一竖向线上的附加应力随深度而变化4;竖向集中力作用引起的附加应力向四周无限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应力强度不断降低,即应力扩散现象。
在理解上述规律后,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地基中附加应力分布时就会更加有兴趣,更容易理解相似的规律。在挡土墙的土压力讲解时,利用基于生活的感性认识法同样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能促进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在课堂开始时,先引出问题,土压力是怎么引起挡土墙的破坏。可以在课堂上挑两位同学,两个同学相互依靠,一个为挡土墙,一个为土压力,当一个同学很健康,坐的比较直的时候,他对旁边同学的依靠力就较小;当这位同学生病后,他自己没力气坐好,可能就靠在旁边同学身上,那么对旁边的同学压力就较大。实际上,这个与挡土墙土压力规律是一致的,当土体饱和后,强度变低,相对于生病了,那么土体对墙的压力会增大。这样可以大大激励学生对土压力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土压力了解更深入。照本宣科的将土压力的概念与分类讲述给学生,会让学生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若是在课堂采用基于生活的感性认识法,土压力的概念一下深入人心,更容易深入理解,为后续相关知识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可见,结合生活的感性认识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兴趣、促进专业素质培养的教学方法。
三 简易模型法
简易模型法是另外一种有效激励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兴趣的方法。土体固结是土力学中重要的专业知识点,大学生往往较难深入理解。土的固结是孔隙中水随时间的发展逐渐渗流排出,孔隙体积缩小,土体体积逐渐压缩,最后趋于稳定的过程。土固结过程的特征是孔隙水压力不断减小、有效应力不断增大。固结过程是一个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过程。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尝试用简易模型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用矿泉水瓶模拟土体的固结过程,当矿泉水瓶为封闭不透水的,挤压矿泉水瓶,压力全由瓶中水承担;当矿泉水瓶盖开了个小孔,挤压矿泉水瓶,水从瓶盖中流出,且瓶盖开的小孔越大,水流出越快,固结所需时间越小。此例正好验证了土固结是一个瓶中水压力不断变化,最终趋于稳定的过程。
每次我用该简易模型模拟土体固结过程,班上同学都表现出极高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通过该方法讲解,学生也更容易理解相关原理。可见,简易模型法也能极大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兴趣。
四典型案例法
土木工程是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的学科,学生应该多多接触实际工程。课堂上,利用典型案例法可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及兴趣,大大改善课堂教学效果[6]。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桩基础教学开始的时候,便以近年热议一张网络图片“河南信阳桥坚强”(如图3)为依托,向学生提出问题。现在学生对网议的热点课题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再结合桩基础的基本概念,一方面使学生容易接受相关概念,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对桩基础产生浓厚的兴趣。
首先提出问题,图3中工程是“豆腐渣工程”?还是网友图片PS的?学生大多会以为是豆腐渣工程或者是图片PS的,让学生激烈讨论几分钟,再揭晓答案。答案是该工程不是“豆腐渣工程”,也不是PS的。
该工程实际是利用木桩基础建造的桥梁工程。该桥图片中的状态是因为冬天河水下降、上游抽取泥沙河床降低所致。暴露在空气中的木桩很容易腐朽,因此该桥面临危险。
笔者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确实能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并能促进专业素质的培养。
五 结论
本文以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为例,讨论了如何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表明:高科技图像激励法、结合生活的感性认识法、简易模型法、典型案例法能极大提高学生对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学习兴趣,能很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娜,宿晓萍.《应用土力学》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一体化改革探索[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3):146-148.
[2]杨期君,陈秋南,贺建清,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土力学课程教学实践反思与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04):44-47.
[3]卢黎,朱正伟.翻转课堂在土力学课程中的教学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1):139-143.
[4]辜幕丹,童红梅.大土木工程类土力学实验教学的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6):162.
[5]陶高梁.岩土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的分形研究及其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
[6]蒙高磊,王根伟.浅谈高职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风,2017(01):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