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9 15:17: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自媒体技术由于交互性强、速度快、内容多元性等特征,非常受大学生的欢迎,以微信、QQ等为代表的手机自媒体已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如何运用自媒体技术在大学生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预防网络暴力行为,净化网络环境等,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

关键词: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本文引用格式:刘枫.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11):146-148

Thought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Age of Self-media
Liu Feng

(Nanji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Nanjing,Jiangsu,China)

Abstract:Self-media technology is very popular among college students because of its strong interaction,fast speed and diversity of content.Mobile self-Media represented by Wechat and QQ has become a necessity of College Students'daily life.How to use self-Media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prevent network violence,purify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so on,requir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to think seriously.

Keywords:Self-media;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think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微信、微博、QQ等自媒体时代逐渐迈着步伐向我们走进,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形成了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要办好“网络教育”,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新方向、新目标与新任务。高等院校处于知识创造与信息集散的前沿,得益于网络传输便捷、高效,信息资源海量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对高校利用自媒体技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自媒体又称“个人媒体”或“公民媒体”,是传播者的普遍化、自主化、平民化、个人化,并以网络化、现代化的手段,向特定或不特定的人群传递规范性、非规范性信息的网络媒体的总称。目前,网络自媒体平台主要包括:论坛/BBS、贴吧、微博及微信等。

一 自媒体网络时代的新型传播特点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以QQ、微信等手机APP移动互联自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自媒体由于具有去中心化、交互性强、速度快、内容多元性等特征,非常受青年大学生的欢迎。

        但媒体时代,网络传媒成为最快的信息源头,大学生通过“爱课程”、“MOOC课”等形式获取最前沿的知识,但信息传播快捷化、海量化的同时也为虚假信息的发布、扩散提供了平台。网络上自动跳出的各种信息,能够形成强大的舆论动力推动事件的发展,有时原本一些小事情、小问题通过网络扩大化,不利于舆情的监控。[2]

         由于来源于自媒体的信息内容呈现了多元化状况,不管是主流正能量信息还是一些非主流消息的交叉、无序传播都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有着重大影响及教育作用,而个别不良信息还有可能会诱发学生行为失控,导致思想滑坡。[1]这些都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紧创新教育模式,探索实践新途径、新举措,主动创新自媒体的新应用,适应新技术发展。

二 网络自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催生了移动互联网即自媒体的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自媒体信息纷至沓来,使人们不暇顾及。尤其在高校,青年学生手持移动终端智能手机无论是走在路上,还是在餐厅,甚至在教室课堂都形成了刷手机的低头一族。

(一)网络自媒体的脆弱性和两面性扰乱思想政治教育

         以IP/TCP为核心协议运行的互联网,由于在其问世之始,主要是为提供信息交流的便利性而设计的。因为当初设计TCP/IP协议体系时并没有考虑网络安全机制,直至互联网商业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的快速发展,频繁出现了网络安全问题,才被人们所关注,因而网络自媒体在技术上具有脆弱性的一面。[4]

          尼尔•巴雷特在《数字化犯罪》中说:“随着计算机和通讯网络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快速增长的一方面,计算机在支持合法行为的同时,也在日益扶持非法行为,这已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许多网络不良现象、非主旋律消息正是借用互联网的这种两面性,以传播知识或消遣娱乐为幌子扰乱思想政治教育、危害社会秩序的。[4]

(二)网络空间的法治意识欠缺

          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网络法治教育显得有些滞后,缺乏对大学生社会公理、职业道德、个人隐私等方面的教育,导致部分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淡薄。部分大学生对于浏览和传播不良信息,攻击或非法盗用账号等行为习以为常,仅依个人情绪,对一些不明真相及原因的事情在网络上随意发表言论,使网络语言暴力时有发生。其次,例如窃取成果、抄袭论文,肆意使用他人著作权的软件、作品等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而这网络不良行为的产生大多是因为欠缺法律意识。

\

 
(三)网络虚拟空间降低了思想道德水准

         由于互联网上的虚拟性和平等性,使得思想道德交往失去了约束,导致了思想道德认识上的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降低了思想道德水准。无中心的互联网体系结构设计思想影响了人们对终极目标的追求,不想对任何东西负责,将个人视为自己道德行为的唯一判断者,奉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理念,否认了思想道德的普遍性。
这些均给思想引导带来了难度,因而,网络自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现实,主动适应互联网技术发展普及引起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运用自媒体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和教育。

三 发挥自媒体的优势,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自媒体传播的即时性、个性化优势,信息传播的数字化、海量化优势,交流的共时性和交互性优势,传播的灵活性、多边性优势等,使得大学生的对自媒体信息的认同度极高,可以说自媒体改变了人们的浏览习性、信息接受倾向,经调查发现,97%的信息是通过自媒体、朋友圈的推送获得的。由此,占领自媒体宣传“阵地”,运用自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不可挡。

         在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法治体制,以法管网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运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育主体与个体之间的认同感的基础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网络媒体、掌媒等自媒体开展思政工作的网络素养,创新形式,改善教育方法,吸引大学生进行关注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自媒体上的影响力、教育力。

(一)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法治体制,以法管网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影响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物理因素、应用因素、管理因素乃至人的因素。在这些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中,相比于技术人为因素更为重要,因为技术是人掌握支配的。要使网络安全健康,就需要具备相应的安全机制和法治保障,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机制。在网络安全法规与管理措施的作用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获的实效。换言之,就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法治体系,依法治理网络环境。[1]

        目前,要做到正确看待自媒体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应注意将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有机结合,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为抓手,普及大学生的网络法律意识,弥补网上教育的不足,从而为大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生态环境。

(二)以人为本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育主体与个体之间的认同感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实践,集政治理论性和实践专业性于一体。如依旧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标准和要求开展网络空间的教育活动,则难以达到教育目的、实现教育效果。相对于网络自媒体技术和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思想政治网络空间教育更显滞后,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管机制、保障机制、责任机制、个性化学习机制等。因此,教育的实效性也不能令人满意。

         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对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影响,在传统教育过程中较多地强调了个人对社会的服从和认同,受教者只是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直白灌输,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不了个体发展需要。而网络自媒体充分展现了个体之间的个性、交互性。在教学理念上,以人为本处理施教者主体与受教者个体之间的关系,增强教育主体与个体之间的认同感;在教学内容上关切人本价值,适应个性发展需要;在教学方式上改革单维度的直白说教,强调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管理上形成自我负责、自我教育的自组织机制。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网络媒体、掌媒等自媒体开展思政工作的网络素养

          面对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新事物,总是年青一代接受力较强。据统计,在新媒体的使用方面,学生使用自媒体的比例明显高于教师的手机使用比例,并且当前的95后及即将入校的0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善于表达、勇于表现自己,个体意识很强,他们的思想情感不一定表达在日常线下生活中,而是在线上的微博、微信、空间里表达,而这些思想情感的表露是学生思想观、价值观的潜流,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利用自媒体的“关注”、“转发”、“评论”等功能,能有效的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发布弘扬正气的信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开展。[2]

          因此,建立一支网络素养较高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势在必行,使他们不仅懂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懂得网络舆论沟通的技巧、艺术,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四)创新形式,改善教育方法,吸引大学生进行关注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全民发展的时代,需要跳出传统的发展思维,脱去传统时代下发展形式,所以要创新新媒体传播形式和特点,建立学院、班级等逐个层面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平台,除了发布的新闻动态之外,以社会、家庭、学生关注的热点来设置专门的板块,吸引大学生去关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3]

\

 
         同时,自媒体的互动式交流方式容易让学生接受,通过信息的转载与“跟随”,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教育工作者在使用网络语言时,如能进一步提升网络思政的亲和力,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当前的网络教育方式相结合,能够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传播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自媒体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鉴于自媒体信息来源大部分为非权威、非正统的渠道、内容参差不齐,但更新速度快,去中心化、参与性强、易于青年学生接收等“两面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跟随时代的发展,运用自媒体宣传平台,利用好自媒体海量信息中的优质信息,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资源的限制,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引起他们的共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冀雪超.4G时代的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改革与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4,11:378-379.
[2]吴宝善.“微时代”视野下的高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3:116-117.
[3]杨立淮,徐百成.“微博”网络生态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116.
[4]朴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9:62.
[5]徐蓉.法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5,:16-20.
[6]钱研.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31:64-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10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