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中廉政文化建设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8 13:27: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党风廉政建设面临更严峻的形势,而且党风廉政建设已经覆盖到我国各个领域,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我国开展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高校教学环境,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而廉政文化建设,正是实现上述高等教育目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尤其是目前我国高校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学术腐败问题,因此大力发展廉政文化建设,对于控制高校腐败、建立现代化水准的一流高校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教育;廉政文化;建设

本文引用格式:胡洪春.浅析我国高等教育中廉政文化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9,6(12):62-64.

       综合我国社会发展史,腐败和预防腐败都一直以不同形式存在,就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社会形势而言,由于正在经历社会转型的阵痛期,因此腐败和反腐的问题就更为突出。近年来,中央政府对于廉政建设高度重视,并在各个领域广泛开展反腐倡廉,除了政府机构外,如各个事业单位和国企等其他机构,也都被廉政建设的热潮所席卷。2005年年初,我国中央政府下发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这是反腐倡廉建设第一次以党内文件的形式被下发。《纲要》中明确要求,“应当在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我国广大农村等诸多领域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2008年5月,我国中央政府颁布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
2012年工作规划》,《规划》中提到,应当借助于多种载体,开展更多样化的廉政文化活动,尤其是应当将廉政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内容,进行重点部署和实施。2010年,我国中纪委和中宣部等六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这一文件中要求,廉政文化建设应当以全党、全社会作为对象,要在机关、社区、学校、农村、企业、家庭中开展不同形式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1]。面对这一大环境,高校也应当进行积极思考,如何结合当前高校实际,积极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自身在精神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体现自身作为主要文化阵地的重要价值。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形势也在不断变化,高校规模大幅度扩增,高校在办学、治学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软硬件设施都有明显改进。从上世纪末,我国高校开始采取扩张政策,高等教育不再是少部分人可参与的精英式教育,而成为更多人可参与的大众式教育。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校也出现了腐败问题,高校不再是纯洁的象牙塔。特别是高校的招生、基建、采购、校办产业等,腐败更为严重,无论是发生频率,还是涉及的经济金额,都在不断增加。根据社会报道,原任武汉大学的常务副校长、常务副书记,都因腐败问题在2011年被查处;湖南工业大学校长张晓琪,在基建工程中因受贿问题于2012年被查处,涉案金额达500万元;南昌航空
大学副校长刘志和因受贿问题于2013年被查处,涉案金额262万余元,最终刘志和被判刑15年;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2015年因在招生中受贿问题被逮捕,涉案金额1000万元。上文中所列举的,是近年来我国高校中所出现行政腐败问题,而高校中的学术腐败问题也并不罕见,尤其是高校教学人员在科研工作中采取虚假手段而导致的腐败问题。从高校角度来说,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肃清高校的校风、教风;从社会角度来说,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廉政文化建设体系的构成。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推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解决高校腐败问题,建立高水准的一流学府。

        关于廉政文化的解释,可参考王文升教授的著作《廉政文化论》,“凡是与廉政有关的行为、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评价等,都可看作是廉政文化。廉政文化的思想内涵是廉政,其表现形式是各种文化活动。”[2]而我国中央权威机关对于廉政文化的解释是:
 
         “廉政文化的本质是一种文化,这一文化的核心是廉洁从政,其表现形式是不同方式的文化产品,其需要建立在各项廉政制度的基础上,以各种媒介手段为支撑,将公职人员作为对象,参与者包括全社会各个群体,通过这种方式在全社会建立良好的廉政氛围。”[3]结合上述解释可知,廉政文化就是在高校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是抵制腐败、廉洁自律,其表现形式包括思想、制度和其他物质载体。概括的说,廉政思想在高校文化中的体现,就是廉政文化,高校廉政文化属于高校精神文化范畴。下面从两个方面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优势和作用进行分析。

\

 
        第一,高校具有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许多优势。高校集聚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有充足的教育场所,可开展不同形式的廉政文化活动。当前我国高校的主要职能,一是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二是传播先进文化、先进知识、主流价值文化。目前我国各所高校都已经拥有一些熟悉廉政文化教育的专业人才,而现有的教育场所,也完全适合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因此相比其他领域,高校目前的文化资源就已经非常丰富,这些资源在开展廉政文化活动时都可以借用。第二,高校中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高校文化建设的进一步丰富,有利于高校的进一步发展。上文中已经提到过,现代高校的职能之一,是传播社会主流文化和道德文化,因此廉洁自律、尽职尽责也属于高校所传播的文化的一部分。多年来,我国高校中所提倡的仅是人的道德上的自律,而道德文化并不能完全代替廉政文化,近年来本来被视作是象牙塔的高校,出现了不同性质、类型的腐败问题,腐化逐步侵蚀了高校领域。在当前开展高校廉政文化,有利于肃清高校的学风、教风,构建更完善的高校文化体系,肃清高校的腐败问题,进而推动高校的全面发展。

         高校中的廉政文化,属于高校校园文化,而且廉政文化的作用,是高校的其他文化所不能代替的。高校的廉政文化,其本质与我国其他领域的廉政文化并没有区别,同时又有高校的一些特点,其对于高校领导、教学人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思想具有指导作用,对这些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作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是高校廉政文化的教育作用。高校就读的都是青年,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个人价值观都尚未形成,而其在高校中所受到的教育,其在高校中所感受到的文化,都会深刻影响他们的思想乃至行为。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也会让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廉洁的要求,并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的思想,一旦他们从高校毕业,走上就业岗位,这种思想就会对其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使其成为廉政文化的执行者和传播者,从而实现了廉政文化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

         其次是高校廉政文化对于高校师生的约束作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长期进行,而我国的廉政建设也有长久的历史,廉政文化对于高校师生的约束作用,一方面是体现在思想上,会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师生的思想,逐步培养其廉洁自律意识;另一方面则是体现在行为上,不过与廉政制度的作用不同,廉政制度的作用是强制性的,是来自于外界的约束。而廉政文化的作用则是柔性的,是高校师生产生的一种自我约束意识。

          最后是高校廉政文化的舆论辐射作用。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发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也不断丰富,文化体系逐步形成,目前廉政文化已经成为高校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大学生们必须接受的一项教育内容。高校传播的是社会主流价值文化,其职能之一就是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宣扬社会正气,传到正能量,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教育好大学生的思想,使其认识到腐败的文化和反腐的必要性。因此高校领导干部如果能够廉洁从政,高校教师如果能够廉洁从教,自然会对高校学生有正面影响,高校廉政文化范围也会不断扩大,影响力会从高校延伸到社会。高校是我国精神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高校的文化水准要高出其他单位,而且高校分布在各个区域中,高校文化会影响到其所在地区,而且高校的这种文化辐射作用,是其他机构都无法比拟的。

          我国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目前已经涵盖多项内容,整个文化体系也已经逐步完善,包括廉政制度建设和文化内涵等。此外,相关硬件设施水准也在逐步提升,高校的会议中心、展览馆、文化馆、新媒体建设等,都为廉政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我国各高校都专门制定了针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政策等,对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做出了明确要求,并提供了规范性指导。目前我国高校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为高校今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同时为下一步的廉政文化建设也指明了方向。之前我国许多高校并没有对廉政文化进行专门的理论研究,而近几年许多高校都先后成立了廉政文化研究中心,包括北京大学、湖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广州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在内。研究中心配备了专业人才、专家人才,并已经举办过与廉政文化建设和防腐有关的专题研究会、座谈会、学术交流会等,此外也举行过实地调研活动,还有的高校的廉政文化研究中心举办过各种人才培训活动,并召开了高水准的学术交流活动,出版了相关著作。总而言之,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学术性特点更明确,理论内涵更为丰富,文化建设内容更充实。

          从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成果较为丰硕,不过从大环境来说,随着高校自主办学、教学空间的不断扩大,高校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腐败问题也时有发生,这就说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仍有薄弱之处。要建设更高素质的高校,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从高校战略发展层面,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进行部署和规划。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不足,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文化活动形式仍不够丰富。上文中提到过,相比其他单位,高校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有一些特定的优势,例如有专业人才,有专门用于学习和活动的场所等,但这并不是说高校的廉政文化活动就非常成功。目前仍有许多高校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采取的形式只有集中上课、开报告会、树立典型这几种形式,而没有考虑到当前高校师生对于文化的多样化需求。还有就是一些高校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时,只将领导干部作为对象,或是将重要岗位、关键部门的负责人作为对象,并没有将廉政文化的覆盖面扩展到高校所有师生。

\

 
         第二,高校廉政制度建设仍然存在漏洞。制度建设是确保廉政文化建设顺利开展的保障,目前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已经制定了一些与高校廉政建设有关的制度,出台了相关政策,不过落实力度仍然不够,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当前仍有不少人认为,高校廉政文化针对的是那些关键岗位的领导,即掌握财政管理权、人事管理权、事务审批权的干部,其他的教师和学生,并不属于廉政教育对象。这种思想是非常错误的,而且这种思想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高校廉政文化氛围就会不够浓厚。高校的领导干部,当然应当接受廉政教育,而且应当是廉政教育的重点对象,但是其他教职工和学生,与高校的领导干部同属于一个整体,廉政文化建设效果,取决于这一整体,而不是某部分人。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的教师,其接受廉政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个人素质,培养廉洁自律意识,一方面也是通过个人的行为去影响广大大学生,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可以针对不同的受教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但不可顾此失彼,要具有协调性。

          第三,目前高校尚未建立廉政制度的长效机制。上文中提到过,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需要长期进行,而我国高校目前所开展的一些廉政文化活动,都不具有长期性特点,通常都是形式工程。有的高校并没有专门负责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责部门,有的高校笼统的将此项工作归入纪检监察部门职责范畴,没有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门部署;有的高校只是针对领导干部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动,而没有将廉政文化教育的覆盖面扩充到高校所有师生,或是对于非领导干部的高校师生的廉政要求不够严格。总而言之,就是高校并没有从长期发展层面部署廉政文化工作,没有意识到廉政文化之于高校教学效果提升、学风培养的重要作用。

        我国高校领域已经出现了腐败问题,而且问题越来越严重,一方面固然是社会大环境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高校的自我建设不完善有关,包括制度的缺失和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高校腐败的因素很多,而要治理高校腐败问题,就需要细致分析这些因素,才能找到解决办法。

       目前处于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更严峻,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复杂。目前我国各个领域都在积极提倡反腐倡廉,而高校也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高校应当对目前的新环境形势有更清醒的认识,针对目前高校的行政腐败、学术腐败等问题,探索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新做法,进一步完善廉政文化体系建设,培养良好的教风、学风,建设高水准的一流学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高校廉政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写组,廉政文化建设——党员干部读本[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8).
[2]王文升.廉政文化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3).
[3]建立建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纳要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1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0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