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建筑类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7 17:17: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社会需要大量的有其它专业知识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山东建筑大学英语专业结合实际情况,本着“以英语为本”、建筑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在课程体系、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上大做文章,摸索出了一条“英语;建筑;复合型人才英语专业+建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建筑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英语,建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许秀云,等.建筑类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10):14-17.

         进入21世纪后,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目前社会急需具有其它专业知识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教育部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在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就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1]建筑类院校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办学优势,改革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培养出既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又有建筑特色,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英语专业+建筑知识”复合型人才,更好地为本地区乃至全国的建筑行业服务,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也关系到建筑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发展前景。山东建筑大学英语专业的师生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一 优势

        复合型人才具有宽口径、多领域、一专多能的特征。然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须结合各类院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否则势必造成英语专业在复合模式上的雷同,不能满足社会对具体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那么,在培养具体的“英语专业+建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方面,山东建筑大学作为建筑类院校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呢?

(一)学校优势

        山东建筑大学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且土木、园林、给排水等众多学科都与社会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密切相关,这无疑为英语专业培养具有“英语专业+建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坚实而且可靠的基础。山东建筑大学一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是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在制度、设备等各个方面都给予了英语专业大力扶持,这既给英语专业指明了办学方向,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保障。

(二)学院优势

          作为“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山东建筑大学英语专业自创办之初就针对如何办出专业特色进行着探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英语专业与青岛建设集团、山东公路建设集团等知名建筑单位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充分利用此类著名企业的资源优势,了解当前建筑行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在建筑行业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三)学生优势

       近几年来,山东建筑大学英语专业生源非常好,有相当一部分在高中阶段是理科生,他们理工知识基础较好,能够较为轻松地理解和接受《建筑英语》、《建筑材料与施工》等建筑领域的课程,这十分有利于英语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复合和优化。另外,有理科学习背景的学生相对来讲更具有创新性,逻辑思维能力更强,更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掌握建筑知识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更容易适应所承担的工作。

\

 
二 人才培养模式

         早在1998年,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2]人才培养模式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的问题。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置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相关的研究也迅速增多。外语界的知名学者戴炜栋、张雪梅(2007)、[3]南佐民(2008)、[4]钟美荪,孙有中(2014)、[5]边立志、陈先奎(2017)、[6]杨斌(2018)[7]等都曾专文讨论过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位专家学者都认识到,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量的英语和其他有关学科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在当前形势下,建筑类院校英语专业应该依托其建筑学科优势教育资源,调整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建设和教材建设,注重实践教育,优化“英语专业+建筑知识”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既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又有建筑特色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

(一)课程体系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山东建筑大学英语专业优化了课程体系,使其更符合时代发展需要。(1)在保留传统英语专业所开设的文学、语言学类课程的同时突出建筑英语特色。(2)教学内容不落俗套:《建筑英语》、《工程英语翻译》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3)依托山东建筑大学工科优势开设建筑类辅修课程:《建筑概论》、《建筑材料与施工》、《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此类课程涉及面广,与建筑科技领域的发展相吻合,同时集系统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

(二)师资建设

      加强师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文科梯队相对薄弱的建筑类院校,师资建设问题尤为突出。山东建筑大学英语专业师资建设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组成教学和科研团队。不同的学缘背景交汇于一体,形成了学缘和职称结构合理、年龄层次适中、综合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造就了教学团队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活跃的学术氛围。

       2.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国内知名院校或出版社等机构组织的各种学术讲座、课程培训、研讨会、进修班等,如到国外访学、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暑期培训班,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在教学科研方面成熟起来。

      3.请企业中精通英语的工作人员来学校兼职。这些人员了解企业当前的需求和该领域的最新发展,能够用更广范围的案例和经验,给学生带来新鲜的启示和观点,让学生受益匪浅。

(三)教材建设

       要实现培养“英语专业+建筑知识”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必须科学恰当地选用能突出专业特色的教材。《建筑英语》是山东建筑大学英语专业教师自编教材,是在全面考察国内与部分国外建筑行业的基础上,总结长期英语教学实践经验后编写的。该教材既重视建筑专业知识,专业术语翻译准确,又强化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体现了英汉两者不同的语言文化。自2008年出版以来,该书就因选材丰富,资料翔实,语言平实流畅,课文讲解到位被全国多所学校选定为教材,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作为山东建筑大学英语专业教材建设的优秀成果,《建筑英语》一书由于其鲜明的特色和广泛的适用性在2011年被评为第二届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并于2014年再次出版发行。

(四)实践教学

        山东建筑大学英语专业一直非常重视实践教学。他们坚持认为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系统的实践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首先,结合英语学习的特点组织相关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举办外语文化节,英文剧表演、为卡车展提够翻译服务等。这些活动帮助学生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其次,充分利用实验室和网络资源,积极开展开放实验项目,如“英语学习博客交流平台”、“英语精读背景知识收集与研究”、“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语用研究”等。这些实践活动大大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

 
        除此之外,学校还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目前已经在济南他拍档教育科技公司、济南译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单位设立实习基地,一方面使学生加深所学理论知识,锻炼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具体需求,进一步促进学生在校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尽快成长为能够胜任涉外企事业单位工程管理及翻译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三 培养“英语专业+建筑知识”复合型人才的原则

(一)以英语为本


         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黄源深教授(2001)指出:“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外语人才的‘看家本领’,体现了外语人才的突出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也就失去了社会竞争能力”。[8]在“英语专业+建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英语为本”的基本原则,努力培养出具有建筑知识的英语专业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决不本末倒置。也就是说,应该努力培养掌握建筑基础知识,具有较强运用英语拟写或是翻译建筑涉外工程文书、合同鉴定、商业洽谈、资料设备等能力的英语专业学生。

(二)建筑知识必需、够用

       要培养“英语专业+建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建筑知识的课程设置上必须坚持“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有较扎实的英语基础、懂建筑知识的应用型人才,不是懂英语的建筑师,也不是懂建筑的英语研究员。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必须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开设一些能满足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应用类建筑知识课程即可。

四“英语专业+建筑知识”复合型人才模式的成效

       目前,“英语专业+建筑知识”这一模式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一)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2017年,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专八通过率达到63.95%,比全国平均通过率高出26.3%,专四通过率65.06%,比全国高出16.54%。2018年,82名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中,有16名学子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考研录取率升至19.5%,其中,6人被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外语类知名院校或211院校录取。

(二)实践教学成绩斐然

       2017年8月,在“建行杯”第三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英语专业《“互联网+”分布式、协同、CAT建筑翻译》项目获得银奖。2018年5月,英语专业学生团队凭借参赛作品《国际建筑工程语言服务商》在“创青春”·海尔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中勇夺省赛金奖,同时荣获国赛参赛资格。

(三)学生的就业情况良好

        由于实行了“英语专业+建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就业能力大大增强,近三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就职于建筑企业、建筑设备生产销售企业或是翻译公司。他们凭借自身过硬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建筑相关知识,迅速成长为企业的骨干力量。

(四)师资建设有了新突破

          2017年,英语专业于胜男老师获得第四届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2018年5月,于胜男老师在第九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中获山东赛区英语专业组特等奖,将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的大赛。

五 复合型人才的发展方向

         由于各类院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很多高校都在努力探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道路。鉴于建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必须以英语为基础,建筑为特色,强调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熟练掌握建筑专业知识,所以可用于复合建筑专业的课时并不多。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向“英语专业+建筑知识”的方向发展,关键在于英语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必要优化组合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减少甚至取消效率低下、内容重复、不是现代条件下英语专业必须开设的课程。

        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市场调查和研究,加强与其他学科专业的师资合作。必须明确了解市场需要何种类型的复合型人才以及所需人才的复合程度,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地确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服务于本省甚至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六 结语

        山东建筑大学英语专业鲜明的“英语专业+建筑知识”在省内是独此一家,在全国也不多见。独特的专业特色成就了与众不同的英语人才:不同于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培养的语言文学研究人才,不同于外国语类院校培养的翻译人才,不同于经贸院校培养的外贸专业人才,也不同于师范类院校培养的师资人才,他们培养的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又有较为丰富的建筑知识。这样特色鲜明的毕业生受到建筑行业,尤其是涉外工程公司的热烈欢迎,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实践证明,“英语专业+建筑知识”是山东建筑大学英语专业选择的一条正确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道路,希望山东建筑大学英语专业的做法可以给兄弟院校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
[2]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文件),高等教育部高教司,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83-94.
[3]戴炜栋,张雪梅.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J].外语界,2007,(4):2-11.
[4]南佐民.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与对策[J].外语界,2005,(5):42-46.
[5]钟美荪,孙有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推进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J].外语界,2014,(1)2-8.
[6]边立志,陈先奎.对我国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战略的反思与展望——兼议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模式[J].中国外语教育,2017,(3):17-24+94-95.
[7]杨斌.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全面建设一流人才培养模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3):1-6.
[8]黄源深.21世纪的复合型英语人才[J].外语界,2001,(1):9-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9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