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信息化时代对航海类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职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航海行业的特征,分析了航海类高职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紧迫性。根据调查研究、文献分析等手段,对航海类高职院校教师TK能力现状进行总结。从TPACK理论框架出发,提出了培养航海类高职教师TPACK教学能力的措施的三步骤。
关键词:TPACK;航海类高职;职教能力;信息化技术
本文引用格式:王玉洁,惠节.TPACK框架下航海类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9,6(12):46-47+5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在此背景下,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成为目前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尽管不少航海类高职院校已经在信息技术如何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应如何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但仍缺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案例,学科与信息化结合的具体做法也比较少,尤其是针对航海类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师的职教能力的培养问题研究更少。本文以TPACK为框架,探讨关于航海类高职院校职教能力培养的几点看法。
一TPACK框架的背景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Technology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是一种信息化教育时代提出对教师提出的知识要求。TACK的前身是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自1986年,斯坦福大学舒尔曼教授提出PCK的概念以来,2005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Matthew J.Koehler和Punya Mishra在学科内容知识(CK)与教学法知识(PK)分类基础上引入技术知识(TK),并在这三部分知识复杂作用基础上提供了TPACK的概念[2]。在我国,从2007年以后,TPACK概念进入教育界,近十年来各学科教师对TPACK的学习和研究一直高度重视,研究成果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最近三四年更是达到了白热化的增长态势。2010年以前主要是提出概念和在教师教育项目中实际应用,并对其概念框架进行更深入的解读、阐明乃至发展;2010年以后,关于职前教师TPACK的特征、发展方法和测量方式都开始得到重视,并在教师教育计划和职前教师培养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3]。
二 航海类高职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紧迫性
(一)教师信息化能力对学生学习投入度的影响
通过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汪雅霜所做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投入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学生有较高互动性学习投入,但自主性学习投入相对较低。虽然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但与教师却有着较多的互动[4-7]。虽然没有在研究中提及航海类高职学生的学习特征,但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过统计发现,近四成航海类学生的学习投入度不高,而只有一成的学生有较高的学习投入度。互动学习的方式由于互联网的出现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信息时代,学习者浸润在四通八达的信息环境中,教师的工作也发生了转变,学生从课前到课后都可以开展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和基于互动的协作学习,课内学习方式更是由单一转变为多样,课堂不仅仅是提供讲授服务,老师更应该提供学习支持服务,这就对教师的信息化处理能力提出了紧迫的需要。
(二)教师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对教学能力的影响
根据2015年学者张一春对江苏省74所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水平的调查得出,教师掌握的网络工具教学情况与教师接受培训程度极不匹配,教师们普遍掌握较好的信息化教学工具是word、QQ或微信,掌握最差的是图像软件、动画软件,虚拟仿真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等,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作用的认识有偏差,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作用的认识有偏差,因此,提高教师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也会对信息化教学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三)航海类高职教师的教学特征分析
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航运业的不景气带来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因此航海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数量也受相应的影响,不仅仅是数量,近三年来,生源质量也随之下降。另一方面,航海类专实践实习环节投入成本的需求远高于其他专业,一般为其他陆上工程专业培养费的两倍[8-12]。而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以及增长的迟缓使得航海类高职院校难以投入大量财力,信息化实践教学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缓解此类实践设备问题。因此航海类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需求更加迫切。
三 航海类高职院校教师TK能力现状分析
由于本文探讨的主要是TPACK框架下的教师能力的探索,但是关于教师PK、CK能力的探讨已经很多,属于传统的教学能力的探讨。所以接下来作者主要分析高职教师的TK能力。
(一)高职教师的TK能力能力分析
相关调查表明,目前航海类高职教师大多数都能基本掌握一些常用的教学工具,比如PPT、画图工具、Excel、爱剪辑等常用软件,可以对文字、图像、视频和数据等进行编辑,但是对于更深层次的开发,比如教学视频的二次加工、独立课件开发、网页制作等方面的能力还相对较弱。在当前版权保护的网络环境下,从网上搜集到针对性的动画或视频往往需要付费,或者下载后不会进行再加工使之更适合课堂需要,这也成了制约教师的TK能力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较为薄弱,在习惯使用传统的教学技术也可以驾驭课堂后,部分教师对信息化课堂产生抵触情绪,还有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网络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但由于整合传统教学内容与信息化技术较为费时,不少教师为节约精力和干脆放弃信息化教学设计。
(二)限制高职教师TK能力发展的原因分析
目前不少院校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同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也每年都组织了信息化教学比赛,但是从实际收效来看,离预期的信息化课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原因之一是参加信息化教学培训和信息教学比赛的对象数量仍然较少,大部分教师没有参与到此类培训中,参赛的教师由于精力限制,在应用信息化技术时仅仅选取教学环节的一章或一节进行示范。另一方面,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相对于信息化课堂的硬软件要求还较为滞后,如机房设备陈旧,电脑配备不全,教室内网络信号不通等,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教师TK能力的发展。
四 培养航海类高职教师TPACK教学能力的措施
(一)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TPACK的实施需要基于便捷的网络环境,带宽足够的网速保证、智能化的教学设备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具备校园内无线网络覆盖的高职院校不足50%,这与发达国家教育的信息化程度有很大差距。另外一方面,软硬件的投入也会刺激教师们的传统思维,觉得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实现教育的改革是时代所趋,激发他们学习掌握必备的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兴趣。在航海类高职的课程体系中,利用信息化技术模拟海洋环境,创立适合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境,也比别的学科体系显得更加紧迫。
(二)提供多方面教师的TPACK发展路径
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果经验。比如Angelina和Valanides开发的技术映射培训路径,即培训教师建立技术功效、内容和教学法之间的联系。又如基于设计的学习路径,教师学习如何将技术整合到课堂中的主要的方法,还有,Hofer等研究者在TPACK游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学习活动类型的教师TPACK的提升策略。类似于培训教师TPACK的路径还有很多,教师也可以从中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教学形式,自如地将信息化技术融合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去。这里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该类型的培训形式要多样,既要有远程技术培训,也要有现场技术培训,让教师学习起来要方便;二是不能总是部分参加信息化教学大赛的教师参与培训,而是要形成全民参与的氛围,人人都可参与,尤其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但是面对信息化技术时,往往显得束手无策,这里提出同伴互助的概念,很多研究都强烈支持在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时采用小组形式进行学习。
(三)建立在职教师的TPACK培训激励和监督政策
新加坡的老师在每年的假期必须要有培训课时要求,这一点我国也可以借鉴,同时,也要有激励的手段促使教师们在课堂中实践自己的培训内容,比如第一次采用TK来改变传统课堂的幕后工作量应得到认可。而教师们在体验到技术带来课堂的改变后,无论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度,还是自己的教学质量提高方面,都会愿意继续沿着TPACK的方向进行着教学的改革。
五 结语
本文从航海类高职教师的培养角度,以TPACK为框架,分析了目航海类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紧迫性,同时也分析了将技术整合到课堂的诸多影响因素,包括网络环境的限制,资源的获取困难、没有时间、缺乏技术技能,积极性不高等,也提出了培养航海类高职教师TPACK教学能力的三点建议,类似于要想富,先修路的政策,先从软硬件环境着手,同时借鉴已经成熟的国外经验,扩宽教师的TPACK发展路径,鼓励教师课堂实践TPACK的成果。后期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来补充完善本文所提观点。
参考文献
[1]王乌兰.TPACK视域下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6,(11):50-52.
[2]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12):5-13.
[3]于艳秋,张大鹏.航海专业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6,26(04):228.
[4]汪雅霜,汪霞.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投入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7,38(01):77-84.
[5]汪学均,熊才平,刘清杰,王会燕,吴海彦.媒介变迁引发学习方式变革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03):49-55
[6]唐爱平.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2):20-21.
[7]张一春,王宇熙.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基于江苏省74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36):70-74.
[8] 周静.航海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理论观察,2016,(06):160-161
[9]吴焕庆.国外教师TPACK发展路径及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09):51-57.
[10]全晓艳.多维视角下教师TPACK发展机制与培养路径浅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06):86-87.
[11]Jang Syh-Jong.Using a Transformative Model of Coaching to Develop TPCK of Pre-servoce ScienceTeachers.[J].Facilitating Effective Student Learning through Teache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Liubliana,2010,(4):177-186.
[12]吴焕庆,丁杰,余胜泉.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2012,(6):94-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