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儿童歌曲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职业岗位应聘时的重要环节。儿歌弹唱需要学生将琴法技能、声乐技能两者完美结合才能表现自如。本文针对塔里木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提高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研究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歌弹唱;分层教学;歌唱概念;音条乐器
本文引用格式:吴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塔里木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04):191-193.
一 儿歌弹唱的重要性
笔者曾带着学生到附近幼儿园观摩幼儿园教师上唱歌课,有的教师在教歌过程中,简单的和弦不会配,单手弹很单调,双手弹不流畅;学生在毕业教学实习过程中,拿着陌生的新歌谱子读谱慢,自学能力弱;面试过程中用人单位要求学生独立自弹自唱一首儿歌,学生表现差强人意。这些现象让笔者更加意识到儿歌弹唱的重要性。儿童歌曲弹唱,是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歌唱活动中最常见的教学手段,是幼儿园教师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岗位技能之一。儿歌弹唱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教师熟练流畅的琴声歌声,会丰富幼儿的听觉欣赏,增加幼儿对音乐的喜爱;歌曲教学中,教师可以边弹边唱,分句分段教幼儿歌唱,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教师在备课时,拿到陌生曲谱,对于歌曲中不好把握的音可以借助琴弹,快速找到音高,一定程度还可以减轻教师声带负担。良好的儿歌弹唱对教师对幼儿都是一种美的熏陶与享受。
二 塔里木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现状
(一)音乐基础差,自主学习意识薄弱
塔里木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山区、团场、乡镇,从小几乎没有学过音乐知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钢琴、声乐技能训练,入学时文化成绩也不是很高。进校后对所开设的乐理与视唱、钢琴、声乐等相关课程,学习缺乏主动性,自主学习意识薄弱。
(二)不习惯弹琴唱歌,歌唱发声概念模糊
布置一首新歌预习,学生会选择跟MP3学习,而不是到琴房跟着琴弹唱自学。自己定调定音高,随意唱歌曲。耳朵里听的音乐是一个调,嘴里唱的是另外一个调。有些学生认为自己都是成人了,不理解为何要唱儿歌。对所学的儿歌就按照平时习惯小声哼哼,将发声方法抛在一边,歌唱发声方法与歌曲实际演唱脱离,导致歌唱声音小、音准、音高、气息全无,缺少歌唱的状态,歌唱发声概念模糊。
(三)学习能力层次不齐,学习效果差强人意
学习自觉、主动的学生,每次能按照老师要求刻苦训练,一周还课能熟练弹唱所教歌曲;学习懒散、基础差的学生,谱子认识,嘴里能唱,但缺乏歌唱技巧,手里单独可以弹,但不能边弹边唱,弹唱结合就不流畅;还有学生钢琴没学好,弹奏能力弱,只会唱不会弹,要弹也是右手能磕磕绊绊找音,手与嘴一结合,就更弹不动。
(四)知识迁移能力弱,弹唱主次不分
学生能将所学钢琴曲弹得很熟,但是不会灵活运用,钢琴的左手和弦不能用到歌曲的旋律伴奏中,知识迁移能力弱。笔者每次上课教完歌曲,都会安排时间给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辅导。到学生身边转一圈,您会发现学生都在低头弹琴,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在上钢琴课。单独唱,声音很大,也有发声方法,结合钢琴弹唱,唱的声音就被钢琴声掩盖,只能听到琴声,气息、歌唱技能全都用不上,弹和唱脱离,弹唱主次不分。
三 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对策
(一)领会《纲要》精神,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教师授课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南,学习领会《纲要》精神,明确幼儿园需要什么样的幼儿教师,学校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幼儿园歌唱教学对师资的要求有哪些?教师有针对性教学,可以减少学生就业后二次再学习的过程。首先,教师自身要重视儿歌弹唱,明白儿歌弹唱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带领学生观摩幼儿园歌唱教学、观看幼儿园优质唱歌课、观赏幼儿教师技能展示,通过这些渠道让学生自己意识到幼儿园音乐活动不仅需要教师会弹会唱会跳,还需要边弹边唱、边跳边唱的综合性能力,师生都明确幼儿园需要什么样的老师,统一思想认识,行动就有指南可依,大家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南京师范大学的徐卓娅教授曾说“幼儿园歌唱教学最聪明的办法还是教师做出正确、美好的榜样”[1],这个榜样运用到本文里,笔者理解应该是一种可以同时让幼儿听到美妙歌声、和谐琴声的弹唱榜样。
(二)紧扣幼儿园需要,加强儿歌弹唱教学实践
对所学儿歌,学生不仅要能在班级同学面前敢于弹唱,还要有能力在幼儿园小朋友面前弹唱。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可以教学实践的场地。课堂上,老师让学生模拟真实唱歌课堂,一个学生当老师,其余学生扮演幼儿;也可以让学生先到学校微格实验室进行模拟教学,演练好了再联系学校附近的幼儿园进行儿歌弹唱教学。要求学生事先写好教案、讲稿、做好PPT,课前充分准备,将自己儿歌弹唱教唱全程录像,回校后回放视频,自我评价总结反思,教师提出改进意见。这样一次一次反复锻炼,学生自己也会发现所学与所教存在的差距,主动要学习。走进幼儿园进行儿歌弹唱教学,提前熟悉幼儿园音乐课程,熟悉幼儿园工作环境,与幼儿园实际需要保持紧密联系。这也是提高学生儿歌弹唱意识与能力的一个良好途径。课堂中曾有学生问“现在媒体这么发达,音乐资源这样丰富,为何还要让我们弹琴唱歌?”针对学生这一问题,笔者专门让学生进行教学实践,让同一组学生按照两种不同的方式在同一个年级教唱儿童歌曲《我的好妈妈》。结果两种方式收效截然不同,利用多媒体音频视频的时候,幼儿园学生注意力在精美的动画很少关注老师的歌声,而且让幼儿听着音乐或者看着视频学歌,他们也不认字,嘴里唱的是什么含混不清;用钢琴进行弹唱分句教唱时,歌词老师一句句教读,幼儿也能记住;旋律音准问题,不好唱的地方还可以重复教唱,用钢琴教唱,幼儿可以不受丰富和声与精美动画影响,在一个安静的氛围里学唱歌曲,学生的注意力都在老师的歌声里琴声里。现场的弹唱教学相比视频教学,这样的方式更利于幼儿体验现场音乐的美、歌声的美,更有利于学生学唱歌曲。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儿歌弹唱的重要性,同时教师重视儿歌弹唱与幼儿园实际联系,注重将科学发声方法运用到儿歌教学中,提倡学以致用,加强学生实践,将成人歌曲发声方法运用到儿童歌曲发声方法上,两者融会贯通。学生既能用科学发声方法演唱成人的民歌、流行歌曲,也能演唱充满童趣的儿童歌曲,成就感与满足感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幼儿园儿歌弹唱实践。[2]
(三)分层教学,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在他的教育理念里提到“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相结合,采用齐奏、独奏、轮奏的方式,让学生分享与同伴合作的快乐”。进行儿歌弹唱,教师可以找一些学生熟悉的儿歌作为教学内容,从单手弹奏旋律开始训练,等右手旋律弹熟了再开始加入左手;也可以分组弹唱,一组弹左手和弦伴奏,一组弹右手旋律,一组进行歌曲演唱,各组同学相互配合,熟悉之后进行交换,每一个同学都有弹和弦、弹旋律和歌唱的机会。从小组的弹唱训练过渡到单人的弹唱训练,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有了小组成功弹唱经验,学生就有勇气和自信进行个人单独弹唱。这样尊重学生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尤其是面对少数民族地区来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因材施教,从学生的民族习惯、民族爱好入手,寻找学生喜欢的民歌和各民族优秀的儿歌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有亲近感,愿意为自己喜欢的歌曲花时间去练习弹唱。教师选择适合幼儿园需要的唱歌教材,让学生提前熟悉教材,感知幼儿园歌曲教学难易程度,对岗位能力所需儿歌进行提前学习与演练。[3]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完成所教内容,可以布置有挑战性的歌曲让他们去尝试,从而获得挑战带来的快乐,激发他们积极向上,努力更好的激情;对于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步完成,按阶梯式回课,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适时给予鼓励。面对不同学生要求不同,布置所学歌曲难易度有区别,共性中突出个性,努力做到在儿歌弹唱过程中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四)明确弹与唱关系,采用多种方式弹唱
弹唱方式可以分为自弹自唱、小组弹唱、自己为他人演唱伴奏。钢琴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求能够自弹自唱回课;上课将学习程度相当的同学分在一组,小组成员共同弹唱,在小组弹唱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弹唱情况,对弹唱有问题的学生课后要及时进行单独指导;为他人伴奏,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同学选择曲目进行练习,您弹我唱,我弹您唱,从平时课前预习到课后复习甚至考试,彼此结对的同学都可以相互弹唱,在相互配合相互学习中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强烈的责任意识会促使结对弹唱的同学彼此刻苦练习,要弹好歌曲伴奏,不能因伴奏问题影响同学歌唱水平发挥。[4]单人弹唱之外还可以采取双人弹唱,同一首歌曲,两个同学在同一台琴不同音区弹奏,要求节奏统一,等各自弹熟自己的音区再进行交换,高声区同学弹低声区,低声区同学弹高声区,这对学生的弹唱能力、节奏感培养和音组分辨力很有帮助。
弹是为了给唱提供音乐旋律与和声支撑,为唱烘托氛围和情绪,儿歌弹唱时应以弹为辅以唱为主。不论是自弹自唱、还是小组弹唱、或者为他人演唱伴奏,都要突出唱,用科学发声方法带动儿歌弹唱与教学,以弹为烘托,以唱为目的,发声方法、气息支持、共鸣位置共同为歌唱服务,弱化弹的力度强度,强化歌唱的方法、情感,这样歌唱的声音才不会被琴声所掩盖。歌唱的技巧、情感也可以清楚体现。儿歌弹唱是包含弹与唱两方面的问题,弹主要运用钢琴知识、技能,唱主要运用声乐演唱技巧与发声方法。学生在面对弹唱中出现的问题时要区别对待。弹有问题就要多花时间练习钢琴各个大小调的音阶、和弦、琶音等技能;唱有问题要多注意发声训练方法和气息结合。弹唱中要注意弹与唱的协调统一,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影响歌曲的完整演唱和情感表达。在进行儿歌弹唱时,还要注意弹唱顺序的选择。
1.先唱后弹
唱的时候,分析歌曲调式、音乐特色,用手划拍唱清楚节奏节拍,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心中有旋律走向、音高概念。对歌曲中音准音高不好唱的地方进行标注。开口唱前要有声音概念,动脑筋想象一下自己要唱出一个什么样的声音,歌曲内容需要什么样的声音,事先在大脑里有声音的形象。想明白后先小声哼唱旋律,再用气息唱旋律,熟悉巩固歌唱技巧之后再用钢琴弹歌曲。
2.先弹后唱
先弹歌曲,可以对歌曲旋律有大概的音乐印象,对歌曲的风格、音域、音高有初步了解。在初次弹的过程中,可能会有陌生的音符阻碍弹琴顺利进行,歌曲弹奏不连贯,节奏不好把握等问题。弹熟歌曲再进行演唱,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弹琴上,唱的表现力会减弱。
3.边弹边唱
边弹边唱要求学生有熟练的钢琴基础,对各个大小调的音阶位置熟悉,对歌曲发声技巧和气息运用自如,边弹边唱可以从歌曲的旋律入手,掌握了歌曲的节拍、节奏,唱熟旋律,加进歌词,完整体验边弹边唱带来的乐趣与成功。
拿到一首新歌,是先唱后弹、先弹后唱还是边弹边唱应结合自身学习情况有针对性选择。在弹唱之前先聆听所学的歌曲,找不同歌者的歌曲音频去听,从中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那个版本反复听。让学生按照听歌、认谱、读谱、唱谱、弹谱、弹唱这个顺序进行新歌学习,其学习效率、音准音高明显增强。声乐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对幼儿歌曲进行弹唱,让学生能以弹伴唱,以唱为主,逐渐提高儿童歌曲弹唱能力。[5]
塔里木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民族学生多,在进行儿歌弹唱时,应尊重民族学生,如果有会弹民族乐器如冬不拉、艾捷克、热瓦甫的同学,为激发他们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将民族乐器运用到儿歌弹唱中。与此同时,老师在进行儿歌弹唱时可以考虑结合幼儿园实际需要,用携带方便的电子琴弹唱也是不错选择。有些幼儿园引入奥尔夫乐器,在课堂里可尝试用奥尔夫乐器里有固定音高的音条琴进行弹唱。钟琴、木琴、钢片琴这三种音条琴外观独特、携带方便、操作简单、音色优美、音域适合儿歌的音域,不论是集体弹唱还是单独弹唱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 结语
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哲学家和音乐教育家佐尔丹·柯达伊在他的教育理念里讲到“用好的方法在学校教音乐和唱歌,对孩子而言,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折磨,将渴望得到更好的音乐的热诚注入他们的心灵,这个热诚将延续至他们的一生。”[6]儿歌弹唱是幼儿园教学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实现歌唱的幼儿园,让每个幼儿张嘴就能唱歌,教师良好的弹唱能力和歌唱方法很重要,它会给幼儿带来美的享受与美的启蒙,在幼儿心里撒下美的种子。从弹唱内容、弹唱方式、弹唱顺序、弹唱所用乐器、弹唱方法等各方面共同考虑,改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现状,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为幼儿园培养具备优秀弹唱能力的幼儿教师,这应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的责任与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高芳梅.幼儿园歌唱教学浅说[J].文教资料,2007(30):122-123.
[2]程美华.幼儿歌曲教学中知、情、能的体现[J].教育评论,2006,(01):107-108.
[3]王媛.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4]曹文海,声乐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陈恩清.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歌唱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8,(05):22-23.
[6]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