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高校科研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形势下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理念。并对此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管理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管理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邓一春.新形势下提升高校科研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04):179-181.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Ability and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DENG Yi-chu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China)
Abstract:In the information age of rapid development,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In the new situation,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all-round development,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put forward.And it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Key words:Universities;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Management measures
一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科研管理理念
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哲学内涵,是高度抽象和概括所总结的内在和本质特征。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当前的工作实践,具有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四个基本要求。并将之作为构建发展机制的基本方略。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树立高校科研管理的发展观,推动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创新[1]。
以人为本为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科研开发的动力与“以人为本”息息相关。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式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联系。另外,高校的科研管理涉及到许多人、事、部门,科研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之间始终存在着工作不协调的危机。因此,有必要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纳入科研管理。
二 当前高校科研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管理队伍服务意识问题不到位
受传统的机构管理方式的影响,部分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存在只重视管理而忽略了服务的问题,他们错误地认为作为管理工作就是对手下的员工行使权力,指使他们做这做那,因此使得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了被动服务的现象,对待上级部门领导才会表现的积极配合,对待下级则是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总是以上级的角度去看待科研人员,这是管理机制病态的表现。从宏观角度来看,科研管理人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服务意识的匮乏,会给高校科研工作的实施带来不同程度上的困难。科研管理人员应当放下上下级的认知理念,将自己投入到人员的位置当中去,站在工作人员的角度,切实的体会工作人员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保持着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
(二)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缺陷,并且不能树立工作终身学习的理念
高校往往忽略了科研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影响。科研管理的对象是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和专业知识的科技人才,要管理这样的队伍,如果管理人员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拖团队后腿的反而会成为他们自己。所以说科研管理人员要建立起不断学习的长效机制,树立终身学习的人生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和各种学习培训机会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容和架构[2-8]。
三 如何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服务水平
(一)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为科研人员服务的意识
良好的服务意识是科研管理的基础。管理人员既要将“管理者”的角色扮演好,也应当将“服务者”的角色发挥好。在管理工作中,始终牢记科学研究人员的工作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的平台。服务于科研是科学研究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能够促进形成一个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内部和谐的大背景。此外,主动服务意识的建立也是非常必要的,不能把管理简单地认为就是高高在上的行使权力,这是断章取义。应从两个方面考虑建立管理服务意识。一方面是管理人员自身思想水平的高低和自我的约束能力,若是管理人员能够不在制度的约束下,能够积极主动的服务于大家,其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可见一斑。另一方面,则需要科研管理部门出台相应的制度与政策,通过外力的约束,使管理人员认识到管理工作的本质,消除高高在上的心理。并且管理部门应当出台相关的奖罚措施,对待管理工作总是摆出一副胜利者姿态的管理人员不能姑息养奸,要严惩不贷,这既是对科研人员负责任,也是对整个大集体负责任。
(二)明确科研管理服务对象
科研管理工作不同于普通管理工作,在提高高校科研水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管理者有必要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服务理念,促进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单一服务过渡到流程服务,尽最大努力为所有科研人员提供最佳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在这个阶段,研究人员包括教师,实验室技术人员和其他不同类型人员,一群具有高等学历和创新意识的年轻学者进入了视线。换言之,科研工作者也应不断地学习,不断创新科研管理理念,与时俱进,否则终将被淘汰[9]。
(三)构建灵活有效的奖罚机制
科学研究管理的本质是克服所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使科研工作顺利、稳定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奖惩机制能够使人们始终如一的朝着特定的目标前进,对刺激研究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的积极性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奖励措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形成有效的隐形的竞争环境,使研究人员能够在某些制度保障和政策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开展创造性活动。很多研究表明,完善的奖励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发自内心的去投入到工作状态当中,挖掘他们的创造力。
(四)实行弹性动态的过程管理
科研管理不是一个僵化的过程,而是一个灵活和动态的过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都可能是其导火索。因此,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是肯定行不通的。要保证管理机制与科研事业、外部因素保持同步,就必须依靠科研管理机制中的弹性空间,管理人员需要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找到应对的策略,而不是依靠以往的死板的经验对出现的问题来进行“围追堵截”[10]。
(五)营造开放自由的科研环境
开放和自主的研究环境是高质量科学研究的先决条件。科研管理环境不能只根据书面上的条条框框来进行构建,优质的科研管理环境应当克服死板、生硬的特点,应当更加的具有灵活性、能动性、文明的、进步的及活性的科研生态环境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为科学研究和管理创造科学民主的氛围,研究人员才可以放心、积极地投入科研。
(六)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有些问题反复的出现,比如说有些问题需要审核和填写,分析和解释研究人员提出的问题,巨大的工作压力最终可能导致效率低下。因此,科研管理人员在管理科研工作者的同时,也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并整理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工作流程来应对工作中的各种状况,把工作时间做的无用功降到最低,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对于科研工作者的问题,管理者应实施具有专业人员和明确分工的管理模式,为研究人员提供信息咨询和结果交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中的时间损失,精力损失和进度损失。
总体来说,对于科研管理人员而言,应该把自己投入到科研人员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去体会出现在当中的问题,从而能够做出正确的决议去解决这些问题。此外,管理人员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也是必要的一部分,否则的话即便是投入到工作人员当中发现了问题而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也是很尴尬的一个问题。还有就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众所周知,信息时代,各行各业发展迅速,稍有迟疑就可能落后于别人,要想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只有不断地学习以去适应现在的社会乃至未来的社会[11-15]。
四 结语
提高高校科研管理能力和水平不仅是科研管理部门或研究人员自身的要求,也是高校科研和发展水平的要求。高校科研管理人员需要提高科研服务意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投资科研工作者。广泛联系各级科研管理部门,为科研人员提供最合适的工作环境,成为科研工作者的真正朋友,并且加强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为科研人员提供最佳的工作条件,提高科研管理和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魏海燕.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模型构建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6):133-135.
[2]陈婷.浅析高校科研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5(8):161-162.
[3]沈满,颜学颖.提升高校科研管理队伍能力建设探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6):100-101.
[4]李晓航.论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与能力提高[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02,16(3):127-129.
[5]雷鸣,黄培春,周光纪.提高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科研服务水平之我见[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08,26(5):566-568.
[6]张亦弛,王东印,魏益凡,等.对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培养的研究[J].现代交际,2016(16):158-159.
[7]许哲军,付尧.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探索[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35(2):112-115.
[8]管颖超,陈兰,徐时彬.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探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4):568-571.
[9]陆根书,席酉民,梁磊,等.建立基于效率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2):119-123.
[10]徐剑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17(3):267-268.
[11]胡绮.关于提升高校中文科科研管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J].山东纺织经济,2017(12):43-45.
[12]焦春楣.论民办高校提升科研经费会计管理水平的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2(8):270-271.
[13]张喜爱,曾庆平,韩晶.浅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9):262-264.
[14]赵跃华.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比较研究及导向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10,28(1):30-33.
[15]米晓,李瑞瑞,杨芳.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8):213-2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