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传统教学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教学模式亟需变革,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效果。本研究通过基于微助教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实践,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与传统多媒体教学形成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活跃了教学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师生间互动,提升了教学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对分课堂;微助教;教学模式;应用实践;效果评价
本文引用格式:刘春霞.基于微助教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教育现代化,2019,6(08):138-141,144.
Application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PAD)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Micro-teaching Assistant(Micro-TA)
LIU Chun-xia
(School of Business,Xuchang University,Henan,Xuchang)
Abstract:In view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teaching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s to be reformed urgently to improv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teachers’teaching ability and teaching effect.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micro-TA and PA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in application practice of Company Strategy and Risk Management curriculum,and using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raditional multimedia teaching as a control group,for a comparative analysis.The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most students believe that the teaching model stimulates students’enthusiasm for learning,activates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cultivates students’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strengthen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improves the teaching efficiency,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Key words:PAD(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classroom;Micro-TA(Micro-teaching assistant);Teaching model;Application practice;Effect evaluation
目前,高校课堂教学中面临着以教师单向灌输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收而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不高的现实困境。尽管高校教学改革的“号角”已吹响多年,但大多数课堂仍未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课堂互动、缺少学生参与讨论等,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此外,手机、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教学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机遇[1]。基于此,如何构建适宜的教学信息环境,引入有效的参与式、讨论式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思考,是一项十分值得研究的教学问题。因此,本研究借助“微助教”移动信息平台,探索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际效果评价。
一“微助教”互动教学平台
“微助教”是由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田媛老师带领团队开发的课堂互动工具,通过轻便、实用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帮助教师构建一个师生互动的智慧课堂,实时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增强了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感,提升了课堂发挥空间,降低了师生互动沟通障碍,提高了教学质量[2]。“微助教”不需要学生下载APP客户端,只需在微信公众号中关注平台即可使用。“微助教”移动教学平台可以支持学生考勤、试卷题库、学生分组管理、学生成绩导出、课堂考试即时批阅、话题讨论等多种功能,学生签到、答题、课堂讨论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完成。此外,“微助教”平台还可以即时统计学生答题和课堂互动情况,并将统计结果反馈在教师端的电脑屏幕上,使学习结果一目了然,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即时评价和调整教学进度,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解决了学生课堂互动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3]。“微助教”平台自2016年4月上线以来,迅速得到了高校教师的欢迎和普遍应用,截至2018年5月,已有2500余所高校的4万余名教师借助“微助教”移动教学平台开设了相关课程。
二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对分(PAD)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张学新教授于2014年创办的教学新模式。该教学模式从时间上把教学过程分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环节(PAD),其创新之处在于把教师讲授时间和学生讨论时间错开,一半课堂时间交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课堂时间让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互助学习,而课后让学生自主安排时间主动学习、内化吸收[4]。从总体上把教学流程分为课堂讲授—独立学习—独立完成作业—课堂小组讨论—全班组间交流五个阶段。PAD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强调教师讲授环节的引导作用,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证明能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行为。
三 基于“微助教”的对分课堂教学设计
本次课堂以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为设计对象,以许昌学院2015级财务管理专业本科1班31名学生为研究对照,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而2015级财务管理(注会方向)专业本科2个班级和2015级工商管理(会计方向)2个班级,共计179名学生采用基于微助教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上课教材均选自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写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课,也是学生参加会注册会计师考试必考的一门课。该课程以最前沿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理论为依据,全面反映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战略风险识别和战略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所涉及的理论、实务与案例,让学生全面掌握公司战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整个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教师运用多媒体工具围绕课程大纲在课堂上讲授基本理论、方法和风险控制策略,并在讲授过程中随机提问解答。
基于“微助教”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第一次上课时全部讲授绪论中相关内容,从第二次上课时开始将整个教学课堂(2课时共90分钟)分成三个环节:15-20分钟的课堂讨论、70-75分钟的讲授以及课后内化吸收(图1)。
(1)课堂讲授。讲授主要侧重点和传统教学模式相似,但又区别于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讲授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新章节的知识点,降低学生课后学习的难度,为内化吸收环节做知识储备。此外,在讲授环节中我们借助了“微助教”平台,教师通过PC电脑客户端将习题发到学生的手机“微助教”公众号平台,学生可以现场在手机中作答,教师根据学生解题的反馈结果即时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有疑问的地方教师可以进一步讲授。借助这种课堂互动移动趣味平台,教师通过学生课堂答题统计结果,即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实时调整讲授进度。讲授结束后,根据课堂讲授内容在“微助教”平台中留出学生内化吸收阶段完成的作业。(2)内化吸收。课堂讲授后留出1周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对课堂中讲授的知识内化吸收。通过内化吸收阶段,学生可把书本中和老师讲授的知识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网上资源、MOOC视频等方式辅助完成课后作业,并把有争议的内容作为下次上课讨论的基础。(3)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对分课堂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下次上课开始的第一个环节,整个讨论环节寓学于乐、课堂气氛活跃。在这个环节中,本课堂仍然借助“微助教”平台,先让每位学生上传自己的作业观点,然后学生就近组成讨论小组,就上节课作业展开讨论。各小组讨论结束后汇总出完整答案,上传到“微助教”平台中,并选出小组代表对小组观点做详细汇报,在此过程中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补充作答。小组代表陈述之后,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质疑,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中,课堂讨论环节常常出现学生据理力争、争辩激烈的场景,最后教师对本次作业进行归纳总结、答疑解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图2)。
四 教学效果评价
(一)调查问卷说明
助教中的课堂习题后有必要进行讨论”,这可能与对分课堂中讲授环节教师主要讲解知识框架有关,在没有内化吸收之前让学生做习题,确实有一定难度,为了评价基于“微助教”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本研究在学习期末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无记名调查,共发放问卷179份,回收率100%。问卷中相关指标的选取参照李小杉等人的研究[5],具体指标见表1。
(二)调查结果分析
由表2可知,在讲授环节中,多数学生认为“微助教”中的课堂习题有一定难度,在做题时需要查阅教材、工具书等资料来完成。这也说明了在讲授环节中,通过借助“微助教”课堂即时答题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的学习习惯,避免把所有知识点拖延至期末考试前集中复习带来的低效率。
在内化吸收环节中,多数学生认为每节课结束后留有6-10道难度适宜的习题最为合适,这样便于学生课后集中精力吸收要点、查询资料、探索答案。此外,多数学生认为“微助教中的课堂习题是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时更能提高学习效率,这与对分课堂的学习理念是相吻合的,即不是传统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的模式,而是课堂接受知识要点、课后自主钻研的模式。
在讨论环节中,约45%的学生认为“回答了微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才能激励学生在课后自主查阅文献资料、主动学习。关于讨论环节的时间分配方面,约58%的学生认为,6-10分钟用于讨论有争议的作业较为合适。
关于“微助教”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微助教的签到功能”较为方便,深受学生喜爱。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基于微助教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提高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有一定必要性,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此外,多数学生认为“微助教中的讨论功能”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
为了进一步评价基于“微助教”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本研究以传统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的31名同学作为参照,且对照组和研究组同学在本课程开始前各专业课平均成绩相差不大,说明他们前期专业课基础水平比较均衡,不存在显著差异。表3显示,在学生期末考试时,基于“微助教”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平均得分要显著高于传统多媒体教学模式中学生得分。
五 小结
“微助教”移动互动平台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加强了师生间互动,便于学生课上课下即时回顾知识要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方便教师即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把控课堂。
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由教师讲授灌输为主,变为学生课后内化吸收为主,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学习。基于“微助教”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中实施效果较佳,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明秋.对分课堂在生物教学中的效果反馈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18(3):487-494.
[2]谭志虎,胡迪青,田媛,等.微助教对高校大班课堂互动教学的重构[J].现代教育技术,2018(1):107-113.
[3]张丹萍.基于微助教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22):105-107.
[4]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5]李小杉,汪招雄,万春云,等.基于出题优软件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兽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9):235-238.
[6]张春霞.基于自媒体平台的“微课+对分课堂”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5):55-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