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机遇与挑战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2 14:36: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中国高校的发展依赖于优秀的青年教师群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青年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面临着诸多困难,部分青年教师缺少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的教学技能较少,对教学理论缺少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着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给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碍,还导致一些青年教师无法有效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深入探讨和分析青年教师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青年教师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改善其职业素质,有利于青年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可进一步推动中国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困境;出路

本文引用格式:胡洪春.机遇与挑战——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现代化,2019,6(06):84-86.

        梅贻琦曾任清华大学校长一职,他曾提到,大学并非只是拥有高楼的学校,而是拥有许多名师[1]。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直接受到学校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的影响。按照我国过去的教学理论来讲,教师主要发挥传授知识、道德示范等作用。在现代教育中,有关教师的观念和理论不断更新及完善。人们不再将教师看作是简单的教书匠,对教师发挥的作用以及“教师”一词蕴含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教师成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他们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对象,在此形势下,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随之改变,许多教师不再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而是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向其传授各类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青年教师是教师群体的重要构成,该类教师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推动大学教育发展的主力军。

        高校在开展教学工作时离不开优秀青年教师群体的支持与参与,科南特曾经提到,高校取得的荣誉并非是由学生人数和硬件设施决定的,而是由师资质量决定的。观察我国现状可知,高校的青年教师以70后和80后为主要群体,近年来,90后青年教师的人数正不断增加,站在专业发展角度来讲,许多青年教师都获得了较高的学位,还有一部分青年教师是“海归”,这类青年教师掌握着专业的学科知识,对理论知识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青年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也面临着诸多阻碍和问题,例如一些教师缺少专业背景,他们对教师的职业规范和教学态度缺少认识,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较少,缺少专业训练,一些青年教师在毕业后便开始进入大学工作,他们掌握的教学技能较匮乏,在开展教学实践工作时遇到的问题偏多,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还给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碍,为确保大学教育实现健康发展,必须帮助青年教师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类困难。

一当前大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观察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情况可知,该类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一)缺少丰富的教学经验

         大部分青年教师在毕业后便进入高校开展教学工作,他们缺少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许多青年教师在任职前没有从事过教学工作。观察现状可知,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毕业于专科性学院或综合性大学,一部分青年教师是从国外回来的留学生。这类教师在接受专业学习时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对自身专业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且通过实践学习掌握了某些专业技能。但是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不仅要掌握专业性的教育知识,还应该对心理学、教育学、教学理论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青年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这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按照这一要求,高校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当前,许多高校的青年教师并不具备教育背景,他们掌握的教育教学技能较少,积累的教学经验过少,一些青年教师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严重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接受的入职培训不全面

          许多高校在招聘青年教师后没有为其提供专门的入职培训,导致入职培训流于形式,无法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大部分高校在引进青年教师后,会将这类教师安排到具体的岗位上,尽管一些青年教师在上岗前接受过培训,但这类培训缺少全面性和专业性,高校通常会按照上级的规定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教育心理学等培训活动,这些培训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相脱离,无法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许多高校并没有按照青年教师的实际需求开展岗前培训工作。大部分培训流于形式,青年教师在培训中无法掌握真正的教育教学技能,这不仅影响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还导致高校的学科建设工作停滞不前。

\

 
(三)承担的教学压力较大

        观察一些高校开展的教学活动可知,许多教授不再从事一线教学工作,青年教师是开展教学工作的主体。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承担着巨大的教学压力,一些助教、青年讲师的授课量已经远远超过学校的核定工作量。青年教师在进入高校工作时,他们需要通过观摩学习逐渐掌握教学技能,养成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这是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与保障,但是,由于一些高校缺少充足的师资力量,许多老教授不再参与一线教学工作,这导致青年教师无法通过观摩掌握优秀的教学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只能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总结教学规律,并借助其他渠道掌握和学习某些教育技能。青年教师缺少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掌握的专业技能较少,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面临的阻碍和困难较多,近年来,70后和80后青年教师逐渐成为高校教师群体的主力军,这类青年教师面对的主要教学对象是90后,90后群体的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容易对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产生排斥心理,这给青年教师开展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青年教师要想实现专业化发展,必须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方法开展教学工作,按照学校的教学规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推进教学实践活动[2]。

(四)晋升渠道不通畅

        在外人看来,教师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职业,教师群体的社会地位较高,高校教师授课方式灵活,拥有充足的时间,每年有两个较长的假期,因此许多人对该职业羡慕不已。但是观察大学教师的实际情况可知,许多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教学压力和晋升压力。尽管许多高校教师并不受“坐班制”的限制,但是他们需要开展教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多项工作,青年教师还需要及时与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在开展教学工作前需要备课,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学工具,这些工作都会花费青年教师的大量精力。一些青年教师住在学校的教师公寓中,他们经常加班加点开展教育和学习工作。青年教师在职务晋升方面面临的压力较大,为实现专业化发展,青年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职称水平,由于高级职称数量较少,因此大部分青年教师必须通过参与激烈的竞争和角逐才能够获得高级职称。近年来,许多大学实施了改革,聘任制、上岗制等多项新制度相继实施,青年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不断增加,该类教师在参与职称评定工作时需要达到严格的要求,一些高校规定,如果青年教师在规定的聘期内没有获得副高职称,高校就会与其解除劳务关系。大部分青年教师为达到职称要求,需要发表多篇专业论文、参与大量科研活动、完成各类教学目标,这些繁重的工作使得许多青年教师身心疲惫,而且青年教师在参与职称评定工作时还会受到资历、工作经验、工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许多青年教师需要经过多年才能够评上高级职称。

(五)高校教师的收入水平偏低

        经济收入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缺少必要的经济收入,个体就无法维持生活,人们在评价某个职业的发展情况时,也会将收入作为一个重要判定标准。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后,大学教师的收入便不断增加,同时产生了严重的阶层分化问题。据相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超过47%的高校教师年收入低于10万元,超过85%的高校教师年收入低于15万元。该项调查是针对我国80多所大学开展的,研究样本在13万个以上。由于大部分高校教师的经济收入水平偏低,因此许多青年教师通过开展校外培训活动、代课、参与项目研究等获得“外快”,这也是青年教师增加自身经济收入的主要方式,超过14%的高校教师将兼职收入当作主要收入。调查机构指出,高校教师属于知识密集型职业,该类群体的人力资本投入较高,但是他们获得的收入较少,大部分青年教师在入职阶段获得的经济收入低于同期毕业生,许多青年教师对自身的收入感到不满。在调查中发现,只有不到12%的青年教师对自己的收入感到比较满意,对自身收入感到非常满意的青年教师数量为零,约有49%的青年教师对自身收入感到非常不满和不满意。近年来,青年教师在经济收入上存在的分化问题不断加剧,一些青年教师拥有较高的职称,他们的经济收入较多,还有一部分青年教师职称偏低,他们的收入过少,二者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而且各专业青年教师在收入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距,与人文学科的青年教师相比,自然学科的青年教师获得的收入较多。之所以存在这一问题,是因为许多大学将教师的收入与科研项目数量、工作年限、职称等多项指标衔接在一起,虽然一些青年教师参与的项目研究级别相同,但是由于学科背景不同,其获得的科研经费也存在显著差距。

        一些青年教师面临着安家置业等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加,这部分教师承担的生活压力逐渐加剧。大部分青年教师的收入过低,他们虽然受社会尊重,但是其收入水平远低于某些行业。许多高校教师由于囊中羞涩,在婚姻、购房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且青年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较繁重,在婚恋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较少,因此许多大龄青年教师仍处在单身状态。

二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出路

          为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其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其实现专业化发展,大学应该针对该类教师群体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方式,引导其转变教学理念,解决其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满足青年教师群体的发展需求。青年教师在开展实践工作时应该努力提升技能水平,改善职业素养,按照高校教育的发展形势学习新知识、转变新理念,不断拓展自身的发展路径,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一)青年教师应该努力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技能

          教师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缺少优秀的教师,教学工作就无法顺利开展。青年教师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掌握着一定的理论知识,这为他们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由于青年教师缺少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在实践中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技能较匮乏,为弥补自身缺陷,青年教师应该强化个人素质,虚心向前辈求教,努力提升技能水平。青年教师还应该增强学习意识,积极参与各类培训活动,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职业素养的改善和教学技能的提升是青年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保障。青年教师在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参与各类学术研究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职称水平,促使自身实现专业化发展。虽然青年教师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较多,但是该类教师不应该畏惧困难,应养成坚忍不拔的良好品质,重视自身学术能力的提升。学会主动思考和学习,逐渐积累教学经验,激发自己的科研热情,通过参与各类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拓展自己的视野,实现全面发展。

(二)高校应该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针对青年教师出台一些专项制度

         青年教师的工作经验较少,他们在职称评定、资源获取上面临的问题较多,高校应该帮助青年教师提升职称水平,改善其职业素养,为其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晋升机会。青年教师属于职场新人,他们在开展教学工作、参与职称评定时面临的压力较大,许多青年教师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高校的教学工作,高校管理者应该针对该类群体优化和改进某些教学管理制度,按照公正、公平的要求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引导青年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帮助他们快速融入教师群体。在评价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其工作量时,应结合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设置考核要求;为青年教师提供教育教学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各类教学技能;为青年教师提供科研基金、项目研发资源,促使其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果。一些骨干教师和老教授可带领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工作,采用听课、观摩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许多青年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高校可通过实施科学的职称考核制度,为青年教师在论文发表、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有效帮助,同时为青年教师开辟多种晋升渠道,及时肯定和表扬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增强他们的教学信心,为其实现专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针对青年教师建立完善的服务平台,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群体的参与,教师群体素质的改善直接影响到教育工作的开展。高校通过建立服务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职业素质改善、技能水平提升、教学质量评价、专业培训活动开展等多种专业性帮助。青年教师在服务平台中还可获得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不断改善自身的职业素质,与行业精英加强交流和沟通,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能,获取各类教学资源,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提升自身学术水平,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青年教师在参与高校教育教学活动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阻碍,他们承担的工作量较大、经济收入较少、晋升渠道不畅,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帮助青年教师群体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应该优化和改进各项评价制度,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缓解其工作压力,增强他们的教学信心,帮助其实现个人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高校教师薪酬调查课题组.透视高校教师收入分配现状[N].中国教育报,2014-06-09.
[2]杨萍.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与研究[J].三峡论坛,2014(2).1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1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