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完善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思考及建议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2 13:36: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与变化的回顾,对发展历史进行认可的同时提出以下几点思考: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应当有三大板块: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三大方面,三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而对于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行为,本文主张从相关主管部门入手,加大对高校学生信息道德的教育,以此来提高我国高校信息素养的教育质量,使其更加完善。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信息意识;信息道德

本文引用格式:陆峻波等.关于完善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思考及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9,6(7):22-24

Reflections and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Lu Jun-bo1,Shao Yuan-chun1,Tan Hai-yan2

(1.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Yunnan,China;2.Kunm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Kunming,Yunnan,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While recognizing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the following points are put forward: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have three major sections:Information awareness education,information ability education,and information ethics education.The three are interdependent and can not exist alone.As for the unreasonable behavior in the course of information activities,this paper proposes to increase the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mor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relevant competent departments,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our country and make it more perfect.

Key words:information literacy;Education;Information awareness;Information ethics

          随着世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类的各项社会活动都更为方便,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人类对于信息的期盼和对于有效信息的适当利用。与此同时,在实际生活中,对于信息的利用过程中,总会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来制约着人类的信息化发展进程,值得一提的是制约因素中包括人类对于未知事物的无知。由此一来,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在国内的高等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面对社会上存在的制约信息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我国的相关教育部门在进一步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对教育内容的审核方面加以特别的重视。

一 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历史

(一)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各个历史阶段


        根据所查阅的参考文献,可将我国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上世纪的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为第一阶段,在这一时期,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课主要依靠的是“文献检索与利用”一门课程为课堂教育的载体,内容主要有1、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2、国内外的常用检索工具书的检索方法和检索技巧;3、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技能第二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此时期,上课的内容较第一阶段有所深化,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渗透了计算机的检索知识,具体包括4、互联网资源信息检索;5、国际中常用的数据库的使用方法。第三阶段:本世纪起至今为第三阶段,在前两个阶段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中,后两点所占比重日益增加,有的大学将2部分教学内容删减掉,例如北京大学采取全面讲授“电子资源检索与利用”。

(二)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成绩与现状

          通过对我国各大高校内的信息素养教育活动的展开情况的相关调查,总结出能够体现教育成绩的两大方面:
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时刻跟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伴随着信息的增加和网上可参考资源的丰富,教学内容被不断地更新完善,现在已经由介绍并利用检索工具过渡到全方位的讲授网络化的信息检索和信息的获取,很大程度上重点普及了网络数据库的检索知识和网络上信息资源的使用技巧。

         教学内容的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我们都知道,进行信息检索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对信息加以有效的利用,所以说,随着多种形式的文献载体的出现,还有对于各种数字资源技术上的使用差异,以及各大高校的学生对于信息的需求差异以及学生自身的专业水平的差异,各大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现在更多的是信息的利用以及创新等,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范围已经超出了相关教育部门的的要求和制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方面为广大师生的进行学术性的探索和创造科研成果提供了更有利的支持。

二 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缺失

        通过对眼下各大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网上问卷调查,总结出其教育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②信息资源的基本特征;③信息处理的一系列技术;④论文撰写的技巧。

\

 
(一)特征一:着重加强对于方法与技能的训练

        该特征从古至今一直被用在教育教学当中,并且仍将继续延续下去,并且在各种信息用户的教育方式中均有所体现。该特征在教育中所产生的积极教学效果是能够让我们亲眼见证的。信息用户对信息量的不同需求,假如没有基础的信息检索知识和烂熟于心的信息检索技巧便不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所以说,不管是在“文献检索与利用”、以及“数字化资源技巧”等专业课中,还是在信息用户的培训课程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加强对于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能的训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违法使用不择手段获取信息的事情越来越多,很明显这与在教学中只注重教学生信息检索的使用方法而忽略了强调“取之有道”的原则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特征二:缺乏道德和规范的教育

        该特征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在现有的各种书本教材以及各种教育活动之中都欠缺,对于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以及在信息的使用规范教育中的模块教学内容,即便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不能认为这是造成大学生在信息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懂法不守法行为的主要原因,但是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对于缺乏信息道德和信息活动规范的行为教育不得不说是我国高校教育内容的缺失,所以说,我国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相关建设必须加快。

三 完善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相关建议

(一)提升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认知水准


         首先国人应当清楚地意识到信息素养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在全球信息化的过程中人类适应生存的基本能力。并且应当认识到全方位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主要应当有三大板块: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三大方面,这三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不能够单独存在,缺一不可。我们只有从根本上出发,提高人们对于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正确认识观,才能够继续进一步的开展对于高校信息素养的教育活动,同时也才可以使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全方位提升,上升到国家层面的话亦使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之路越来越明朗,有利于改善各项事业的发展进度和质量。

(二)对信息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普及

       关于信息的道德教育应当被人类尤为重视。本人认为,在信息的道德教育过程中,重点应该把《著作权法》、《专利法》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的主张的精神和主旨作为国家相关单位对信息素养教育时重点介绍讲解传授的内容。具体针对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道德教育如下:

      1.讲求实事求是,讲真理,信科学。能够自觉地拒绝抵制反对社会、反对科学以及反对人类的所有相关信息,以身作则,保证自己对于以上信息不传播、不制作、不相信等。

      2.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懂得尊重。对于现有的科研成果做到合理的利用,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对已有科技成果等信息资源合理利用,保证做到对他人的成果不剽窃不篡改。

      3.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大力鼓励大学生敢于探究的科学观念,支持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学生自身要在各式各样的信息中训练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信息要有判断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自身的客观性、独立性以及细致性的个人能力。

       4.要懂得对自身的正当权益加以维护,并且要有自身信息的保护意识。据有关调查显示,由国务院信息办出面委托我国相关单位研究所某研究员所带领的研究小组目前为止已经实现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建议稿的撰写。规定知情权不再仅仅是我国公民享受的权益之一,更是当代人权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果知情权受到侵害,所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让人丢失很多的发展机遇。

\

 
四 总结

       从整体上来看,针对高校内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展开素质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掌握信息处理的方式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从而来适应信息化时代对于教师的技能要求,很大程度上扩宽了教师的教学空间,一定程度上适应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自己根据需求查找有用的信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掌握信息检索的技能,及一步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文美.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J].科教导刊(下旬),2018(04):91-92.
[2]隋志丽,李晶.高校两课信息道德教育功能现状及提高途径[J].河南农业,2017(15):36,49.
[3]唐林,刘文菊.推行“教学管理者公开课”,推进教学管理现代化[J]教育科学论坛,2018(35)60-34.
[4]张海生.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阐释及其矛盾审视[J]教师教育学报,2018(05)65-73.
[5]黄云.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J].科技信息.2012(20)
[6]刘彦新.论信息素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学术交流.2012(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0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