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互联网、新媒体给高校育人机制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阐述互联网环境下创新高校育人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总结目前覆盖全国各省高校的易班网络平台的育人优势,分析易班网络平台潜在的育人功能,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例,强化网络育人意识,以生为本,通过打造易班“一站式”服务平台深化服务育人,以易班品牌文化深入推进网络文化育人,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优化组织育人功效等方面,研究高校基于易班网络平台的育人机制的构建方案。
关键词:高校;易班网络平台;育人机制
本文引用格式:李丁霞,等.高校基于易班网络平台的育人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05):25-27.
一互联网环境下创新高校育人机制的意义
(一)互联网环境下创新高校育人机制的重要性
教育部、国信办2013[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建设和管理,要着力内容建设,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育人环境;2014年8月,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提出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中发〔2016〕31号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树立互联网思维,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互联网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1]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处提到互联网,强调了互联网在未来我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将要发挥的重要作用。综合相关论述,可以得出结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我们必须全面建设和应用互联网。
(二)互联网环境下创新高校育人机制的必要性
高校传统的育人机制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发展和成长的需要。一方面,目前高校大学生基本上是“95后”、“00后”,他们很早就接触互联网,伴随互联网一起成长,他们喜欢尝试各种新鲜事物、乐于接受新思想、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现在,他们习惯于不断尝试各种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平台、APP、论坛,随时随地学习、交流、娱乐,成为学习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高校传统的育人机制封闭、不平等、互动性差等弊端限制了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已进入新时代、新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顺应时代的发展,抢抓机遇,勇于创新,研究互联网环境下的育人机制,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
(三)互联网、新媒体给高校育人机制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
互联网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大环境,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不能达到学校预期的课堂教育效果,网络课程呈现席卷全球之势[2];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不再是图书、报纸、海报等,而是微博、微信、QQ、其他各类手机APP、网络平台等;线下举办活动受到场地、时间的限制,于是,各类大学生网络互动平台、APP应运而生。学校各类通知、公告、新闻发布都依靠网络发布、传播,师生更多的通过网络沟通交流、定期组织召开线上班会,信息传播便捷、速度快。校园文化活动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线上线下协同开展,有效提升了活动效果,网络平台成为学生学习生活、日常事务管理,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补充和平台。
(四)高校育人机制的概念
高校育人机制是探索高校育人管理和学生成长成才过程的规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协调,激发各系统的育人功能,形成合力,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有效机制。[3]
二 易班网络平台的育人优势
面对互联网环境下创高校育人机制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目前育人机制存在的冲击和挑战,高校如何选择、依托互联网大背景下出现的各类网络平台,服务于高校育人管理和学生成长成才过程,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日常管理、校园文化等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发挥育人功能。2009年,易班网络平台应用而生,主要以高校师生为用户,致力于打造成国内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经过9年在全国高校的推广建设,在思想教育、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四个平台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覆盖全国900余所高校,1048万大学生,覆盖全国32个省区市,并逐渐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抓手,同时也为高校育人机制的构建提供了新平台。易班网育人优势如下:
1.安全性:易班是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主导开发、运营的公益性网站,作为大学生网络互动平台,师生需要注册,实名认证才能成为真正的用户,保证了易班网的内容纯净性和安全性;
2.互动平等性:师生在易班网以“易友”的身份交流、互动,摒弃了传统育人过程中,老师高高在上,学生被动受教育的地位和状况,创造了育人过程中平等民主的氛围。[4]老师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学生互动交流,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确保了育人功效。
3.功能优势:易班网具有即时通讯、资料库、相册、发话题、上传题库、在线考试、投票评选、轻应用快搭等功能,能满足高校在需要依托网络进行的日常管理、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等育人过程。
三 易班网络平台的育人功能
(一)网络育人
易班是以高校师生为主体用户的大学生网络互动平台,在学校易班网的推广建设过程中,重视发挥易班网的网络育人功能,首先,易班网话题、活动、网络文化产品等都要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对不正当言论及时屏蔽,并及时对发布不正当言论的学生给予教育引导,营造一个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其次,组织专题培训、交流研讨强化师生网络意识的培养,网络文明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学工部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学生干部队伍,发挥网络空间意见领袖的积极引导作用。
(二)文化育人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高校越来越重视新媒体在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中的教育作用,易班将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校史校情、规章制度、师德标兵、朋辈典范等以网络特有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充分体现和反应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的浏览、获取信息,参与各类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促进学校优良价值文化的传播和扩散,推进学校优良学风建设的形成和发展。
(三)服务育人
基于目前易班后台成熟的开发接口,学校可以将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各类服务都基于易班对接、实现,如学校教务系统、图书馆系统、一卡通系统、学工系统等系统和易班的无缝对接,在易班实现对应系统的核心服务功能;同时,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基于易班开发各类校园应用系统,打造学生学习生活“一站式”服务平台,在易班给学生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体验,提升学生对学校管理服务的满意度,在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教育学生、引导学生。
(四)组织育人
当下,高校党员队伍日益扩大,而且,党员队伍分散在学校不同学院、年级、班级,传统党建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校场所局限,已经难以满足目前学校党建工作需求。面对新时代新问题,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借助易班网络平台的优势,搭建党员学习、互动、考核的党员发展平台,抢占网络宣传主阵地,促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整合优质资源促进党员素质的提升。[5]在依托易班进行党建网络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强化易班网的组织育人职责。
四 高校基于易班网络平台的育人机制构建——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例
(一) 强化育人意识,以生为本,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网络素养
易班网作为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入驻各大高校,入驻以来,由于人气不旺、功能操作繁琐、个性化推荐服务欠缺等因素,使易班在高校大学生中间的流量不高。同时,我们要基于易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先把学生吸引到这个平台,使用并喜欢该平台,学工部思想教育工作者、辅导员为了让学生使用易班,最大力度的将日常事务管理、各类活动新闻搬上易班,没有充分认识到易班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忽视了易班潜在的育人功能。因此,我们从始至终需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生为本,首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网络素养、易班育人意识和育人使命感,将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活动呈现给学生,将易班育人意识渗透在大学生学生、生活、娱乐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成长过程。
(二)打造学生学习生活“一站式”服务平台,深化服务育人功能
在学校易班网的建设推广过程中,学校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使用易班、喜欢易班、常驻易班,学校易班发展中心组织学生调研学生需求,在调查中发现,面对学校众多的应用系统,面对多个系统账号,学生希望只用一个账号,即可登陆涵盖学生在校学习、生活需求,同时可以方便在手机端一键操作的应用系统。易班网的建设使之成为可能,首先,易班可以和现有系统无缝对接,实现相关业务。如易班和教务系统对接,实现成绩、课表、自习室等随时随地查询,和图书馆系统对接,实现查询借阅图书、续借等功能,和一卡通系统对接,实现一卡通余额查询、充值等业务;其次,目前学校没有一套完整的学工系统,可以基于开发学工系统,将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业务统统搬上易班网,实现学生迎新、奖助贷申请、早操签到、晚点名、离校手续办理等一体化运行;同时,可借助易班学生开发团队,根据学生需要,基于易班开发各类应用系统,如食堂线上点餐、送餐应用,学校兼职信息发布应用等,为学生提供贴心的服务。通过以上举措创新易班品牌服务文化,打造易班学习、生活“一站式”服务平台。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促进线上线下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以易班品牌文化深入推进网络文化育人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因此,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易班利用轻应用快搭技术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以服务学生成长为中心,遵循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开展适合学生喜好的线上线下主题文化活动,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目的。一方面,打造校本化品牌文化活动,依托易班平台,抓关键时间节点开展符合网络传播规律、学生接受规律和青年人身心成长规律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如易班网络文化节、彩虹植树节、易班青春形象代言人大赛、爱国系列最佳影片评论大赛等品牌活动;另一方面,建设具有学院特色的“一院一品”活动。利用易班网络功能,彰显学院特色,开展线上线下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如材料学院“观影归来—厉害了!我的国”线上评论活动、机电学院红星照我心·党史知识竞赛、石化学院彩虹植树节、电信学院易起重走长征路等主题活动;同时,注重宣传,扩大影响。遵循互联网规律开展活动的组织、宣传,利用易班线上活动无空间限制、传播速度快、参与方式简单等优势,扩大活动影响力和传播面,从而提升校园网络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深入推进网络文化育人。
(四) 依托易班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优化组织育人功效
目前,我校没有针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党建平台,学生党建工作主要依靠传统方式开展,吸引力、互动性、关注度、学习效果、党务公开、考评等都无法满足目前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需要。鉴于此,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易班网络平台的育人优势,依托易班构建学生党建工作平台:1、依托易班网提高学生党建信息化工作水平。易班用户实名注册认证、非营利网站、绿色安全优势,保证了学校党建工作的安全性、保密性,在易班资料库上传入党流程、入党志愿书、等资料,在学院、班级通过易班投票评选开展党员发展工作,组织推选入党积极分子、推选发展对象等;在易班在线作业模块提交个人阶段性思想汇报;在公告栏展示优秀党员风采、公开各类党务工作等,提高党建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拓宽党建德育工作的新阵地;2、基于易班网开展党员教育和学习交流。创建学校、学院易班线上党校课群,将学校、学院党员教育微视频、自建课程等上传至线上党校课群,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等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补充和创新党课学习的内容与形式;根据大学生党员的需求;同时设置“思想理论”、“党建论坛”、“优秀党员风采展”等学习教育栏目,大力宣传党的方阵政策,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创新观点;3、记录党员线上成长档案。党支部书记或辅导员针对某些社会现象或个人想法开展问卷调查,实时了解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同时,针对每次网上党校学习课程设置考评题目,也可以针对线下党课学习在易班开展考试,记录学生党员每次的学习内容、评论内容、测试结果等,真实记录党员的学习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Z].2017-02-27.
[2]缪子梅.网络课程对我国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基于对某高校在校学生的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94-98.
[3]周娇.互联网思维下高校育人创新机制的构建[J].新西部,2017(28):144-146.
[4]阮俊华.互联网思维与育人机制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5(03):110-112.
[5]李冰瑶.基于易班的高校党建网络平台构建方案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02):115-117.
[6]胡玉翠.利用网络开展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231+2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