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翻转课堂在行政管理案例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基于 SWOT 模型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1 17:17: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SWOT模型是一种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全面分析,制定出下一步战略规划的重要分析工具。由于将翻转课堂理念应用于行政管理案例教学中存在多种现实适用性及挑战,也存在不少技术优势和教学局限。因此本文采用SWOT模式对翻转课堂在行政管理案例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并根据实际提出SO、ST、WO、WT的优化SWOT模型;翻转课堂;案例教学路径。

关键词:SWOT 模型论文,翻转课堂论文,案例教学;行政管理

本文引用格式:王秋菊,等.翻转课堂在行政管理案例教学中的运用探析——基于SWOT模型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05):159-163.

        翻转课堂译自英文“Flipped Classroom”,可简单的理解为:将在传统课堂发生的活动与课堂外的学习环节进行翻转和颠倒。综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本文将翻转课堂定义为:将课堂中最易理解的部分知识转移到课外安排学生自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师生之间进行面对面答疑解惑的社会化互动,培养学生创造性、批判性思维,从而实现深度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彻底颠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流程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新趋势[1]。

一SWOT模型

        SWOT模型又称态势分析法,是由美国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由于SWOT模型的分析方法可细致、客观地分析和研究企业的现状,所以自模型构建以来经常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环境分析中,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分析工具。其中,“S”代表内部优势(Strengths)、“W”代表内部劣势(Weaknesses)、“O”代表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
(Opportunities);“T”代表外部环境所构成的威胁(Threats)。

        SWOT模型的具体分析方法是:先对组织的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外部机会和外部威胁;然后对组织的内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包括内部优势和内部劣势;最终将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四个方面的结果综合分析,制定出适合当前实际情况的战略规划。SWOT模型操作简单、分析客观,效果直观当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政府机关等领域。

         将翻转课堂理念应用于行政管理案例教学中存在多种现实适用性及挑战,也存在不少技术优势和教学局限。现实适用性主要体现为翻转课堂的提出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重视实践应用的教育方针相对应,其中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学秩序及教学管理等要素,这些要素属于社会教育环境范畴的概念,因此均属于外部环境要素;而教学资源、课堂成效及教学环节的开展等均属于高校教学内部教育管理因素,属于内部环境要素[2]。由于翻转课堂应用于行政管理案例教学中的现实适用性、挑战、技术优势、教学局限与SWOT模型的四要素恰巧吻合,因此本文决定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各方情况制定出具有教学指导意义的方法和路径。

\

 
二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结合的外部环境分析

         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都是国际教育技术领域公认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增进师生互动交流的有效教学模式。两种教学方法在教学理念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传统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思维,将翻转课堂与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相结合,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创意构想和重大举措[3]。

(一)外部机会分析

1.教学理念一致性


          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自身的课程属性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社会实践性,在行政管理教学中开设案例教学课程也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消化吸收课堂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分析行政案例的基本方法;而翻转课堂作为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本身也兼具综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功能,通过将理论知识传授转移到课下,学生可在网络上与同学针对问题开展课下讨论,保证课堂上的时间更多地用于师生互动,解决学生课下自学时产生的不解和疑惑。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的教学出发点具有一致性,都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教学理念,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教学目标,使学习更加灵活、主动,且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更强。

2.教学方式相似性

        案例教学课堂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全程参与案例解读,积极主动分析案例背后隐藏的行政原理的课堂“主导者”,教师也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简单召集者、旁观者,而是起着引导讨论顺利开展作用的组织协调者;翻转课堂通过将教学传授环节翻转至课下,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答疑解惑时间,学生可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与教师、同伴的开展广泛的互动交流,积极探讨交换思想、分享学习心得,从而引发教学成果的放大效应,使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学成效更加显著。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在教学形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以转变传统“灌输式”教学为基本原则,实现了教学的从“灌输”到“互动”的转变。

3.教学目标统一性

         在案例教学中,为了确保课堂案例分析讨论的效果,教师会将案例素材提前发放给学生,讲明案例教学的操作流程和要求,并对案例预读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案例的设计、讨论,自觉思考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对策,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价值。翻转课堂将知识环节转移至课下,利用视频、网课等多样化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有充裕时间针对问题查阅所需材料,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全面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者具有相似的教学目标,都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都将全面激发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外部威胁分析

1.冲击传统教学秩序


       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堂讲授工作转移至课下,由学生积极自主完成理论教学对于传统教学秩序的构建是一次不小的冲击。传统课堂中,对于教师授课的用语、教师的衣着举止、语言礼仪,把控整体课堂教学氛围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且教务部门负责人每学期会开展试听教学的活动。翻转课堂教学的兴起无异于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次巨大的冲击。将翻转课堂应用于行政管理案例教学中,理论教学部分由学生在课下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完成,而视频教学具有固化特征,难以针对学生的消化吸收程度而进行及时的调整,且不同个体对于教学内容的内化程度呈现差异化状态,翻转课堂上难以实现对教学进度的精准把握,也无法实现对学生学习自觉性的监督[4]。

2.增加教学管理难度

        传统课堂中,师生角色有着准确的定位,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把控着整体教学进度以及教学环节的开展,针对每前期教学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学生则在教师预先制定好的教学计划里完成具体化学习工作。将翻转课堂于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相结合,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课程评价指标等教学依据都需要调整变化。同时由于翻转课堂对于网络化环境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增设网络化教学内容测评、网络化教学环境监管等工作内容,与此同时教学成本、科研经费、基础设施等方面也需要作出全局性调整。

三翻转课堂应用于案例教学的内部环境分析

        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两者都是教育界公认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教育模式,二者的结合在充分发挥各自所长的基础上,将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内化时间及空间,对提升高校学生行政管理专业素养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一)内部优势分析

1.灵活运用教学资源


         翻转课堂将原本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转为课下通过开放的网络资源、重点鲜明的网络教学微视频,甚至可以反复回看加深教学印象。二者的融合使高校教学从知识单向输出转化为高效的网络互动,转变了教师课堂引导者的身份,使教学对话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快了学生技能学习的进程,并使之不断走向深化,确立了师生间平等对话的教学机制,通过网络实现教学答疑、协商互助,使教学环节更加自由、轻松。学生通过接触大量的专业信息,增强了对专业知识逆向思考和系统构建的本领,这不仅有利于教学专业体系的构建,更有利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实现教育的去中心化。

2.学生掌握课堂主权

          翻转课堂的理念是将课堂主权转交给学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2010教育部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明确提出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教学重要目标,为翻转课堂与高校治学相融合提供了政策性支持。案例教学侧重的对案例的还原和分析,翻转课堂更注重教学主权的迁移。翻转课堂一改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单向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由选择心仪的教学方式,多渠道获取知识,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优势,实现教学成效的最大化。

3.加深理论教学认知

        行政管理案例教学通过分析一个个鲜活的行政案例,从中挖掘行政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内涵,促进专业教学的生活化、实用化。翻转课堂可通过不同种类、深度的微视频教学,将教学内容和知识要点碎片化,确保理解程度呈现差异化的学生最终都能掌握理解教学内容的良好效果。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的融合将知识讲授与知识内化环节调换,知识讲授环节通过学生课下收集资料进行自主学习,而知识内化环节转移到实际课堂中发生,教师可根据学生反映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巩固行政管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程度,提升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理论教学的认识[5]。

(二)内部劣势分析

       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两种教学模式各有所长,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都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但结合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实际,翻转课堂应用到行政管理专业实际案例教学环节中仍存在局限性。

1.缺乏优质教学资源

        翻转课堂通过微课、慕课、微视频等多样化形式为学生提供课下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将传统课堂中理论教学的优势继续在翻转课堂中发扬,同时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教学补充,提供更多有利于学生加深教学理解的信息资源。然而当前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上,行政教学案例库的质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案例的实用化、生活化程度有待提高;网络教学资源中缺乏有针对性的基于社会热点事件的教育引导视频,理论教学视频课程缺少系统性、呈现零散化状态,缺少行政管理专业网络教学的目录设置,网络教学体系构建困难,优质教学资源不足。

2.忽略个体认知差异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翻转课堂的关键优势便是综合利用网络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以理论知识教学一体化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碎片化重整,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和知识内化程度。翻转课程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扎实的基础知识,否则教学效果会远远达不到教学预期。在行政管理案例教学中,对于案例的分析解读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没有良好的理论素养,案例教学就成了“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


\


四 基于SWOT模型的翻转课堂应用于案例教学的优化路径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行政管理案例教学中,虽存在冲击传统教学秩序,给教学管理增加难度等问题,但完全可以通过优化教育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环节的突破,组建网络教学社区、积极调整课程教学体系、针对学生个体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都是具体可操行性强的优化路径。根据上述分析,得出图2基于SWOT的分析矩阵。

(一)组建网络教学社区(SO路径)

         由于翻转课堂应用于行政管理案例教学中存在诸多优势和机会,因此高校应最大限度的利用技术优势,教学优势为其融合运用提供便利和更大的发展空间。高校应以翻转课堂理念为核心,以网络教学形式为依托,组建由教师、学生及管理员为主体的虚拟网络教学社区,推动行政管理专业深度知识的构建,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协同治理。网络教学社区基于新兴网络技术、大数据、“互联网+”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充分整合了微课、慕课、网易公开课、超星视频教学等学习资源,打造了开放性教学互动平台,在高校师生间组建了学习交流网络,以便师生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讨论。

        虚拟网络教学社区倡导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打破传统教学“灌输式”教育,彻底解放学生天性,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倡导师生互动的教学相长文化。通过将教学环节融入到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式学习,有利于打造科研和教学共生的“双层教学结构”[5],师生可在网络教学社区中进行深入的教学探讨进而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师将获取更大程度的学术自由,学生则充分拥有教学主体资格,师生将在网络教学社区中实现平等对话,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这种虚拟网络教学社区的设立将最大程度的鼓励学生的首创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教学成果远远超出预计教学目标。

(二)调整课程教学体系(ST路径)

        当翻转课堂应用于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优势和威胁并存时,高校应充分利用优势来抵御所存在威胁,确保优势得到适度的发挥。传统的高等教育采取了工业化、产业化教学培养模式,无法实现对学生需求的精准化供给,难以实现学生学习的自由化、灵活化。翻转课堂模式引进行政管理课堂,丰富的教学资源优势与新型的“互动化”教学相结合,急需构建多元教学模式的协同配合机制,高校需根据专业培养需求及历年教学经验,重新构建学科体系及教学计划,以充分满足教学目标与职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行政管理专业不仅设有学科常识、通识教育等基础型课程,更肩负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独立处理社会问题的重要功能。高校应从治学的长远角度出发,将教学划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初级阶段重视翻转课堂的课程设置,着重开发以专业理论知识为核心的基础课程资源;中级阶段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高级阶段则需围绕学术和职业需求进行系统化课程设置,加深课程深度、确保专业能力与工作需求相吻合,进一步拓宽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保障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深化。

(三)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WO路径)

        翻转课堂与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结合虽存在一些技术及资源劣势,但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现实适用性,因此高校应最大限度地扩展潜在的机会来弥补自身的不足。相对而言,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更能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将传统教学环节转移至课下,教师通过录制教学视频、网络微课等形式为学生自学提供更宝贵的资源及充足的空间,对于推进深度教学思考及知识内化具有重要意义。

          翻转课堂通过将传统教学环节转移至课下,给课堂教学腾出了宝贵的师生交流时间,教师可通过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提出的问题与每位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并可以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性格特点、知识掌握水平、兴趣爱好、学习目标、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信息制定“学习个性档案”。翻转课堂可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自测题库检测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在教学环节中针对不同个体学习预先拟定教学任务单,教学导学案等,制定教学任务单及学习要求,提供多样化教学资源,以充分匹配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充分发挥教学优势,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以确保高校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
 

(四)完善教学评价机制(WT路径)

        当翻转课堂的应用处于劣势与威胁并存的状态时,高校应及时制定评价体系收集负面信息,及时规避潜在危险,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教学评价机制是高校教学治理的重要实践活动,是凝聚高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利益的结合体,是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翻转课堂与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相结合,采用构建主义教学模式,以零散化、碎片化教学作为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推进教学治理从纯粹教学迈向了学习管理新模式。较之于传统课堂教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等都需要重构以满足教学设计与实施间的问题[6,7]。

         翻转课堂增强了师生交流互动,为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准确描述学生学习绩效、实行教学动态化评估提供了良好基础。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将更加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准确的评估学生的实际情况,树立课程教学质量观,重构教学评价机制是实现教学管理整体把握的关键渠道。该评估机制应具有双向性,确保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课堂参与度等考量标准以量化形式进行统计测评,也要吸纳学生群体对翻转课堂教学支持环境、课前学习材料质量、教师授课满意程度进行评价,必要时可采用德尔菲法形成评估具体指标,及时对教师教学行为、翻转课堂基础设施建设做出反馈,为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焕庆.“互联网+”下翻转课堂中的知识建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08):33-38.
[2]闫正坤,张萍.翻转课堂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治理与路径探索[J].江苏高教,2017(05):56-58.
[3]张萍,DING Lin,张文硕.翻转课堂的理念、演变与有效性研究[J].教育学报,2017,13(01):46-55.
[4]顾容,张蜜,杨青青,等.基于SPOC翻转课堂的探讨:实证与反思[J].高教探索,2017(01):27-32.
[5]郑瑞强,卢宇.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设计与实践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7,11(01):97-103.
[6]张桂蓉,杭南.实践教学对行政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以湖南省四所高校的问卷调查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8):56-63.
[7]张新平,冯晓敏.重思案例教学的知识观、师生观与教学观[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11):64-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56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