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互联网 +”背景下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启示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5 09:36: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新形势下,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应当更加高度重视“互联网+教育”模式,推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本文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运用为例,在简要分析“互联网+”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影响的基础上,对“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李素雯.“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启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J].教育现代化,2019,6(50):57-58.

        在“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重要发展方向的新形势下,如何将互联网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当中,应当成为广大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1]。从总体上看,互联网技术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也着实提高了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但由于我国在实施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时间相对较短,这也使互联网技术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中不尽人意,因而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应当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找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努力使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在落实“互联网+教育”以及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互联网+”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

         在我国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的新形势下,“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更是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要求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各类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平台、教育教学资源和教育教学服务等运行体系,通过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进行有效融合,提升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中职学校应当更加重视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特别是要运用“互联网+”思维落实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安排和部署,而构建更具有融合性的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则显得更为重要[2]。在“互联网+”时代,要求中职学校运用“互联网+”思维倾力构建超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体系,能够使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平台、资源、服务进行系统融合,进而实现平台、资源、服务的有效利用,不仅是推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战略性举措,而且也能够为推动“终身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因而必须运用“互联网+”思维,大力推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努力构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二“互联网+”教学模式分析--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为例

(一)微课


         微课就是短小的数字微课,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围绕某个教学环节以及知识点,开展10分钟左右的教学活动。微课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而且也可以在课后进行学习和互动,将微课应用于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当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发挥多媒体PPT直观性、演示性、引导性功能,能够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因而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由于微课具有很多突出的特点,在应用微课开展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安排,同时还可以将其进行生活化、趣味化、游戏化处理,进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这对于推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二)慕课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慕课具有网络化、信息化乃至智能化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很多慕课网还具有强大的资源体系,而且学员之间能够进行互动学习[3]。将慕课应用于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当中,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与慕课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有效结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不断强化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等等,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应当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慕课还能够使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比如中国大学MOOC拥有门类丰富的课程体系,而且通过战略合作联盟的方式,使其具有强大的课程资源支撑。对于开展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来说,可以将慕课应用其中,并且通过构建大规模的课程资源体系,为中职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在课堂外要进行自学、在课堂内则要进行讨论、分享等实践性活动,这样能够使学生对自己自学的知识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4]。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互联网+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翻转课堂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在应用方面也得到了不断地拓展。如对于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来说,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并且建立有效的“大数据”资源体系,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将且将课前、课上、课后进行有效结合,最大限度提升教学质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由于翻转课堂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可以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比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案例交给学生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至关重要。

三“互联网+”教学模式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启示

(一)创新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想推动“互联网+”时代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在理念创新方面狠下功夫[5]。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中职学校一定要着眼于推动教育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大力加强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特别是要在人力、物力、财务方面满足“互联网+”教学的需要,使广大教师能够拥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创新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理念,还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应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方面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安排,比如在应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引导性,比如在制作多媒体PPT的过程中,应当采取“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打造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平台

         推动“互联网+”时代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离不开打造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平台,特别是要着眼于构建更加科学和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教育平台,大力推动慕课网建设,中职学校之间应当在这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慕课平台、共同推动慕课资源体系建设、共同研究和探索有针对性的慕课教学与服务机制,努力使慕课成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并且能够发挥多元化的功能和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高度重视对微课资源的开发,比如中职学校可以引导教师开发微课资源,并且建立微课教学资源“数据库”,为教师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推动“互联网+”时代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一定要更加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要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取得突破。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应用“互联网+”思维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微课、慕课等加强平台体系建设之外,还可以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进行有效融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要引导学生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能够利用网络平台强大资源优势,在收集资料和分析研究等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互联网+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要求中职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特别是要高度重视推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创新。通过对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案例分析,中职学校要想使自身的教育教学模式更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必须大力推动“互联网+”教育模式,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措施,积极探索有效的实施策略和实施机制,重点要在创新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理念、打造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平台、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推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符合“互联网+”时代的需要,既要提升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和水平,也要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参考文献

[1]刘素英.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教师校本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2]肖进.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微课圈”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探微[J].职业技术,2017,16(04):84-85.
[3]张大洲.浅谈“互联网+”在线教育线下活动对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6(36):162-163.
[4]马玥.试述“互联网+”时代中职学校教育模式的探索[A].中国职协2016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学校二等奖)[C].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秘书处,2016:6.
[5]张明,郭小燕.“互联网+”时代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启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2):167-1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09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